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熟水稻对照品种是哪个(水稻国考放榜四川造)

水稻“国考”放榜了!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360号公告,“宜优1611”“黄广华占1号”等574个稻品种已经通过了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主任委员会会议审定。

“宜优1611”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培育的新品种,也是2020年长江上游国家统一试验中唯一一个获得部颁一级优质米的品种。据了解,只有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才能上市销售。所以对于水稻新品种而言,通过“国考”意味着拿到了上岗证,可以合法卖给农户进行种植了。

“宜优1611”通过“国考”的背后,是一条以年为计时单位、一颗米的漫漫设计之路。“没有捷径可走,15年时间实现了设计,是终点,也是起点。”宜优1611设计团队负责人、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研究员李耘表示,一颗米的设计,既有宏观层面的“望闻问切”,也有微观层面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叠加,更有一份坚持。

四川中熟水稻对照品种是哪个(水稻国考放榜四川造)(1)

宜优1611

名门之后,实现“母亲家族”零突破

选父亲花了6年时间

部颁一级优质米是个什么概念呢?稻米的品质主要指稻米的外观品质、食味品质、蒸煮品质,其主要指标包括: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透明度、碱消值。每个品种的指标各不相同,依据测试的结果,稻米一般分为一、二、三级和普通四个等级。对应到公告结果中,则是特征特性评价中的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二、三级。通过初审或审定的部颁一级米品种除了稻米品质达到一级以外,产量、抗逆性、生长期等也需要达到国家审定标准。红星新闻记者在公告中看到,通过审定的574个水稻品种中,有40余个达到了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级。

李耘表示,一粒好米、一个优良品种的培育,既要有育种目标,还要有可行的技术路线,同时更需要优良的“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资源”,再好的目标和技术路线,也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

早在2006年开始,李耘和他的团队就制定了“优质、高产稳产、适宜轻简化栽培的新品种选育”这一育种目标,并开始引进和筛选各种资源。他们先后引进了国内外200余份特异种质资源,对每一份资源进行评价、鉴定,并通过常规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扩大血缘差异,增强杂种优势、塑造理想株型;利用群体光合潜力,优化性状组合,克服遗传累赘,实现有利基因重组,创制新材料,择优选择,优中选优。终于在六年后,培育出宜优1611的父本“泸恢1611”。泸恢1611植株高度适中、抗病性强、品质优、恢复力强。

“2013年开始测配,通俗地说就是给泸恢1611介绍女友。”李耘介绍说,从“6选3”到“3选1”,3年过去,“泸恢1611”和“宜香1A”最终走到了一起,培育出“宜优1611”。“宜优1611”也是名门之后。它的母亲,育种上称之为母本的“宜香1A”研究开发至今已近二十年,以其为母本的培育出的系列品种已有几十个。而“宜优1611”的育成,也填补了该系列国家和省级统一试验中,部颁一级优质稻品种零的突破。

四川中熟水稻对照品种是哪个(水稻国考放榜四川造)(2)

李耘在田里查看水稻

除了香味、形状,还要轻简化

设计团队四川、海南之间来回跑

听上去,一颗米的设计之路似乎也并不复杂。资源有了,之后的过程就类似数学里面的排列组合了。不同的是,水稻的选育包括现代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通俗地讲就是微观层面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叠加置换等,以及宏观层面如中医般的“望闻问切”——包括实地查看水稻的抗病性、抗倒伏能力、植株高度、颗粒饱满度,以及加工产米颗粒的完整性、数量等。

李耘介绍说,除了大家关注的香味、形状等,培育品种还需要适宜轻简化栽培。随着农村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生产上迫切需求种植简便、适合机插机收的品种。而“宜优1611”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基因重组置换叠加则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基因表达,来实现上述目标。而在不断重复不断试错之后,还需要耐心等待。“水稻选育急不得,也急不了,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步一步来”。

水稻生长期,李耘和团队工作人员几乎天天下田观察记载水稻品种的表现,如株型、抗倒能力、耐寒性、株高、结实率、充实度、抗病性等。为了加快成果培育,他们在四川、海南之间来回跑。“水稻每次试验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水稻生长周期,如果仅在四川本地开展,一年只能试验一次。”李耘介绍说,好在南繁是有效的能加快培育进程的途径。海南一年四季气温都比较合适,除了台风季节除外,每年秋天和冬天都能繁育一季,加上四川本地的一季,一年能种植三季,获得三次实验结果,“算是一条来回跑出来的捷径”。

四川中熟水稻对照品种是哪个(水稻国考放榜四川造)(3)

连续5天38.5℃高温考验

遗传“身材偏矮”基因成了优势

除了不远千公里前往海南抢时间,最后得到的稻谷还要经历高温、虫害、霜冻、大风等考验,如果考试不及格,整个设计有推到重来的可能。李耘介绍说,水稻种子发芽一般最低需要12℃,35℃以上则过高。“宜优1611”曾经历连续5天38.5摄氏度的高温,以及12摄氏度以下的低温考验;参加2018年至2019年国家统一试验长江上游区试验,29个点倒伏性表现全部直立,未发稻曲病;28个点未发稻颈瘟,一个点轻感。

四川有三个水稻“魔鬼考场”,分别位于蒲江、德阳以及泸州。其中泸州“考场”的温度最高曾超过40℃,平均也在38℃左右。不光高温,该处还有低至10℃的倒春寒。蒲江“考场”的主题则是稻瘟病,“身体底子稍微差点,都会病倒”。通过考验的水稻最后还会送往德阳。而测试内容也从着眼于自身,变为了适应各种外部条件,像能否在之前种过蔬菜或者小麦的土壤里健康生长;人工、机械、直插等播种方式是否可行等等。

李耘表示,最初的目标实现并非终点,对于水稻育种人而言,每个品种都有优化空间,一粒好米的培育之路永远都在路上。接下来,不光四川本土以及长江上游的云南贵州重庆等地,他们的目光也瞄向了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等地。“长江上下游的水稻产品互相流通已久,整体而言,三系水稻在上游市场更大,两系水稻则是中下游的主打产品”,相对来说,抗倒伏性能更好,相对偏矮的品种更适合长江中下游稻区。而“泸恢1611”身材偏矮的特点则成了优势。(图据受访者提供)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编辑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四川中熟水稻对照品种是哪个(水稻国考放榜四川造)(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