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邓小平为深圳火车站题字(91年邓小平为深圳火车站题字)
1989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当地政府获得批准,决定改造古老的罗湖火车站,建设崭新的“深圳站”。
两年后,新火车站即将落成之时,深圳市市长李灏怀着忐忑的心情,邀请邓小平为火车站题字。
对于这一邀请,邓小平一口答应。
几个月后,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松营去中南海取回题字。
深圳地方领导共同宣纸展开后,只见上面赫然呈现着两个字:深圳!
仅仅两个字?!
吴松营一脸惊愕,为何“深圳站”的“站”字会不翼而飞?邓小平的题字有怎样的深意?
和深圳站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深圳站)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深圳站正式开工的那一刻。
一、忐忑的邀请对深圳市市长李灏而言,1989年11月23日是他终生难忘的一天。
这一天,在中央的批准下,深圳的新火车站终于破土动工。
看着眼前工人们忙碌的景象,李灏思绪万千。
原本狭小破旧的候车室浮现在脑海中,它有另一个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深圳罗湖火车站。
(上世纪的罗湖火车站)
这是一个颇有年代感的边境站。
它坐落于古老的广九铁路之上,占据着中国南大门的重要位置。
过去,罗湖火车站承载了运送内地与香港各类物资的重要使命。不管是米面粮油,还是肉菜蛋奶,都必须经过这里。
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随着时间的侵蚀,罗湖火车站早已残破不堪。
(上世纪的罗湖火车站)
首先,它的面积很小,候车室只有100多平方米。
其次,罗湖火车站的运力十分有限,一共只有两条正线和四条到发线。
车站内各种运营设施也已经老化,周围环境杂乱不堪,与当时正飞速发展的深圳越发格格不入。
“经济特区”这个概念在1980年3月,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国人的视野里。
在邓小平的推动下,同年8月26日,中央决定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深圳由此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腾飞。
(1984年的深圳)
到了1989年的时候,深圳的建设已初具成效,不仅升级成了副省级市,还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好消息传遍了千家万户:香港要回来了。
(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英双方经过长达两年时间的谈判,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让香港在1997年回归。
香港一旦回归,必然会有无数的同胞经由深圳,来到内地。
而罗湖火车站,恐怕远远不能代表新中国的“门面”。
(中英联合声明)
重重力量推动之下,深圳站诞生了。
建火车站是大事,需要全城的人一起努力。
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深圳站的主体工程就基本完成了,1991年年初,整个火车站已经进入了装饰阶段。
这天,火车站建设工作负责人郭胜林找到了李灏。
火车站建成在即,但还缺一个站名,他希望能邀请李灏来题写。
(李灏)
李灏一听,连连摆手,忙说:“不合适,我写不合适。”
两人思考许久,该由谁来写下“深圳站”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字呢?
突然,李灏灵光一闪,提议:“如果能够请邓小平同志写,那就好了!”
众人一听,都纷纷拍手叫好。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正是因为有了他,深圳才得以腾飞。
由邓小平来见证和书写深圳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很快,更深的忐忑又涌上了众人的心头。他们忍不住担忧:
邓小平会答应他们的邀请吗?
(邓小平)
题字人选敲定之后,李灏立马开始了紧张的忙碌。
好在功夫不负,邓小平一口答应了下来。
几个月后,正在北京开会的吴松营接到了一通特殊的电话。彼时,他正担任着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职。
电话接通,一个兴奋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接电话的是李灏的秘书刘润华。
(吴松营)
他激动地说:“是吴副部长吗?中央办公厅通知,邓小平同志已经为深圳新火车站题写了站名!李书记说委派你到中央办公厅去取小平同志题字,尽快带回来!”
吴松营高兴极了,连声说好。
第二天上午十点,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中南海西门。
二、取回“深圳”在查验完证件后,吴松营被领到了秘书局二楼的一个办公室里。
他深深呼吸,既紧张又激动,直到那一张报纸大小的宣纸展开,“深圳”二字映入了他的眼帘。
在最初的惊叹之后,吴松营敏锐地发现了不对劲:
他们邀请邓小平题写的是“深圳站”,可是现在只有两个字,“站”去了哪里?怎么不翼而飞了?
(深圳站)
吴松营又仔细看了看,这张宣纸上没有落款签名和日期,但是有一份盖有“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公章的文件。
文件上写着,要求深圳市委妥善保管和使用这份题字,还可以在当地的党委机关报上进行发表。
看来,这的确是邓小平亲自题写的,那么无论怎么想都不会有“漏字”这样的“低级错误”存在。
吴松营只得暂且放下心中的疑惑,在文件收发簿上签完字,小心翼翼的将题字装进公文袋里,离开了中南海。
(邓小平)
回去的一路上,他都在思考刚刚那个问题:为什么邓小平只写“深圳”二字呢?
