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不能完全灭亡元朝(为何一直没能将元朝疆土全部吞下)

在中国大一统王朝中,属元朝的疆域最广,可惜因为内部腐败,动荡不堪的政局以及错误的民族政策,让这个战斗力最强悍的王朝毁于一旦,在农民起义军的硝烟战火中消逝。新的大一统王朝大明,也曾多次派兵攻打北元残余势力,可以说战果丰硕,但为何没有将大元的疆土全部吞下呢?

明朝为什么不能完全灭亡元朝(为何一直没能将元朝疆土全部吞下)(1)

一、实力欠佳

在明朝后期的后金崛起之前,大明王朝的主要敌人就是蒙古。对于这一最大敌人从明太祖开始,一直派兵攻打,欲铲除这一隐患。太祖一朝曾击败王保保,还取得捕鱼儿海大捷,但没有对蒙古形成致命打击。

朱棣登基后,曾五次亲自率军北上攻打蒙古,甚至皇帝都死在北征路上,明成祖的努力消除了蒙古对明的威胁,但没有将他铲除。而从明宣宗开始,大明北伐蒙古的步伐逐渐停止了,而明英宗的土木堡之败,更是让朝中无人敢提北伐,自后连攻占的土地也在逐渐丢失。

明朝为什么不能完全灭亡元朝(为何一直没能将元朝疆土全部吞下)(2)

太祖、成祖两代皇帝没有对蒙古势力根除,这是因为明军深入草原,战线太长,补给不利,而且在草原作战,也不占优势。此后明朝实力更有所减弱,两军在边境是有摩擦,不分胜负,只能形成对峙局面,可以说大明实力的衰弱导致这样的结局,那吞下元朝全部疆土更不可能。

二、实用性不强,农耕经济削弱了开疆拓土的决心

明军无法彻底消灭蒙古,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古代汉朝、唐朝都曾攻打过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但匈奴和突厥,都没有被彻底击败。

明朝为什么不能完全灭亡元朝(为何一直没能将元朝疆土全部吞下)(3)

而汉、唐、明都是由农耕民族建立的王朝,受小农经济的影响,注重的也是土地的耕种,而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所在的区域也大致由一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割,可以说游牧民族所生活的区域,正是北方酷寒之地,气候恶劣,降水量少,非常不适合农耕的种植,更不可能吸引明朝统治者。

而明朝每年耗费大量兵马物资去攻打蒙古,所得到的的也是一些不能进行农耕的土地,不能农耕就无法收赋税,这就是一笔赔本买卖,所以从观念意识上,明朝统治者也是不重视这些土地的,到了明朝后期已经缩减到300多万平方公里,而这些都是适合农耕的。

明朝为什么不能完全灭亡元朝(为何一直没能将元朝疆土全部吞下)(4)

综上所述,大元疆域辽阔宽广,但对于农耕文明创建的新王朝来说,很多区域并没有吸引力,实力不够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没有必要攻占,所以从明宣宗一朝就逐步停止北伐,曾经攻略的区域也被逐渐放弃了,这是基于这一观点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