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潇洒飘逸的是哪种书(有一种书体它横平竖直)
一.楷书的名称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证书。《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作为汉字的重要字体之一,它产生于东汉末年,是汉隶结体与章草笔法结合的结果。楷书保持了汉隶的结构,字形由偏改方,笔划中简省了的波势,横平竖直,变隶书的波、磔而撇、捺,增加了章草的钩、趯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一直沿用至今。
楷书又有模楷的意思,指有法度可做楷模的书法。
二.楷书的地位
楷书自汉末至三国时期确立了它的体势之后,一千八百年来,作为正体、真书,一直是最具实用性的字体。
楷书和其他字体一样,首先是考虑实用。在实用中被书写者美化、性格化。在笔记和结体之中,反应出作者的师承,审美的情趣,文化修养。所以,楷书作品往往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特点。
楷书一直被作为书法入门的书体。是行书、草书的基础,然而又是最难写好的字体。有人认为写好楷书一个字,相当于行草十个字,这个观点多数学过书法的人是认同的。因为楷书要求用笔周到,点画精严,同时又要求神采充实,使转生动。
三.楷书类别
1. 按大小分类
1.1 大楷
一般泛指直径约在数寸左右、拳头大小的字。大楷由于字大,反而忌结构松散,以紧密无间为上。直径为一尺以上的特大字称为“榜书”,泛指匾额、门楣、告示等所书的字。榜书作为中国古代的应用书体之一,并不限于楷书,篆、隶、行、草各体皆有。字径可以从数寸到仗余。当我们观赏宫殿庙宇,流连于亭台楼阁时,榜书构成了不可缺少的靓丽风景。
1.2中楷
中楷即通常所说的“寸楷”直径约1寸以上的楷书。中楷是楷书学习者练习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形式。因其大小合宜,所以在结构、笔法、章法等各方面的掌握都较易上手。在中楷的基础上,或展或缩,即可以向大楷、小楷作进一步的探求。
1.3小楷
小楷指直径约两三厘米以下的小字,小楷因其“小”,故书写起来有其特殊规律,主要表现在炼行成章,即对行气和通篇的控制上。由于“小”所以在笔法上也省去了很多逆入回锋等动作。但结构局促,以宽绰有余为上。
2. 按时代分
2.1 晋楷
主要是指从汉末到魏晋时期,以三国魏时钟繇,东晋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等人为代表的楷书。晋楷书风既保留着隶书笔意,但又有创新,主要特点是笔刀爽利,凝重古朴,结构疏朗,体势清逸,体现出晋人崇尚清淡的审美意趣。世传以《乐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碑》以及《洛神赋十三行》等为代表作,多为小楷。
2.2魏碑
主要指北魏时期的铭石楷书。由于南朝因袭晋制,禁止立碑,因而碑刻较少,北朝无此禁,因而摩崖、碑铭、造像记等颇多,尤以墓志为最,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风格各异。楷书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极大发展,掀开了书史上极为灿烂光辉的一页。这一时期的楷书,基本上没有了隶书的特点,楷书的特点已经形成。总体形态特征趋向斜画紧急结、点画峻厚、结构天成、兴趣酣足。由于多出自不知名的民间书手或刻工,故呈现出体态崎岖、造型生动、稚拙古茂、雄强朴质的特点,与唐楷循规蹈矩、布局萧然、结构端庄、笔法精熟的风格迥然不同。
北魏墓志精品,有《张猛龙碑》、《元倪墓志》,此外,《张玄墓志》、《崔敬墓志》、《元桢墓志》、《元怀墓志》等也都是墓志中的精品,艺术高妙。
北魏时期,最为著名的造像记为龙门四品:《始平公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和《孙秋生造像记》。
北魏时期,著名的摩崖有《石门铭》、《郑文公碑》、《瘗鹤铭》等。
1.3 唐楷
指唐代楷书,主要特点表现为:点画定型、用笔细致、结构规整、法度森严,集实用的规范性和观赏的艺术性于一体,唐楷的这些特征沿用到后世主要通行的印刷体,影响至今。
李渊建唐十年后,开始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继之是开元盛世,盛唐三百年间,随着各方面的发展,书法艺术在诸帝推动下,有大众追慕,政府设立书学,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成为继晋之后的有一个历史高峰。唐代的书法,大致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唐楷代表书家及作品主要有: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虞世南
褚遂良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