此外,吴松营将这幅题字带回深圳的过程也可谓是惊心动魄。
为了能尽快带回“深圳”二字,他一回到住处,就立马收拾行李。
为了安全起见,他还将装有题字的文件袋放在了小行李箱的正中央。
当天中午,吴松营就直奔首都机场,下午便到达了广州白云机场。
当时,深圳机场还尚未通航,想要从北京去深圳,就必须从广州辗转。
(白云机场)
一下飞机,吴松营就登上机场大巴转回广州市内,又买了火车票,回到深圳。
下了火车,他还需要再倒一趟公共汽车,才能到达通新岭的市委宿舍区。
这一趟走下来,天已经黑透了。
谁想到,吴松营刚下公共汽车,行李箱就差点被人抢了!
(通新岭)
当时,他在车门边还没站定,就有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冲了上来,直扑行李箱。
刚刚一路上,吴松营惦记着行李箱里的题字,都表现地无比谨慎与紧张。
这大概让那个男人误以为行李箱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这才生了歹念。
金银珠宝有价,但新火车站的题字可是无价的!
想到这,吴松营死死的护住了手里的箱子,他扎了个马步,一手护住行李箱,另一只手抓住男人狠狠一甩,直接把人甩出了两米开外!
一切都发生的过于迅速,周围人终于反应过来,忙大喊:“抓小偷!抓小偷!”
男人慌忙逃窜,吴松营终于松了一口气,不敢再多逗留,顾不上其它,立马快步回到了家里。一到家,他就给刘润华报了个平安:邓小平的题字拿回来了!
(吴松营)
第二天一早,他们相约在李灏的家里见面。
除了吴松营和刘润华之外,深圳市市委秘书长任克雷也来了。
一见到李灏,吴松营就郑重的把题字和文件交给了他。
李灏立马将题字在茶几上展开,众人围着看了好一会,。
看见仅有“深圳”二字的时候,他们也都吃了一惊。
随后,大家都开始琢磨起这两个字的用意。
(李灏)
而这时,吴松营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他发现,“深”字下面的“木”有点不大平衡,右下角的捺有点高。
不仅是他,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出了这一点。
当时,邓小平已经是一位将近九十岁的老人了,“深圳”二字写得苍劲有力。
吴松营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邓小平)
他说:“这一画要是稍稍往下放一点就好了。”
一听这话,李灏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他看了吴松营一眼,没多说什么,转而吩咐任克雷,要他按照文件指示办,也可以通知郭胜林与特区报社。
交待完后续工作后,在场的几个人又仔细欣赏起这两个字。
对于那个最让他们感到不解的问题,他们心中似乎都有了真正的答案。
很快,铁路公司派人来拿了题字的复印件,按照要求制作牌匾,《深圳特区报》的记者也前来拍摄,进行公开报道。
那幅珍贵的题字原件,则保留在了深圳市市委办公厅的档案室里。
(深圳市委)
深圳火车站于1991年10月12日,正式投入运营。
下午四点,在深圳新火车客运大楼里,即将有一场隆重的落成典礼。
而在典礼开始之前,吴松营特意去了趟火车站。
他想看一看那两个由他亲手带回来的字。
然而,站在新火车站的天蓝色幕墙前时,吴松营却愣住了。
他惊讶地发现,“深”最下面的那一捺被放了下来!
两个金红色的大字在太阳下熠熠闪光,端正遒劲,南来北往的旅客脚步匆匆,却也总是愿意停下脚步,抬头看一看这崭新的“深圳”二字。
(深圳站)
只不过,他们当时还并不知道,这是由邓小平题写的。
站在川流不息的深圳站里,吴松营感慨极了,不禁想起那日在李灏家的场景。
他们所有人似乎就在一瞬间,明白了邓小平真正的用意。
——深圳不能有“站”。
这列飞速奔驰的火车,不能停站,不能靠站,必须义无反顾的前进,冲锋,奔跑!
