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季风气候的成因(高中地理必修一2.2)

高中生活,简单而又充实

每晚的晚自习后,小编将陪你

复习今天的地理知识,珍惜今天最后的学习时光

全文约900字,大约需要1分钟。


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 大陆与海洋的温度敏感性

大陆主要由岩石及地表覆被组成,海洋主要由海水组成。在受到同样太阳光照的情况下,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在受到同样寒冷天气的情况下,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可以这样理解:陆地是一个身手敏捷,并且反应灵敏的刺客,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外界一升温,它立马变热;一降温,立马变冷。而海洋反应迟钝,对冷热傻傻分不清,反应慢。

2. 冬季和夏季的气压中心

(1)陆地上冬季的时候,北半球天气寒冷,普遍降温。这时陆地反应快,空气下沉的多,聚集在地表,所以大陆呈现高压中心。

高中地理季风气候的成因(高中地理必修一2.2)(1)

图1 冬季空气下沉的高压中心

(2)陆地上夏季,北半球升温,空气变得温暖,这时候陆地依旧反应灵敏,迅速升温,使得地面的空气上升,使得地表空气稀疏,在大陆形成低压中心。

高中地理季风气候的成因(高中地理必修一2.2)(2)

图2 夏季空气上升的低压中心

(3)海洋上,由于海水的反应比陆地慢好多,导致了和陆地恰恰相反。如下图所示,冬季陆地空气受冷下沉,气压变,但海洋反应慢,还是相对的低气压。

高中地理季风气候的成因(高中地理必修一2.2)(3)

图3 冬季全球等压线分布

夏季陆地山地表的空气,早早地受热上升,气压变,但海洋反应慢,还是相对的高压。

高中地理季风气候的成因(高中地理必修一2.2)(4)

图4 夏季全球等压线分布


二、东亚季风

1. 形成原因(两个要点)

东亚季风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2. 冬季、夏季的季风方向

(1)冬季的时候,天气寒冷,空气手冷下沉,亚欧大陆近地表是高压区,而海洋是低压。这时候,空气便自然的由高压流向低压,由亚欧大陆向海洋吹去(呈现发射状)。

高中地理季风气候的成因(高中地理必修一2.2)(5)

图5 冬季的东亚季风

但刚一开始吹拂,便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东北信风和西北信风。东北信风继续向南男吹拂,越过赤道,便到了南半球,这时候,东亚季风会受到向左的地转偏向力,转向,由东北信风,变为西北信风。

(2)夏季的时候,恰恰与冬季相反,亚欧大陆低压,海洋相对高压,东亚季风由海洋吹向亚欧大陆,一开始吹拂,便受到“北右南左”的偏转,形成东南季风。南半球的季风越过赤道,到了北半球,季风向右偏转,变为西南季风。

高中地理季风气候的成因(高中地理必修一2.2)(6)

图6 夏季的东亚季风

3. 记忆季风方向的小窍门/步骤

(1)分清冬季、夏季。(2)冬季季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响大陆。(3)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4)季风越过赤道,到达另一个半球后,一定要调整“北右南左”的偏转方向。


小编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2013级本科,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2017级在读研究生,考取了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5年的高中地理家教经验。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希望小编可以帮助到同学们。

明晚,不见不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