正月十五去哪儿送灯(正月十五送灯)

送灯,在我老家是正月十五娘家舅舅给新生儿送灯笼祈福,再就是家里男人为祖先在坟前点亮灯笼,烧纸焚香放烟花,以表怀念,这一切我都没有亲自做过作为舅舅,没有给我的外甥和外甥女送过灯笼,原来说是四川远,如今却是没时间,说来惭愧但是作为儿子却给我的母亲,已是连续两年送灯笼了,不曾想……,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正月十五去哪儿送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正月十五去哪儿送灯(正月十五送灯)

正月十五去哪儿送灯

送灯,在我老家是正月十五娘家舅舅给新生儿送灯笼祈福,再就是家里男人为祖先在坟前点亮灯笼,烧纸焚香放烟花,以表怀念,这一切我都没有亲自做过。作为舅舅,没有给我的外甥和外甥女送过灯笼,原来说是四川远,如今却是没时间,说来惭愧。但是作为儿子却给我的母亲,已是连续两年送灯笼了,不曾想……

曾经以为送灯离我很遥远,父母健在,正月十五只是陪着父亲去祭奠父亲的父亲母亲,然后就是在家里吃元宵,可是不曾想,我尚“年幼”而母亲却已撒手人寰,去了另一个世界生活了。今年送灯,因为诸事太多,急忙抽不开身,回到家已是半夜,父亲已经呼呼大睡,皆因我没有带孩子回家。正月十五,年的最后一天,本是全家团圆吃元宵,而我家里却是两边都空。一年里第一个团圆之夜,只有月亮挂在了天空,苍白的映照着这个母亲曾经心心念念的家。

望着月亮,泪水扑满了眼眶。

记得曾经母亲健在,每到正月十五这天,她就要准备父亲送灯所需要的东西,然后就是晚上在灯下我们姐弟三人头挤着头的在锅沿边看着元宵,总是不厌其烦的问母亲何时能吃?母亲看着我们就开始了叨叨,但是我们三个的碗里却有着元宵,而她和父亲就喝着汤。每次都问她为什么不吃元宵呢,她的回答总是说不想吃甜的,其实第二天就是开学报名的日子,钱就……现在我煮着元宵了,只是我煮着,然后我肆意的煮着,再也没有人叨叨我了,煮多煮少都没有人在叨叨我了……那一声叨叨,带走了我对您的全部思念!站在台阶,回首与你一起的日子,恍如隔世,可又淅淅沥沥的在眼前,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这还是我心中的家吗?没有了你往日的嬉笑怒骂,我也就没有了期盼和牵挂。月亮映照在核桃树的尖尖上,我的心也在你的心尖尖上!时光不再,我唯有与你送灯祈求您常来我梦里。

父亲是个寡言的人,可唯独对你如此深情!我做错了什么事,父亲会说你母亲会咋样做,我说错话了,他会说你母亲会咋样说,我吼的时候,父亲会说你和你妈一样吼吼吼的……你走了一年半,父亲却记得你的点点滴滴!有时候他坐在你你曾经坐过的台阶上桥墩上发呆,我见过烟烧过他的手指头他猛地一弹手,然后茫然的望向远方,我想他在寻找你,等你说那句“咋不烫死呢”吧……正月十五在我们古城镇算是大集,送灯用的香纸冥币灯笼蜡烛烟花鞭炮一应俱全,但都是父亲置办的,我不操心,唯独做好保障。“我们买点烟花,你妈也爱热闹的”“嗯,少买点,多了浪费钱,明天……”父亲没有再说下去,低头往前走,我知道的是明天又该开学了,我的妻子和孩子没有回来就是因为要开学,她忙别人的孩子和自己孩子了。“你说西西和贝贝也一起回来,咱就买多点的烟花,娃娃爱耍。今儿就少买点,把炮也买小点”……父亲操持着晚上上送灯需要的一切,我紧跟在身后学习和铭记,我怕……购买好了一切,提着回家了,准备晚饭。

俗话说团圆的饺子离别的面,正月十五吃饺子,十五月亮圆又圆,团团圆圆过完年,只是……在街上买好了饺子皮儿,用妻子给拌的馅儿,父亲一会就包好了,可是等了很久很久才下锅。父亲也在门前的桥上转了又转,他在等谁?等弟弟?等我的妻女?等姐姐?也许都有,只是他更是在等那个叫他吃饭的人——母亲!如果岁月可回首,应该是“掌柜的,回来吃饺子,吃了好去上坟”。我才想起来,母亲从未在人前人后称呼过父亲的名字,虽然父亲不识字,人也憨厚老实木讷。我曾经问母亲为什么不叫父亲名字,母亲说男人在家里是当家的,在外面是撑家的,不敢,虽然母亲是建国后的人,却非常传统。我出门在桥前叫住了父亲,准备下锅煮饺子,然后好去送灯。与父亲不多言语饺子便已经出锅,菜是我早上做的混菜,就着饺子倒也般配。母亲在的时候,正月十五的饺子弄点辣子水水,弄两个菜,喝点点酒,然后她催促着去送灯,现在我们到省事了,吃完饭就自己准备送灯东西。

