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个地名叫什么庵(红楼梦备受争议的地名)

《红楼梦》备受争议的一处地名——芦雪庵

芦雪庵是大观园里一处景观建筑,四周都是芦苇丛,每到秋季,芦花似雪穗状银丝,故名芦雪庵。

红楼梦有个地名叫什么庵(红楼梦备受争议的地名)(1)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在大观园里众女儿开诗社,迎接薛宝琴等人的到来时,李纨说道:“我这里虽然好,又不如芦雪庵好。我已经打发人笼地坑去了,咱们大家拥炉做诗。”

于是就有了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一座依山傍水的芦雪庵展现读者的面前。它“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就是这个小小的建筑,见证一次人数众多的红楼女儿的盛宴,她们的青春,才情,欢笑,无一不是薄命司上的祭品,但是在这里的争联即景诗,却是这些鲜活灵动的女儿们最精彩的一瞬间。

红楼梦有个地名叫什么庵(红楼梦备受争议的地名)(2)

一般的市面上发行的版本,大都作芦雪庵。

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里,芦雪庵作芦雪广,

芦雪*这个地方在各版本里,有不同的写法,芦雪庭,芦雪庐等等,这跟红楼梦在当时很多人手里抄写的有误有关。

庭,庐的读音不必多作笔墨,全无争议。

先说芦雪庵,庵这个字在康熙字典也,辞源也好,它都读AN,音,安。没有别的读法。

再说芦雪广,广这个是独立存在,并不是庵的简化。 康熙字典里读,AN,GUANG。辞源里还有另一种读法,YU,音琰,眼。

大观园里各种建筑取名字可谓字字珠玑,除了东西两面的楼,为求对衬之美,同为阁,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其余每一处都无雷同,院、苑、馆、村、榭、斋、渚等等。

而庵,大观园里已有一座栊翠庵,是十二钗之一妙玉的居处。会不会再来一座庵,并且不作修行场所呢?无人知晓。

而且早期冯其庸老师也就广字字义,考证出芦雪庵为芦雪广的来历,其大意如下:(一)因岩架成之屋。唐韩愈《昌黎集》二《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诗:“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二)小屋。元袁桷《清容居士集》五《次韵瑾子过梁山泺三十韵》诗:“土屋危可缘,草广突如峙。”以上两种解释,一是“因岩架成之屋”;二是“小屋”。

现在我们来看《红楼梦》的描写:原来这芦雪广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草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据庚辰本)

这段描写,对确定这个建筑的名称至关重要,这段描写值得注意处有两点:一,“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重点是“傍山”两个字;二,“一带几间茅檐土壁”,“草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重点是“几间茅檐土壁”,“推窗便可垂钓”。根据这段描写,对照上引对“广”字的解释,解释(一)是“因岩架成之屋”,解释(二)是“小屋”。这两条与上引描写都能对得上,“因岩”和“傍山”不就是一回事吗?由此可见,这个“芦雪X”就只能是“芦雪广”,其余统统不对。

需要申明的就是,广字即非庵字略写,也非庵字民间俗写,它就是一个地道的正字。

如果广字认定为庵的某种写法,那么此字就只能发AN的音。康熙字典上写标得很清楚,广同庵。

只有认定广是一个独立的字,像辞源所标注的那样,才读琰。

芦雪广能在脂砚斋的版本中出现。

红楼梦有个地名叫什么庵(红楼梦备受争议的地名)(3)

所以当芦雪庵的匾额挂在上面,芦雪庵这三个字出现在字幕上的时候,庵这个字就只能读AN,而不能读作别的读音。

所以当芦雪广的匾额挂在上面,芦雪广这三个字出现在字幕上的时候,广这个字就只能读YAN,而不能读作别的读音。

至于匾额是芦雪庵还是芦雪广,是依市面上流行的版本还是依早期的抄本庚辰本,可谓各花入各眼。

但是不管挂哪个匾额,都不应该影响庵或是广本身的读音。

就如同,黑板上的写的一,他就该念一,不能念二,是一个道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