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阜和郭德纲谁的相声好(青曲社的苗阜和)

陕西“青曲社”的班主苗阜和北京“德云社"班主郭德纲两位相声演员相比,谁的相声段子说得好,受人欢迎,观众心中都有杆秤。喜欢苗阜苗班主的观众,说他的相声听着有意思,有笑料,还多多少少有点教育意义。苗阜,主流相声界的人士,还当着官,台上表演有点正能量的东西很正常,不能纯属搞笑而搞笑嘛。而喜欢郭德纲郭班主的观众,说是郭德纲的相声语言幽默,拿同行的家人开涮令人笑嘞肚子疼。郭德纲的相声是搞笑,笑的人回家得多吃俩馒头。

苗阜和郭德纲谁的相声好(青曲社的苗阜和)(1)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观众最有理,最有发言权。喜欢苗阜相声的说苗阜说得好;喜欢郭德纲的,就说苗阜给郭德纲提鞋都不配!两位班主谁的相声说得好,要比较起来的话,还真不好说。

说句实在话,苗阜的相声说得也不差,他风趣幽默,语言别出心裁,情节紧凑,知识性强。虽然他是“老婆婆嘴”,说话有点沙哑,但是不难听,还有一种天然的笑料在里面。

原来苗阜和郭德纲同是底层出身,出于对相声的热爱,两人在不同的地方辛勤练功,可以说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取得了成绩,有了名气,两人开始互相吹捧,惺惺相惜。自从苗阜靠近主流界,“投奔”了全国曲协某领导的麾下,弄了个官当当,他就变了,变得走路背着手,说话“这个,这个”的,像是“拉拉咕"在叫。有了官威,浑身上下的细胞似乎都膨胀起来,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对错都是“丫鬟的不是,小姐的理”,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郭德纲的相声本身很受大家欢迎,但苗阜则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说老郭的相声是“厕所文化”,专攻“下三路”。几句狠话,把老郭“剥”嘞个精光,彻彻底底地和他闹掰了。老郭也是不服人的主,眼里揉不下半点沙子,就撕破脸皮和苗阜隔空互怼,有时甚至发展到谩骂的地步,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啥词都用出来了,演了一场场让旁观者花五十块钱都看不了的好戏,双方真是斯文扫地,脸面尽失。其实郭德纲又不是“傻子",哪句笑话该说,哪句笑话不该说,人家脑子里转着圈呢。他的最终目的是变着法儿,想着词儿让观众笑,不让观众花冤枉钱。而苗阜为了讨好主流,冒着被人爆粗口的风险有意“恶心"郭德纲,这样违心的做法忒不地道啦。煮豆何必燃豆萁呢?!豆子煮熟了,是拿豆子的茎叶做的燃料呀!

苗阜和郭德纲谁的相声好(青曲社的苗阜和)(2)

苗阜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对相声作品的贡献,当了管曲艺的官。帮助相声后生,礼貌同辈,尊重前辈,才是为官之道。苗阜,做人哪,要大度,有涵养,多点包容心,肚子里面要能撑船。

而郭德纲的相声是很受劳累了一天,在工作岗位上想笑又笑不出来,故作严肃的人听后放肆大笑的快乐形式。他的相声很接地气,让人隔着屏幕似乎都能闻到泥土的芳香。但他的相声信口开河,天马行空,脑洞大开,纯属搞笑,教育意义不大,那种一本正经的胡言乱语,只有当时的那个氛围,观众听着可笑就笑了,过后就忘到爪哇国去了。

郭德纲的相声把古代的,现在的,网络上的,自己琢磨的蹊跷话杂揉在一起,引用到相声里,使大家伙听后哈哈发笑,烦恼尽消,他这样的另类相声,郭氏幽默,迎合了底层人的口味,也算是一种创新吧。如今的郭德纲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岁月的年轮在他的额头留下了道道印痕,一切的一切都看淡了,基本上与人为善了,有那种“你打我,我不还手;你骂我,我不还口”的大度量。不问闲事,一心只为说好相声,只为观众朋友带来快乐。

苗阜和郭德纲的相声各有特色,没有多少可比性。苗阜当了官,别忘了出身,别忘了初心,做为一个相声人,一个领导,还要一如既往地扑下身子,沉入基层,把那些好人好事,或者坏人坏事融入到作品里,不但要说好相声,而且要团结好志同道合的同事,要尽本人最大努力去“捧”,而不是想着孬点子去“杀"。

苗阜和郭德纲谁的相声好(青曲社的苗阜和)(3)

郭德纲将近五十岁人喽,思想上很成熟啦,万事看开点,不与他人争高低,守好自己的底线,过好自己的生活。重点是要把小民百姓的普通生活融入到你的相声里面去。我不敢,也没资格说你,但我觉得官大咱不巴结他,官小咱也得鸟他。只要能为了相声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受点委屈又何妨嘞?!你说相声叫人笑,但必要给人以启发的情节也要有点,那种漫无目的地瞎编,过分地夸大故事情节,或者打打“擦边球”的做法,成不了经典的相声,将会悄无声息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苗阜和郭德纲两位班主往后要镇静,三思而后行,不要再打嘴仗,互相贬低啦,都把眼光放远一点。两人的相声说得都不错,都有吸引人的地方。

愿苗阜和郭德纲两位可以抛弃恩怨,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一起坐下来切磋相声技艺,共商相声发展大计,给观众带来快乐,“相逢一笑泯恩仇”,从头再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