“深圳”二字,不仅指深圳这一座城市,也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它是改革开放的脚步,是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是中国崭新的美好未来。
(邓小平)
当天下午,所有人都在这两个金红色的大字下,见证了深圳站的诞生。
然而,他们不会想到,邓小平和深圳站的缘分还在继续。
三、春风至南方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来到了深圳。
上午九点,邓小平乘坐的专列经过武昌与长沙,抵达了最终的目的地:深圳火车站。
(邓小平)
人们翘首以待,都想看一看这个改变了深圳的老人究竟是何模样。
很快,身穿深灰色夹克和黑色西裤的邓小平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当时他已有八十八岁高龄,却依然“坐不住”,坚持要来深圳看一看。
而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内国外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道路遭遇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反对改革开放的舆论四起,甚至有不少人把反对和平演变与改革开放对立。改革开放面临了新的历史节点,即将迎来更为严酷的考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不顾高龄,毅然来到了深圳。
(邓小平访问深圳)
邓小平刚一到深圳,便提出要到处去看看。
彼时,邓小平的二女儿邓楠提起了多年前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字的事情。
让众人没想到的是,邓小平竟然能一字不漏的把那句话复述出来:“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题字)
车不断地向前行驶,缓缓在市区间穿行,很快,他们又一次路过了深圳火车站。
邓小平的大女儿邓林又一次提起了父亲的题字。
邓林指着火车站大楼上的“深圳”二字,说:“您看,这是您的题字。人们都说写得好。”
邓楠也接过话,俏皮地说:“这是您的专利,也属于知识产权问题。”
语罢,邓小平乐了起来。
他默默凝视着那红灿灿的“深圳”,似乎在回忆当年为火车站题字的场景。
(邓小平题字)
正是在这两个熟悉的大字底下,邓小平问了许多新的问题。
当时,陪同邓小平游历深圳的,是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和深圳市委书记李灏。
邓小平首先问谢非,广东省究竟有多少人呢?
谢非答得很快,告诉邓小平,广东省一共有6300万人,面积有17.8万平方公里。
一听这话,邓小平连连点头。
他告诉谢非,一定要力争用二十年的时间,赶上亚洲的“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更要把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搞好。
(邓小平访问深圳)
聊完了广东,话题又回到了深圳身上。
李灏看着邓小平,内心十分激动。尤其在“深圳”二字下,一切都似乎变得无比郑重。
他告诉邓小平,深圳这几年之所以发展得快,主要便是得益于改革开放。
深圳不仅从国外引进了资金技术,还建立了证券市场,甚至在公务员建设和廉政建设上也是博采众长,认真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
邓小平一直静静的听着李灏的汇报,深圳火车站此刻就在他的眼前。
这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彰显着改革开放的动人光辉。
(邓小平访问深圳)
等到李灏说完,邓小平开了口。
谁想到,他说的第一件事,就让众人在无形中捏了把冷汗。
邓小平直截了当地说,有不少人担心股票市场是资本主义。
当时,不少质疑改革开放的人便常以这种说法进行攻击。
大家没想到邓小平会如此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没有半点含糊。
而他接下来说的话,更是令在场所有人都钦佩不已。
他强调,股票市场先在深圳和上海搞试验,而试验结果恰恰证明了,社会主义也是可以搞股票市场的!
这说明,资本主义的能用的,也可以被社会主义拿来用。
(深圳站对比)
在深圳火车站前,一群人安静地聆听着这位老人的教诲。
那一刻,领导人的他如此亲近。
他既是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也是谆谆教诲的长辈,正向年轻一代诉说着国家与人民最深刻的心愿。
邓小平鼓励他们,证券也好,股市也罢,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得试了才知道。而试验也许会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这些都不要紧。
最重要的是,是要坚决地试,及时的反馈。
如果是对的,那就开放,如果是错的,那就纠正,可以快一点关掉,也可以慢一点。
千言万语汇聚成了最朴实无华的三个字:
不要怕!
(邓小平访问深圳)
而正是这样的精神,带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邓小平这一次的深圳之行,还有一个格外温馨的片段,久久地留在了人们心中。
汽车离开火车站,缓缓行驶到皇岗。
邓小平下了车,站在深圳河大桥的桥头,久久地凝望着对面的方向。
他就这样静静地,笔直伫立在桥头,一动不动地看着,足足有八九分钟。
——对岸是香港。
(邓小平眺望香港)
突然,邓小平淡淡地笑了。他知道,再过五年,香港就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
同年7月1日,香港回归,结束了百年的被殖民历史,重新展开了新的篇章。
尽管邓小平没能亲眼看见香港回归,但如今,所有从香港来到内地的人路过深圳站时,只要一抬头,就能看见那闪闪发光的题字。
不仅如此,每天都有无数人怀揣梦想来到深圳。
而深圳的一切崛起与发展,也将被那两个字永恒的见证。
(深圳的邓小平画像)
参考资料:
1、吴松营.邓小平为深圳火车站题写站名[J].百年潮,2013,(第1期).
2、唐启寿.邓小平题词:深圳无“站”[J].文史博览,2016,(第6期).
3、成龙主编. 特色理论阐发地[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6.03.
编辑:雪糕
责编:Thalia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