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易经的智慧与奥妙之一(曾仕强易经的智慧04为什么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中字)

#创作挑战赛#

哈喽,大家好,我是爱分享的璐璐,又到了分享时间,今天出去跟朋友小酌了一下,回来就已经这个点了,但更新不能停,所以今天就继续给大家带来曾仕强曾老的《易经的智慧》第四集《以人为本》的解读。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与奥妙之一(曾仕强易经的智慧04为什么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中字)(1)

前几集我们说了河图洛书既有相同也有不同,这恰恰说明了《易经》最基本的概念,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所以《易经》也有《变经》之称。《易经》的变化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与奥妙之一(曾仕强易经的智慧04为什么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中字)(2)

1、河图洛书是如何表现出这些变化呢?

河图是先天得体,洛书是后天的用;但是它们统统都有顺和逆,因为它们都是气。其中河图是阳顺阴逆,它只有太极生出阴阳两种气,阴的是逆时针的,阳的是顺时针的,各成一气,这就是太极生两仪。而洛书就告诉我们两仪下面还可以变四象,它告诉我们顺中有逆,逆中有顺,即阴阳不能完全分开。

这表现出:人生没有绝对的非黑即白。而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应该告诉他:就目前以你现在的年龄你可以把这件事当成对的,但是当你长大后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这才符合易经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逐水草而居“这是先民的一个指标,从古我们就知道木头或者水源是人的生存根本,这两个要素是不能改变的,它是先天的生化作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警觉性越来越缺失,目前真的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因为这都是人生活必需的要素。这就是河图洛书135不变的原因。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与奥妙之一(曾仕强易经的智慧04为什么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中字)(3)

2、后天的生化作用是什么?

后天的生化作用是以木为先锋。如果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万物就无法生存,所以1和3对人十分重要,5是中央土,代表最纯真的天性。木有本,水有源,人要有德就是从此而来。

河图洛书与我们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在河图或者洛书都是用5表示,而正如第一集所说队伍也是5。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与奥妙之一(曾仕强易经的智慧04为什么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中字)(4)

3、为什么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中字?它代表什么?

中就是太极,中不是固定的目标,它是有弹性的,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都叫做中。因为人有很多不同的存在和环境,如何能要求一个固定的标准和目标呢?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所讲的合理就是所谓的大同小异。当你读了《易经》你就明白,宗教自由,大同小异的意思。当你能够用《易经》解释所有的东西,那你就是标准的中国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一切讲究合理的国家,我们不像西方,我们是礼治和德治,但它们的前提基础是法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是超越于西方国家的。即:随时随地都能够随机应变但是绝对不会投机取巧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人,也就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中庸之道——凡事求合理。

总结: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但是却遭到不少人的误解,他们以为中庸之道就是不明是非,就是和稀泥,而《易经》告诉我们中庸之道就是凡事求合理。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与奥妙之一(曾仕强易经的智慧04为什么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中字)(5)

4、什么是合理?合理的标准又是什么?

我们应该要明白:无三不成理;一要合天理;二要合人理;三要合地理。三者全部满足才叫合理。《易经》其实通篇就是告诉我们四个字:大致如此。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表达更是,我们如何差不多,如何大致如此呢?

我们将宇宙万象分成64个卦,它们叫做情境,我们再把这64种情境每一种再分成6个段落,6个段落再分成3个阶段,即既济(上六和九五叫做天道;六二和初九叫做地道;中间的六四和九三成为人道;我们所要了解的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以人为本。

总结:古老《易经》中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被当代人普遍认同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我们应该溯本求源。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与奥妙之一(曾仕强易经的智慧04为什么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中字)(6)

5、什么叫“以人为本”?

在既济卦中,除了上爻和初爻(即上六和初九)我们很难改变,其他的爻都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改变,就如同现在最高的天你无法了解,最深的地我们也无从找起,可是跟我们与我们相近的环境我们都已经有所了解,这表示所有的学问都是由人创作,而必须站在人本位。

人为本是古往今来我们一直奉承的,它是我们文化的基石,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好啦~,今天的分享到这里结束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