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

喜欢她源于她的少年感,这种感觉让麻木的我突生一股子细腻来。混世魔王低下头时还要埋怨的瞥一眼旁边的家仆,瞥完自己还要偷偷笑一下。看到无辜的眼神不仅老爷苛责消了一半连观众心里也只剩不忍了。越剧小生也许最宝贵的就是那永远清澈的眼睛,就像多年前奉汤少年蓦然抬起。就像读《西厢》时盯着妹妹时的不言语。

台上的她可以与对手缱绻万千,为了情字红了眼失了神。台下的她是克制的,冷静的。给人一种不怒自威,不示弱的疏离感。无论默戏或者自己找小角落上场前再过一遍台词都是安安静静的。接触下来发现她其实是很温和的,那种小生自带凌厉的眼神放缓也就是一刻的事。说到开心处也会放肆的大笑。隔着老远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网络上的她是b站up主,面对评论区的各式留言,会开启怼天怼地的“钱怼怼”模式。

初初遗憾自己没有机会看到她高光时刻的贾宝玉。如今我已经不再念念不忘,耿耿于怀了。一年多时间里有幸看到了两出全本三个角色。她是我的爱豆我又很少真正把台上的她当爱豆。台上到台下这种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距离也许是演员和观众之间都需要的东西。并不是每次我都能坐在离舞台最近的地方,但是戏的张力灵魂的共振却是有增无减。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1)

越剧《甄嬛》下本

玄凌:钱惠丽饰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2)

△ 图片摄影:酱阿酱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剧场去看的戏,在看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心理预设。最震撼我的是玄凌临死那场重头戏:一场梦。上海大剧院的音响非常优秀,冲破苍穹的高音强大的音浪都快掀翻大剧院三楼的顶。那一刻台下几千人都被演出节奏带着走。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那时是她一个人的solo。问天下跪一气呵成,情绪饱满看后直呼过瘾。满眼可见玄凌这个人物洒脱中的霸气,多疑中的柔情。奸诈后的绝望与悲凉。那一晚我们都是玄凌女孩,愿意一辈子给皇上扫地。后来我听得多了才知道这段是弦下调十字句慢板和徐派经典《北地王》里的“叹月”很像。都是334句尾压ang韵。但是现在回味起来一戏一腔,以情带腔唱腔又十分贴合当时的环境和人物。

越剧《西园记》

张继华:钱惠丽饰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3)

△ 图片摄影:科长

《西园记》本是戏园子里的故事,如何将荒诞的故事演到大家信以为?张继华这个人物关键在“痴”,痴情书生度要把握住。可谓多一分则傻,少一份则假。“夜祭”以及后来《西园记》的下半场。惊艳到我的绝对是张先生很温柔地举着梅花(估计是把梅花当作小姐在追思)。那一刻这位眼里的深情和痴情都要溢出来了。细细打量手中的梅花看完左边看右边。很可惜这一处细节必是现场专属。一般的录播是以老丈人为主。老丈人一边在唱,我们张继华同学旁若无人地露出甜腻宠溺的笑容。我承认此刻的我在台下少女心简直炸出了烟花。随后张继华被老丈人喊醒了还把梅花收回侧身,像是要藏起来不能被旁人看见的小心思。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就是无动于衷。以单薄的小身板对抗成亲和洞房。一身素衣加上这种痴情人设真是撩妹无数。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4)

△ 《西园记》剧照 图片摄影:小颖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5)

△ 《西园记》剧照 图片摄影:默默仔

越剧《双飞翼》

李商隐:钱惠丽饰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6)

《双飞翼》我有幸看了电影的首映。电影的译名A Poet’s Lament 一位诗人的挽歌。唐诗作为中国诗歌的顶峰,晚唐李商隐就像一抹余晖。电影中他的才华总被盛名累,每每处于道义和情感两难中,剧情里这位浪漫的诗人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被时代所裹挟亦步亦趋的往前,走恩师兄长早已为他规划好的一条锦绣前程。他只需要用手中笔来锦上添花。手无缚鸡之力面对善恶,情与理折磨着他。他积极入世,也想一展抱负。身为家中长子,年幼丧父一肩挑起重担靠卖字帮人誊抄过活。吃过苦的他卧听萧竹便知民间疾苦。为王茂元求情和劝谏师兄时大段的弦下调所表现出的人文情怀,催人泪下。

