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你的人体冷知识(人体生物钟漫谈)

俄新社网站1月2日发表了题为《如何了解自己的生物钟类型并按人体生物节律入睡》的报道称,有关人体生物钟类型——昼夜节律个体特征——的首批资料出现在20世纪初当时,德国精神病学家埃米尔·克雷珀林提及“早间和夜间工作者”前者睡眠最深的时间段在夜间头几个小时,后者则晚得多,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惊呆你的人体冷知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惊呆你的人体冷知识(人体生物钟漫谈)

惊呆你的人体冷知识

俄新社网站1月2日发表了题为《如何了解自己的生物钟类型并按人体生物节律入睡》的报道称,有关人体生物钟类型——昼夜节律个体特征——的首批资料出现在20世纪初。当时,德国精神病学家埃米尔·克雷珀林提及“早间和夜间工作者”。前者睡眠最深的时间段在夜间头几个小时,后者则晚得多。

1939年,科学文献中已经出现“猫头鹰”型和“百灵鸟”型的用语。到1970年,专家开始谈论第三种生物钟类型,即介于二者之间的“鸽子”型。

大约在同一时期,美国研究者在果蝇体内发现了掌管主观昼夜节律的周期基因。上世纪80年代中期,科学家在小白鼠体内也发现了这种基因片段。随后科学家在哺乳动物体内识别出多个与昼夜节律调节有关的基因。事实证明,这些基因负责褪黑素的释放并同步人体生物钟的运转。

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指出,大脑在黎明和黄昏时向全身发出短暂的电脉冲,其余时间则不发出这种信号,大脑以这种方式使身体复苏和休眠,为夜间休息做好准备。

时钟基因

昼夜节律周期一般并不精准对应一昼夜,大多数人的周期稍长于一天。而且还存在与时钟基因的不同变体有关的个体特点。

正是这些基因的不同变体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变成“猫头鹰”型或“百灵鸟”型。据科学家估计,基因的影响力占12%到40%。其余是外部影响和年龄造成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人体生物钟与天文时间差距不大。有两种例外,那就是极端的“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前者可能晚上8点半入睡,早上5点半醒来。

2020年的研究表明,极端“百灵鸟”型并不十分罕见。在科学家调查的2422名志愿者当中,有8人选择早早入睡并在凌晨5点半前醒来。换句话说,每300人当中就有一人是过分早起爱好者。

至于极端“猫头鹰”型,他们喜欢整夜不睡觉并到黎明时入睡,约占人口的3%。

细分类型

2015年,俄罗斯医学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科研所的科学家提出了另外两种生物钟类型——高能型和困倦型。前者整天都活力四射,后者则在午间感觉乏力,早晨和晚上精力充沛。

一项有130名志愿者参与的试验表明,其中29人是“百灵鸟”型,44人是“猫头鹰”型,25人为高能型,32人为困倦型。

4年后,问卷调查作者改进了问题并调查了1305人。所得数据再次表明,生物钟可划分为4个基本类型。当然,科学家指出,在现代后工业社会中,约30%的人无法被划分到单独一类当中。

近期,一个国际小组的西伯利亚科学家在已有生物钟类型基础上新增了日间活跃型和适度活跃型。前者白天精神饱满,后者白天活力逐渐降低。

研究者对228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95%的人认同自己是上述6种类型中的一种。多数受调查者表示自己是“猫头鹰”型(24%),13%的人把自己归为“百灵鸟”型,15%的人选择日间活跃型,16%的人认为自己是适度活跃型,还有9%的人选择高能型。其余18%的人承认,自己只在早晨和晚上精力充沛,即属于困倦型。

你属于哪一种?

来源:参考消息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