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辛亥革命中的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原来是朱元璋提出来的,孙中山先生借鉴朱元璋

元朝末期,元顺帝残暴,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当时,各地多有起义,除了朱元璋义军以外,实力比较大的主要有几个:一个就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现在的江浙一带的张士诚,也叫吴王;还有就是以江西九江、南昌和武汉为中心的,曾经是徐寿辉部下的陈友谅;还有南方福建有方国珍;在四川有明玉珍。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辛亥革命中的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

元顺帝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以后,转过头来降服了张士诚,张士诚拒不投降,最后被处死,这样的两个重要地方都被朱元璋拿下,朱元璋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北伐攻打元朝的统治中心大都。最后中山王徐达攻破西安,徐达带兵东进,向大都进发。元顺帝感到大兵压境,大势已去。于是带领军队连夜开建德门仓惶逃跑。这样,明朝就夺取了元朝的大都。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这时候就已经到了公元1368年,大都被攻克说明。明朝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辛亥革命中的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

朱元璋

他在命将北伐的时候,要宣布自己进攻大都的合理性和取得政权的合法性,他要向天下的人民表达自己的意图:干什么来了,为什么要取代元朝?。他写了一篇《告河北山东人民书》。这封书实际上是一个讨伐的檄文,向全天下宣布的文告。这部文告当中有这样几句话叫做: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陈刚立纪,救济斯民

你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两句话我们很熟悉,孙中山先生国民革命曾经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显然,朱元璋的这两句话被孙中山先生原封不动地引用、继承下来。后面朱元璋提出“陈刚立纪,救济斯民”

公元1368年1月4日,朱元璋在南京社稷坛举行了登基大典。典礼结束后,朱元璋下旨在奉天殿摆宴庆贺。宴会上,朱元璋对文武大臣们谈起了自己获得成功的原因:

元末群雄中,张士诚,陈友谅最强大,士诚地方富庶,友谅军力雄厚,我都不如。朕因为不乱杀老百姓,说话算数,刻苦做事,与大家同心协力才获得了现在的成功啊。文武百官听了,山呼万岁。朱元璋接着又说:朕与众爱卿取得富贵并不难,要常保富贵却是难事,如今中原还有大都未下,天下尚未一统,还要提倡勤苦简约,继续奋斗,假如不向前看,只图一时快意,沉于宴乐安逸,难免日后丧败,元朝运终,张士诚灭亡,这都是亲见的事,不可不戒。

那么,大明开国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大明江山,底层起家的朱元璋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朱元璋又会采用哪些手段来拯救国家的颓势呢?

元朝末年,法制败坏社会秩序混乱,现在需要建立法治,设立、整顿社会秩序,恢复社会道德。为什么?为了拯救百姓。前面三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陈刚立纪”的目的都是为了“救济斯民”。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辛亥革命中的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3)

刘伯温

朱元璋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朝廷,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建国以后,他和他的谋臣刘伯温,有一次非常著名的对话。

朱元璋问道:如今天下已定,先生看我们的国应该如何治理?

刘伯温说:“宽仁”二字而已,现在的治国之策就用两个字可以,宽和人。比如说老百姓宽厚,对老百姓要仁爱。

但是朱元璋却说:不然。

为什么说不然呢?朱元璋还说了以下几点:

要想实行宽仁,必当阜民之财,要发展经济;

要想实行宽仁,必当民之力,节约他们的财力物力;

要想实行宽仁,必须要澄清吏治,打击贪官污吏;

要想把宽仁落在实处,还要对百姓实行教化。

由此可见朱元璋当时确实是有经天纬地之大才。开国以后朱元璋也是实施更多的制度来恢复国民经济,著名的就是朱元璋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为大明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