太阳西斜,炮声隆起,烟花见空,与父亲去给爷爷奶奶送灯。

原来到现在,父亲送灯的路上都不说话,我以为这是什么事都不说话,见到村里一起的,也只是说句“你也去啊”,后来到我自己给自己的母亲送灯的时候,才知道,这送灯不光是去坟前烧纸上香放炮,更是对自己亲人的怀念,再多言语都是多余,唯有心情沉重。烟花再多忽闪而过,思念再多终究成空。父亲对他的父亲母亲这几十年的也是很想念吧。我曾问过母亲,爷爷奶奶喜欢父亲吗?母亲说很喜欢,父亲是爷爷老来子,那是全部的好都给予了他,不应该的是爷爷去世的早,父亲遭罪的年纪就提前了,十五六岁父亲就开始承担家庭责任。在坟前的一缕缕烟雾带着父亲的想念我的祝福,是不是都飘到了爷爷奶奶的身边呢?“你想爷爷奶奶吗?”父亲沉重的抬起头看了看我,你想你妈妈吗 ?这么多年了,我都没有梦到他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把我忘记了,也许该是忘记了吧。父亲点燃一根烟,坐在爷爷奶奶的坟前,深深的吸了一口烟,红红的烟头滋滋的烟响,我坐在父亲身边,轻轻的搂了搂父亲的肩膀,父亲抗拒了一下,我搂的更紧了。“走,回吧,还有你妈呢”,掐灭了没有吸完的烟,父亲起来走了,我跟着,亦步亦趋的跟着。

“蜡烛拿了么有?纸打了没有?香带了么?炮装着么?打火机、灯笼都带着,冥币拿好……”天色不黑,月亮已升至半空,万家灯火齐亮,炮声噼里啪啦,烟花升空绽放着炫丽的面孔,我带着送灯所需,为我的母亲送灯。路弯弯曲曲,蜿蜒而上,雪融化后还没有来得及渗透,泥泞不堪,走过村庄,爬上后梁,穿过田地,来到母亲坟前。一年半前把母亲安放在这里,一年半后来给母亲送灯,祈求母亲一切安好,多多能在梦中相见,可是一年半了,梦到的日子屈指可数,难道真的是人说的,去世的人不来找你说明他们在那边都很好,也不想连累子女和爱人。趁着月色,母亲坟头的杂草已经枯萎,想来夏季应该是很茂盛,怕热的母亲是不是要这些杂草来给她遮凉呢?父亲坐在母亲坟前,抽出一根烟点了起来,嘴里念叨到“娃娃来给你送灯了,晚上走路的时候小心点”。我插上蜡烛点燃,放上灯笼,在母亲坟前倒也喜庆,上香,烧纸,放炮,做完这一切,我也就坐在母亲坟前,说了说心里话,告诉她老人家一些鸡零八碎的事情,只是再也没有人与我应答了。“大,你梦见过我妈么?”“没有,你妈争气啊,一年半了都不来看看我”“其实我也是,偶尔梦到了都看不到面貌,还离得老远,走的老快”“你妈这一走,你看咱家里,我吃饭都搞哒呢,真的是不习惯,真应了你妈那句话我到时候不在了看把你还不饿死,只是她这一走我没饿死,到是难受死了。你们以后回来了常来看看你妈,不要把她忘记了,你们多亏你妈。原来没有钱花现在有钱不知道咋花,真的是……我们不坐了,回去还有家里要焚香点蜡烛呢,你保佑娃娃们都好好的”父亲起身,我也起来,父亲拉着我胳膊说坐的腿麻了吧,回去了好好看家。灯笼在闪闪发亮,等风起的日子就是母亲来过的时候吧,突然风起,烧的纸和冥币都飞了起来……我跟在父亲后面,踽踽而行……这样很久很久……

妻子过年在家的时候买好的了汤圆,叮嘱我给父亲煮着吃了,父亲送灯回来在家里焚香点蜡烛祭祀先人,然后就在桥头转转,我知道他是在看谁家热闹呢,也许以后的每年正月十五都能带孩子回来,也许以后的每年正月十五还是我一个人回来,也许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不回来……八点多姐姐打电话回来寒暄几句叮嘱父亲爱吃甜的,要给煮汤圆。我煮好汤圆,父亲便给小弟打电话问他今儿是怎么过的,又寒暄了几句,然后给妻女打电话,又是一阵寒暄,我们爷两煮了醪糟汤圆,味道到也挺好。

九点半了我要睡啊,父亲说你在陪我坐一会儿么,要是母亲在,这会儿应该是他们两个在斗嘴,唠叨一年的事情么,如今的父亲竟然要我陪着,我说好,电视里面的晚会很是热闹,父亲却说这都是啥么,花里胡哨的,我说那我们看会儿冬奥会,父亲说好,看一会儿父亲说明天你要起早,去睡吧,我说要不要在陪你一会儿,父亲没有说话,过了一会父亲说,你去睡吧,我要睡觉了。我说好,我出门,他站在门口,好久我听到门哐当一声……

正月十六早上七点我起来要走,父亲说不急,坐一会儿。七点半了我说要走,父亲说不急,你再陪我坐一会儿。八点了我说要走,父亲说你开车呢,不着急。八点半了我说我有事,今儿过去要咋样咋样,父亲说要不把饭吃了再走,我……快九点了,我说我真的要走了,你抽个时间就过我这边来,父亲点头说好,可我知道,他还是要守着我们的这一家子最后的归宿: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