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是谁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那你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吗?今天,就为你来说道说道~其实,这句话一开始应该这么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约前6年),字子公,汉族,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封关内侯,在长安去世。王莽掌权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
西汉时期,将军陈汤就是个混世魔王。“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么霸气的话就出在他身上。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这么霸气,千古留名。陈汤出道前喜欢读书,学识渊博通达事理,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家中贫穷靠乞讨借贷为生,被认为没有节操。
但陈汤具备混社会的潜质,自己到长安去求取官职,谋得太官献食丞一官。几年后,富平侯张勃同陈汤交往,佩服他的才能,由此发达之路向他敞开。
一路在边疆摸爬滚打,升到西域都护府副校尉。这时他大展才能,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封关内侯,在长安去世。
单说陈汤斩杀郅支这一次,也就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典故的由来。甘延寿与陈汤带领军队进攻郅支城。汉军从四面推着大的盾牌,一同进入土城中。单于男女一百多人跑进他的内室。汉兵就放火,官兵争着进入内室,单于受伤而死。
军候假丞杜勋砍下了单于的头,得到了汉朝使者的两个符节以及谷吉等所带的帛书。所有抢得的东西都给予本人。一共斩杀丁关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虏了一百四十五人,收降了一千多人,把他们都分给了有城市的各国所派出的十五个王。
于是甘延寿、陈汤上奏书说:“臣等听说天下的大道理,应当是天下一统,以前有唐和虞,如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自称是北藩,只有郅支单于反叛对抗,没有受到惩罚,大夏以西的地方,都以为强大的汉朝不能使郅支单于臣服。
郅支单于残酷毒害百姓,罪大恶极通达到上天。臣甘延寿、陈汤率领仁义的军队,替天诛伐,依赖陛下的神灵,阴阳调和,天气晴朗明丽,冲锋陷阵打败敌人,斩了郅支单于的首级以及杀死了名王以下的人。应把所砍的头悬挂在稿街蛮夷的官邸间,用以昭示万里之外的人,让他们明白违犯强大的汉朝的,即使再远也一定要诛杀。”(这就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来历。)
丞相匡衡引经据典的反对,他说道:“《月令》上说‘春天是掩埋白骨和腐肉的时候。’不适宜悬挂头颅”。这件事才没有做成。三观不合的匡衡和陈汤可以说是天生不对付。匡衡后来扳倒陈汤时,安的罪名是贪污。几年后,匡衡被别人扳倒时,被安的罪名也是贪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