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时光安暖度似水流年(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愿时光安暖度似水流年(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1)

在没有电子设备的年代,人们都是使用日历记时间,将厚厚的日历薄做成台历、挂历,日复一日,随手翻转。

正如唐代太上隐者所言: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山居书事》

又到年末岁尾时,翻动着剩下的薄薄几页日子,不由感慨时光飞逝,岁月如梭。那么古人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做些什么呢?

愿时光安暖度似水流年(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2)

前几年,每逢新年即将来临,我们常常寄赠精美的贺年卡,向亲友表达亲切的问候、真诚的祝福。

岂不知古人很早就会制作“拜年帖”“贺年卡”,这种形式肇始于先秦、发轫于汉代,自宋代以来一直沿用。古人用竹木削成条刺,或用纸张制作卡片,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籍贯、身份,用于拜会他人时互通名姓,再写上“接福”“登府拜年恭贺新禧”等字样,名曰“刺”“谒”“帖”或“投刺”“飞帖”。

其中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贺正旦》帖,是现存最古老的名人“拜年帖”。秦观的这份拜帖,上款为“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下款是“高邮秦观手状”。敬贺正旦,即今日“恭贺新年”的意思。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征明《拜年》诗曰: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便是这一风俗的写照。

愿时光安暖度似水流年(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3)

古人辞旧迎新繁文缛节多,除了宫廷、官府里的朝拜、官拜,平常世家也要相互敬拜回拜,表达新年的祝福。不过,这种迎来送往很是累人,常常是搞得身心疲惫。有感于此,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元日对酒》一诗中云:

庆吊经过懒,逢迎拜跪迟。

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

他感慨如果不是因为拜年,都不知道自己身体日渐羸弱。

愿时光安暖度似水流年(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4)

旧年将去,新岁又添。在这新旧交替之际,古人往往心生感伤,暗叹流年似水、鬓发染白。仕途起起伏伏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岁夜咏怀》诗中说: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其失意仿徨之状直透纸背。南宋的姜夔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新年里他自有许多感慨: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

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

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孤灯清影里满是漂泊的寂苦,好在还有邻家小儿欢喜喜张贴门神的场面,不由带来一丝丝亮色。

远在异域的诗人们,遥望家乡的山和水,新年里更觉孤苦伶仃。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岁除夜有怀》表达了这样的感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羁旅他乡的诗人除夕夜独坐帐里,感叹时光易逝,寒意料峭中独对残灯,看炉香燃尽,借酒遣愁,思念家人。

孟浩然还有一首诗写于岁尽之时,他在漫游越地时遇见故人,有所感念,诗曰: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诗人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乡遇故知,自然欣喜不已,但还是脱不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失意悲伤之调。

愿时光安暖度似水流年(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5)

在新旧交接、万家欢聚的时刻,怀乡思乡的诗人还有很多。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代刘随州刘长卿的《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还有白居易的《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这些怀乡诗表现了诗人们共同的情绪:远在异乡、孤身只影、寒灯相伴、衰老愁苦、悲往忧新......诗人总是敏感的、脆弱的、孤独的,在辞旧迎新之时实属常态。

愿时光安暖度似水流年(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6)

南宋诗人陆游倒是坦然面对,其雅情逸致不减。他在《除夜雪》中咏赞道: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旧年将除,大雪纷飞,瑞雪兆丰年啊!诗人在屠苏酒氤氲的香气中,挑灯草书红彤彤的迎新桃符呢。他在《立春日》更是兴趣盎然,满满的皆是正能量: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

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

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迎新诗里正能量的还有很多,洋溢着欢乐祥和、积极向上的氛围,充满了对新年新生活的殷殷期待和无限向往。如初唐诗人卢照邻的《元日述怀》: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唐朝开元名相张说的《幽州新岁作》: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愿时光安暖度似水流年(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7)

即使行将垂垂老去,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新的曙光、新的希望总在前头。中唐诗人顾况在《岁日作》中说: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守岁》里有句: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两诗均提到了“少年”,少年是未来、是希望,面对时序的四季更迭、新旧交替,生命的代序流转、生生不息,我们应该坦然面对、欣然接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王安石《元日》

时光的华车总要飞速向前,我们自然会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无论你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还是鹤发童颜的老者,都应有“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豪迈气势,去迎接新的征程,争取新的胜利!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