当熟悉的越白念出: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词与字间疏密有致的节奏,一声声叩入心门。这杜鹃啼血般哀痛所感染不自觉眼睛就湿润了。

众所周知舞台和电影是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方舞台,一人一枝丫便是一幅画。更多的是平面的观感,需要将动作表情尽可能的放大营造立体的景深感。舞台版卢昂导演运用水墨画幅更将观感体验推到了极致。而电影拍摄局限于镜头,成本。演员还要主动与面前毫无反应的镜头互动。戏曲演员本就会不自主的夸张,镜头更放大动作和表情。需要在极力克制收敛和精准呈现间掌握好度。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7)

戏说完了,该说人了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8)

◎ 在我看来她除了剧场演出其余都是被迫营业,哈哈哈。习惯在镜头下但是绝对不愿意生活在镜头下。毕竟演员还是应该“活”在台上。大家交流的时候更多是基于平等的真诚互动不会因为你戏龄小,说的话语就会没有分量。说到越剧她能开心得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是真喜欢一件事才能表现出的那种赤子之心。

◎ 有人说经常能在上海各大剧院看到她的身影。听说有时候安排的演出工作刚结束就看她急匆匆赶着趟去看戏了。话剧、歌剧、舞剧、京剧、越剧、沪剧、淮剧、黄梅戏、豫剧、秦腔、苏剧、粤剧、梨园戏、高甲戏…… 什么戏都看。国外国内的来者不拒。《零祈祷》、《安魂曲》、《永不消逝的电波》、《再续红梅缘》、《国鼎魂》……还有许许多多我都叫不出名字的戏。有些出于评委职责,大多还是喜欢去剧场看戏。

◎ 有时候打趣到年底可以出一本观戏的集子了。但是并没有,平时就连好奇问观后感,都要三缄其口。只这样跟我们说:身为演员和普通人大家关注点是不同的,更在乎一出戏演员的演出能否打动她,其次才是剧情。遍览群书便自成大家。那她呢?舞台艺术是互通的。不管是越剧还是其他兄弟剧种亦或是其他表演形式,归根到底是一种体验式的舞台艺术。越剧何止昆曲和话剧两个奶娘?似乎每次看到忙碌的穿梭在上海各大剧院的身影,我竟凭生出一股子信心。只有拥有感知的能力才有可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越剧这个传统而年轻的剧种未来可期。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9)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10)

作者有话说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11)

  她是我们的爱豆更是一个普通的演员。在我看来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惟妙惟肖地体现所扮演角色的热烈情感,所谓“先学无情后学戏”。无欲则刚,无牵绊肯定能更纯粹一些。艺术就是要追求极致,舞台上就是要有洁癖。就如《戏码头》的“十相思”,因为道具椅子太矮便争分夺秒的去找导演去找道具克服,连化妆的时候还不放心要亲自去看看进度。戏是假的,是靠一个个细节赋予它的真实感。当越胡响起她又变成了那个一路上奔得汗淋似雨的梁山伯。最后节目的近景也拍到了工作人员的努力,椅子下面四个腿各装上了一截东西。幸好戏袍够阔遮得住。看过去现在这个高度的确显得梁兄够精神。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12)

摄影:小颖

钱惠丽突然昏倒(我的爱豆钱惠丽)(13)

我似乎找到自己欣赏她的原因,就是那种一丝不苟,严谨,专业的坚守。看她在舞台中间谦卑,在掌声中小心翼翼,在赞美声中诚惶诚恐。一颗对艺术的敬畏之心,那种认定了一生就做一件事的认真劲儿。

◎ 佚名 2019年冬

w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