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保护个人隐私方面(大数据杀熟强制授权)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汝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8月2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共8章74条,构建了权责明确、保护有效、利用规范的个人信息处理和保护制度规则,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大数据保护个人隐私方面?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大数据保护个人隐私方面(大数据杀熟强制授权)

大数据保护个人隐私方面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汝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8月2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共8章74条,构建了权责明确、保护有效、利用规范的个人信息处理和保护制度规则。

针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一揽子授权、强制同意等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中都有所规定。

针对“大数据杀熟”有何规定?

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少消费者都十分关心“大数据杀熟”的问题,一些企业在掌握了消费者的经济状况、消费习惯等信息后,在消费价格等方面实行歧视性的差别待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表示,此类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应当在法律上予以禁止。

对此,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不同意授权就无法使用 是否违法?

打开一个新安装的App,首先弹出的便是“隐私协议”和一系列的授权条款,一些App只会给用户两个选项,“拒绝并退出”和“同意并继续”,有网友提出质疑:“这是否违法?”对此,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刘洋律师表示,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条和第六条中都有相关规定,明确了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此前,在《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中,也对哪些信息属于必要个人信息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并且明确:“App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的服务。”刘洋举例道:“比如地图导航类的App,基本功能服务为‘定位和导航’,可以搜集的个人必要信息包括出发地和到达地等信息。”如果App通过捆绑功能服务,一揽子索取个人信息授权,用户拒绝授权就无法使用App的基本功能服务,变相强制用户授权,则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合法、正当、必要的收集个人信息的规定。

小区实行人脸识别出入 业主能拒绝吗?

日常生活中,对于人脸识别我们已经不再陌生,近日,有不少小区开始收集业主信息,拟推行通过人脸识别进出小区,有些业主也提出了关于隐私泄露的担忧。

人脸信息属于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中规定的个人信息中的生物识别信息,此次通过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将人脸信息归属于敏感个人信息,这种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一旦泄露容易对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甚至还可能威胁公共安全。刘洋表示:“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过相关规定,总结来说就是小区物业对人脸信息的采集使用必须依法征得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的同意,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出入小区的唯一验证方式。”

这也就表示业主有权对人脸信息采集表示拒绝,而对于不同意人脸识别的业主,小区物业也应当提供替代性的验证方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