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元素是分析太阳光谱发现的(在原行星盘中检测到硫化氢)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已经探测到在GG Tauri a恒星周围密集的原行星盘释放出的硫化氢,这是第一次在原行星盘中发现这种化合物。位于距地球约490光年的牛头牛耳-奥里加恒星形成区域,GG Tauri(简称GG Tau)是由GG Tauri a (GG Tau a)三星组成。已知GG Tau有一个位于180到260 AU(天文单位1AU=1496x10^8千米)之间的致密环,以及一个延伸到800 AU的大圆盘。由于它的体积大、温度低(约20k)和质量大(约0.15太阳质量),天文学家认为这个圆盘是寻找冷分子化学的理想目标。

氦元素是分析太阳光谱发现的(在原行星盘中检测到硫化氢)(1)

博科园-科学科普:最近,法国波尔多大学的Nguyen Thi Phuong带领一组天文学家对GG Tau a周围的星盘进行了化学研究。他们的研究重点是含硫分子,因此,科学家们寻找硫化氢(H2S)、一硫化碳(CS)、一氧化硫(SO)和二氧化硫(SO2)。这项研究使用了位于法国阿尔卑斯山区德布尔高原的NOrthem Extended mm Array (NOEMA)干涉仪,使研究人员能够探测到硫化氢的发射。正如论文中提到的,这标志着在原行星盘中首次发现了这种化合物。天文学家在论文中说:利用NOEMA,我们已经观察到GG Tau几个分子的外圆盘,并报告了第一次在原行星盘中发现H2S。根据这项研究,硫化氢被清晰地检测到,在几个通道中,信号与噪声的峰值比为4。

氦元素是分析太阳光谱发现的(在原行星盘中检测到硫化氢)(2)

科学家们发现,大部分的线辐射来自于180到260 AU之间的致密环,并延伸到500 AU。还发现对于具有DM Tau、LkCa 15、MWC 480和GO Tau等磁盘的系统,所测到的硫化氢柱密度比上限大3倍,这可能反映了GG Tau a更大的磁盘质量。与其他磁盘的比较表明,H2S的检测似乎是由较大的磁盘质量促进,但相对丰度比率保持相似。这表明GG Tau A可能是研究磁盘化学的好试验台。除了硫化氢,研究小组还在GG Tau A的原行星盘中发现了HCO 、H13CO 和DCO ,观察到的DCO 与HCO 的比值与其他磁盘中的相似。然而研究人员指出:无法再现所观察到的含硫分子的柱密度,即使硫的丰度很低,这表明对灰尘颗粒的硫化学性质的了解仍然不完整。

氦元素是分析太阳光谱发现的(在原行星盘中检测到硫化氢)(3)

通道映射H2S 1(1,0)-1(0,1)从原行星盘周围的星盘周围的行星盘。图片:Phuong et al., 2018.

研究原生行星盘中的分子物种对于描述这些天体的性质非常有用,而这些天体正是行星形成的地方。研究人员尝试用northey扩展毫米波干涉仪(NOEMA)在GG Tau A星盘周围的致密盘中寻找H2S、CS、SO和SO2。从围绕GG Tau a旋转的致密冷环中检测到H2S发射,这是第一次在原行星盘中检测到H2S。还在磁盘中检测到HCO 、H13CO 和DCO 。得到了其他分子CCS、SO2、SO、HC3N、c-C3H2的上限。

氦元素是分析太阳光谱发现的(在原行星盘中检测到硫化氢)(4)

观察到的DCO /HCO 比值与其他磁盘的比值相似。然后用辐射转移码磁盘得到的观察到的柱密度与化学代码Nautilus进行了比较。列密度在DCO 、CS、CCS和SO2中有合理的一致性。对于H2S等,预测的垂直积分柱密度比实测值高出10倍以上。结果强化了这样的假设,即只有强硫耗尽才能解释圆盘中观察到的低H2S柱密度。与其他T Tauri系统相比,GG Tau A中的H2S检测很可能与磁盘的更大质量有关。

博科园-科学科普|参考期刊文献 :《arxiv》|文:Tomasz Nowakowski/Phys

博科园-传递宇宙科学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