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战凯洛伦十字剑(星战史上最成功反派)

《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上映后遭到了老一辈星战粉的不满。

因为,被迪士尼收购后重启的星球大战已经不是他们所认识和热爱的太空歌剧。

他们不满严肃的史诗电影中加入了漫威式的低俗笑料,原作中的正反派界限开始模糊。

迪士尼一如既往的政治正确打破了原有的白人男演员占主导地位的剧情,少数族裔和女性越成了核心人物。

星战凯洛伦十字剑(星战史上最成功反派)(1)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中我们第一次看到机器一般的风暴兵也有良知,懂得反抗。

而这一部《最后的武士》在这方面走得更远。

原作中的英雄卢克天行者变得阴郁沮丧,躲在神秘的小岛上,等待绝地武士的彻底灭绝。

星战凯洛伦十字剑(星战史上最成功反派)(2)

而翻看原作中的反派们:达斯维达、皇帝帕尔帕廷, 杜库伯爵,格里弗斯将军都是老派,彻头彻尾坏到骨子里的反派,他们天生就以折磨人为乐,毫无理由。

虽然在后期出的前传三部曲中,电影试图去合理化达斯维达,所以前传讲述了年轻单纯的安纳金如何变成一个半人半机器的黑暗武士。

星战凯洛伦十字剑(星战史上最成功反派)(3)

但是因为1977年,最初创造星战的时候,卢卡斯并没有这样的远见,以至于前后的衔接做的并不好。

《最后的绝地武士》主线围绕反派凯洛伦展开。

这个角色在上一部《原力觉醒》首登场,就cos他的外公也是他的偶像达斯维达。摘下面具后竟是一张柔弱的哭泣脸饱受星战粉的诟病。

星战怎么会有这么弱的反派?

拿斯诺克的话说,他就是一个带着面具的小孩。一个性格不稳定的随时会炸的中二叛逆少年。

星战凯洛伦十字剑(星战史上最成功反派)(4)

只是很多人在看完《最后的绝地武士》后纷纷打脸,再明了凯洛伦身上的复杂性以及变成反派的缘由后,都开始同情他。

更有一些女观众觉得这个杀掉亲身父亲的反派十分可爱。

在他面前,观众变得三观不正,也证明了凯洛伦这角色塑造的十分成功。

虽然很多人是黑暗武士的粉丝,但我也得说,

凯洛伦是星战历史上塑造的最成功的反派角色。

星战凯洛伦十字剑(星战史上最成功反派)(5)

电影对他童年的描述只是淡淡一笔,但观众已经心领神会。

从小缺乏父母的爱和关怀,还有一个一心要杀死他的舅舅。这让Ben Solo拥有黑暗抑郁的童年和青春期。

星战凯洛伦十字剑(星战史上最成功反派)(6)

作为天行者这个银河系最著名家族的后裔,他要背负的东西远远超出他的外公安纳金年轻时。

贵族的血统令他高傲不凡,亲人的质疑又让他自卑懦弱。

这样的身世于他是沉重的负担。

缺失父爱关怀的凯洛伦才会以达斯维达作为自己的父亲榜样,痛苦的过去让他的青春期不断延长。

他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复无常,像个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凯洛伦是这样一个极端又自相矛盾的人:

让人害怕又让人怜惜,极具魅力又令人厌恶,高高在上却又弱小得可怜。

而导演让蕾伊代替观众来理解感受这个人物的复杂内心。某种程度上,蕾伊对他的态度也是观众对他的态度。

星战凯洛伦十字剑(星战史上最成功反派)(7)

这一部花了大半的时间讲述蕾伊和凯洛伦通过原力连接起的微妙关系,类似facetime的forcetime充满着独特的性张力,两位演员之间的火花让观众大呼过瘾,很多粉丝开始迷上reylo这个CP的大船。

星战凯洛伦十字剑(星战史上最成功反派)(8)

在两人并肩作战之后,凯洛伦伸出双手让蕾伊加入他的阵营,一起统治银河系,充满深情地说:“you are nothing, but not to me.”

凯洛伦的深情表白就是妥妥的霸道总裁只对我温柔的人设,惊动了万千少女心。

星战凯洛伦十字剑(星战史上最成功反派)(9)

而曾获过戛纳影帝的亚当德赖弗老司机又把他的挣扎和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信服。

如果《星球大战》不是一部爆米花商业大片,司机完全可以提名一个奥斯卡最佳男配。

星战凯洛伦十字剑(星战史上最成功反派)(10)

当然,黑武士达斯维达依然会是大家的偶像,但是新的一代,需要新的偶像,

我们不要黑白分明的反派,我们需要的是复杂的,徘徊在光明与黑暗边缘的人。

其实在反派的塑造上,很多商业大片都被人诟病,最火的漫威就经常扑在反派的塑造上。

英雄电影中的大boss都是没来由地坏,都缺乏清晰明确的动力去伤害英雄们。

最失败的反派救属《复仇者联盟2》中的奥创,还有哪些莫名其妙为了侵略而侵略的外星生物。

星战凯洛伦十字剑(星战史上最成功反派)(11)

而凯洛伦就是这个时代我们所需要的反面人物,他复杂,灰色。

你眼中的恶棍,也许是别人心目中的英雄。

因为我们意识到道德是延续性的面而非点,所有的恶也都有他的因果循环。好人也可能无意中创造恶魔,恶魔内心也有善良值得被救赎。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是一部充满勇气的商业大片,一部比前作优秀太多的电影。

西洋公社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标明出处

一个深度与鲜度并存的电影音乐文化小杂志,原创翻译国外新“鲜”有趣资讯,“深”度解析西方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