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大豆种植方式(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相对提高)

4月26日,记者从国家气象中心获悉,通过对比分析最新气候态(1991年—2020年)与旧气候态(1981年—2010年)数据,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大部积温增加,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霜冻害日数减少,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相对提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内蒙大豆种植方式?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内蒙大豆种植方式(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相对提高)

内蒙大豆种植方式

4月26日,记者从国家气象中心获悉,通过对比分析最新气候态(1991年—2020年)与旧气候态(1981年—2010年)数据,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大部积温增加,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霜冻害日数减少,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相对提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东北地区作为大豆主产区,正加快落实大豆扩种计划。对此,国家气象中心综合考虑大豆种植区的光热水条件,分析了近30年(1991年—2020年)气候背景下东北大豆产区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和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变化,得出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

大豆作为喜温、短光照作物,对温度和降水要求较高。东北地区即将进入春耕春播关键期,今年春季气温偏高,利于土壤解冻散墒、春耕整地。土壤湿度监测结果表明,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预计今年东北地区大豆播种时间在5月上旬至中下旬,接近常年或略偏早,气温较常年偏高,气象条件利于大豆播种出苗。夏季水热条件对大豆生长发育有利。9月,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初霜冻日期接近常年到偏晚,利于大豆灌浆成熟。

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室高级工程师何亮建议,东北各地要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可根据墒情适当早播,同一积温带适当采用生育期相对长的品种;优化大豆适宜种植区域,合理调整作物布局,气候适宜度提高的地区可适当扩种,预计夏季普遍降水偏多,可在旱荒地扩种大豆;黑龙江东部土壤过湿的农田,尤其是在“水改旱、稻改豆”区域,要提前排涝除湿,确保按期播种,并防范夏秋湿涝灾害;黑龙江西南部要防范春播期间气象干旱,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力争大豆单产总产双丰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