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成长的七个新维度(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思维是开启孩子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关注孩子成长的七个新维度?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关注孩子成长的七个新维度(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关注孩子成长的七个新维度

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思维是开启孩子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从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二十多年,深知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学习习惯和方法决定了孩子成绩的下限,而思维习惯决定了孩子成绩的上限!

同一个班的学生,同样的老师,为什么成绩有那么大的差距?起初,只是肤浅地认为他们的基础不同,那么,引起基础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随着不断地观察和思考,发现基础不同的同学,学习习惯不同,一般是基础较好的同学学习习惯也较好,不过,有些学生的学习习惯看起来不错,成绩却不理想。经过进一步探究,发现他们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纵然学习习惯和方法差不多的同学,学生成绩仍有较大的差距,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却仍不会做题呢?原因很多,但思维习惯的差异绝对是很重要的因素。

这就不得不思考,这些差异是与生俱来的,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步形成的?出生时?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带着这些疑问不断思索:同一个孩子,刚出生时,天资,智力等先天性条件是一定的,如果让他生长在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是不是一样?肯定不是的!为什么生长在不同家庭的孩子,到了高中有那么大的差距呢?当沿着这条思路往前推,发现“语言、空间、阅读、逻辑思维、数学概念、数学逻辑、思维”等31个敏感期大都在学前阶段时,一切都似乎找到了答案!

其实,大部分孩子出生时,并没有决定后来那么大差异的内在因素。不同家庭的父母在孩子各种敏感期集中来临时,或有意,或无意地对这些“敏感问题”的开发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了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巨大差异,开发的好的,占得先机,从学前就开启了孩子的思维之门、智慧之门,如果再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只要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出现大的差错,那么孩子的学习能力基本会正向发展。反之,往往沿着这么一条轨迹恶性循环:学前思维开发差----上课接受能力差----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低----学习效果差----因学困不愿做作业----学习习惯差----成绩差。

因此,在孩子处于“敏感期”集中爆发的学前阶段,如何开发孩子的思维,最为关键。不同的家庭对孩子思维开发的程度和方向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了多年后的差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意义,正在于此;“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也因于此。每个孩子之所以成为将来或现在的他,源头在于学前的思维开发。

当发现这个问题后,借来了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不想不知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很多知识和蕴含的思想,竟然是高中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的初步!怪不得新高考大纲明确说明,高考也可能涉及初中甚至小学内容!

问题找到了,但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清楚敏感期对于孩子后续发展的重要性,即使知道,也困惑于不知如何开发孩子的思维,看到的往往是理论性的文章,或者就某个问题的思维,很难看到思维是如何由某个点进行发散,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为此,将逐步编写几个具体案例,以期抛砖引玉,但愿对家长有所帮助,能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