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干痒咳嗽最好的解决办法,经常喉咙干痒咳嗽
之前给大家讲到,咳嗽,痰多粘稠、胸闷,这些多为暑咳的表现,但近期有许多网友询问,平时经常咳嗽,但是并没有痰,而且经常感觉到咽喉干痒。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咳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同为咳嗽,不同人的症状也不尽相同,有的干咳无痰,有的伴有咽痒咽痛,有的又伴有喉中鸣响,进而引发哮喘。中医认为,寒、湿、燥、暑、风、火,六气皆令人咳”,而少痰、咽痒,则多为风咳。
风咳
风咳,或称伤风咳嗽,是指风邪乘肺所致的咳嗽。关于“风咳”,早在《礼记》中有记载“季夏行春令……国多风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言:“一曰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说明风咳的特点是咳声频频,甚至影响到语言。《儒门事亲》曰:“风、寒、暑、湿、燥、火皆令人咳”;《症因脉治》云:“伤风咳嗽,即咳嗽的一种,又称风嗽”,说明“风邪”是引起风咳的主要原因。
风为六淫之首,均说明风有其独立性状,有独特的致病特点。现代研究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感冒后咳嗽、过敏性咳嗽,鼻后滴流、食管反流为主的咳嗽属于风咳的范畴。
中医理论中风邪又有内风与外风之别。外风来源于自然界之中,内风多责之于肝。盖因在五行中风气通于肝本,又因肝为刚脏,主升主动,最易化火动风,故《素问》中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风咳不单责之于外风侵袭肺脏所致,还与肝的脏腑功能失调生内风密切相关。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中亦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且在中医传统的经络藏象理论中也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肺肝二脏在生理上互相依存,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从而共同作用导致风咳的发生。首先,在五行中肝属木,肺属金,在生理状态下肺金克制肝木,防止肝气过于亢盛;在病理状态下,当肝木过于亢盛或肺金太过衰弱则会出现肝木反克肺金的情况。
其次,肺与肝在经脉循行上相互连接。《灵枢·经脉》指出:“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肝别,贯隔,上注于肺”。肝肺二脏由于经脉上的交通在生理上气血相通,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再次,肝肺共同调畅气血。在调畅全身气机方面:肺主气司呼吸,主肃降位于人体的上焦,其气以肃降为顺,肝主疏泄,肝主升主动,二者一升一降共同维持人体气机正常的升降出入。在血液输布存储方面:肝主疏泄,肝主藏血,肺朝百脉主治节,二者共同作用维持着人体血液正常的运行、输布、储藏。故肺肝在病理状态下必然影响气血的正常功能从而发为咳嗽。
由以上可知风咳病机是以风邪犯肺为标,肝肺功能失调为本。但中医又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故风咳日久必会出现病情错综复杂的情况。
首先,在肺肝失调的基础上累积他脏。《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木郁克脾土”,肝郁日久必会脾虚。“母病及子”“久病及肾”,均可致心肾功能的异常。其次,出现虚实错杂、多种病理产物并存的情况。“木郁克脾土”肝郁脾虚并现;肝为刚脏易化火动风,火热煎灼津液,肝火旺、肝阳上亢与心、肺肾阴虚并现;肝肺气血失调,气滞必血瘀,气滞血瘀日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乏源则虚,从而出现气滞血瘀与气血虚并存;肝肺气血失调,气血瘀、气血虚日久导致肺脾肾三脏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出现湿蕴痰生,从而出现气血虚与痰瘀气滞并存。
祛除内外之风,调理肝肺很多人认为咳嗽虽然不易痊愈,但并非什么严重的疾病,甚至都可以不用去医院,自己去药店买点药就可以了。但风咳不同于风寒、风热、风燥咳嗽,具有风证的独特表现,多表现为干咳,无痰或少痰,伴有咽痒、咽干,遇风或刺激性气味,可突然发作,出现阵咳、顿咳、甚至呛咳,可伴有鼻塞流涕、鼻眼搔痒、自汗恶风等症。
风咳的病机是风邪犯肺为标,肝肺功能失调为本。同时病久必会累及他脏从而出现多脏腑同病,多种病理产物并存,虚实错杂等情况,使病情复杂而多变。但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首先还应以祛除内外之风调整肝肺功能为本,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方面。祛除外风兼以理肺,根据寒热不同,风寒多应用麻黄、桂枝、苏叶、羌活、防风、荆芥等;风热多用桑叶、薄荷、浮萍、蝉蜕等。理肺根据临床辨证的不同而釆用宣肺、温肺、润肺、降肺、清肺、补肺等不同方法。在祛内风方面多责之于肝,采用地龙、僵蚕、蝉蜕甚则全蝎、蜈蚣等药物祛内风,同时亦根据临床辨证采用疏肝、柔肝、养肝、滋肝、平肝、清肝、泻肝甚则搜肝等不同方法调肝。在此基础上根据所累及脏腑及兼证的不同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攻补兼施而有针对性的采用温阳、补虚、滋阴、行气、活血、祛湿、化痰等多种方法进行合理用药,从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风咳病因复杂,除了风邪为病的特征,往往还合并了如寒、热、燥等。因此治疗是还应咨询医生,辨证论治,分清虚实,对症下药,切记不可擅自服用药物,防止症状加重。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
1、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