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花教程铃兰玫瑰花(你知道缠花吗)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刘芳

一根铜丝、一根蚕丝线,谭翾便可留住这世间可爱的模样——花儿可以长于鬓角,枫叶可以常红心上,蜻蜓可以停在发梢。

这种用丝线缠绕而成的花饰,被称为缠花,是一种流传已久的传统民间技艺制品。20岁的谭翾就很喜欢这种技艺,并不断学习、创新、传承,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指尖上绽放的花朵。

缠花教程铃兰玫瑰花(你知道缠花吗)(1)

谭翾在集市上展示缠花。(受访者供图)

以配饰、家居摆件为主

人们对花的喜爱由来已久。

宋代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有过描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无论贫富贵贱,花开之时,佩戴簪花才不负春光。

“但冬天百花凋零,没有充足的鲜花,后期便出现了缠花等手工制作的花饰。”说起缠花,谭翾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缠花是一种用丝线在纸板和铜丝扎成的坯架上,缠绕出花鸟鱼虫等吉祥形象的饰品。”

谭翾喜欢汉服,因此也会关注一些古典配饰。在这过程中,她了解到了缠花,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20年,她拜师英山缠花第十四代传承人陈广英,学习缠花技艺,同时还不断了解和缠花相关的历史文化。

“不同流派各有各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域的习俗,缠花不仅可当头饰,还可做成新房挂件等。”谭翾说,现在的缠花并不局限于某个流派,而是根据当下的审美和生活习惯,主要以配饰、家居摆件为主。

缠花教程铃兰玫瑰花(你知道缠花吗)(2)

谭翾制作的部分缠花。(记者/刘芳 摄)

指尖上绕出的“中国式浪漫”

手工制作的花饰,其创作空间很大。

“匠人们会用独特的传统艺术,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缠花,表达着美好的寓意。”谭翾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牡丹象征富贵,莲蓬象征多子,葫芦象征福禄,一件缠花饰品就是一幅有意境、有祝福的作品,这是指尖上绕出的“中国式浪漫”。

做缠花,涉及多种工艺。

首先,要画设计稿,画完再拆解成各种形状,画在卡纸上后还要剪成纸坯。然后,先把蚕丝线劈丝理线、剪铜丝,再将纸坯并在铜丝上,捏在手里,用蚕丝线按照纸坯的形状一圈圈缠绕。

“缠线是最难的,开头要牢固,缠到某个弧线的顶点时,线特别容易滑下来,而收尾的部分,叫‘下坡’,也很容易滑落。”谭翾说,这个环节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做出平整精致的缠花。

最后,缠完的花瓣叶片再组装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缠花作品。

如今,各种染料让染色也变得简单。谭翾告诉记者:“现在做缠花,还可以染出渐变的效果,精美绝伦。”

让更多人了解缠花

近年来,中华传统服饰和装饰的市场需求日渐增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古风圈子”。随着《清平乐》《玉楼春》等古装影视作品的热播,缠花作为剧中的配饰,在众多传统配饰中重新崭露头角,受到了大众追捧。

前阵子,湖北一个即将结婚的姑娘,找到谭翾定制了一套缠花头饰,准备作为秀禾服的配饰。

2020年,谭翾在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老师蔡歆妍的支持下,创立了慕芳华非遗缠花艺术坊,推广、传播这项技艺。

吕雯雯是最早加入工作室的。她说,“这种指尖上的艺术,需要细心、耐心及专注、创意的心境,并能从中收获成就感、愉悦的心情。”

工作室也吸引了不少男生加入。黄志杰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享受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希望能为传承推广缠花出一份力。

谭翾也会和工作室成员、老师,参加展会、集市,向外推广展示缠花。“大家穿上汉服、行相见礼……在这样的古典情景之下,看着大家头上佩戴着自己制作的缠花,更迷人。”谭翾说。

如今,在老师蔡歆妍的指导下,工作室还将走进乡村传授这门技艺,并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带动当地贫困户、闲置劳动力就业。

来源:株洲晚报

编辑:张欲晓

审核:罗小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