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道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所记,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篇的文字,取用的只是少量竹简而已。仁人是无敌于天下的,以周武王那样极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那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有血流把木棒漂起来的事呢?
《武成》是《尚书》里的篇章。(今日所见《武成》,在《古文尚书》中,与孟子所说《武成》可能有文字出入。)武是武功,成是成就,记载周武王灭商的功绩。文中有“血流漂杵”句,形容战争惨烈。孟子实际认为,这种描写夸张得离谱,不可信;尤其是,如此写法会给周武王的仁义之师抹黑,造成人们的误会,不利于对“文武之道”的理解和传播。
对孟子的话要具体分析。首先,就质疑“血流漂杵”这一点来说,孟子的理由看似理直气壮,实则有些主观,有学者称其“迂”。武王灭纣王的牧野之战,距孟子近七百年,具体战况谁也不知道。史籍里“血流漂杵”只是笼统地说战场惨烈。至于仁义之师的正义之战是否会大量死人,其实是不言而喻的。两军对垒,你死我活之际没有仁义可讲。倘若规模庞大,数十万战士相互厮杀,“血流漂杵”并非不可理解。
不过,宏观地看,孟子的质疑精神又是正确的,必须的。《尚书》是流传最久远的历史文献汇编,主要记载了尧、舜及夏、商、周历代君主的言论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约两千年的上古史。问题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汉书·艺文志》),每一位史官都能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避君主之讳,不夸君主之功吗?何况,史官所记主要是君主言行,而绝少其他。所以,后人了解上古史,一方面不能不相信《尚书》,另一方面不能“尽信”。今日《尚书》,包括三十三篇《今文尚书》和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前者是全书主体,后者有伪作,更不可全信。孟子之后约两百年,司马迁作《史记》,就不仅搜集了当时尚存的其他大量史料,而且进行了很多实地考察。近代以来,学者们又借助于甲骨文、金文、《诗经》等文字资料,亦借助于各类出土文物。
今人读古书,都是要古为今用。人们借用孟子名言,已跳出《尚书》,只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泛论一切书。就是说,读任何书,都不能盲目,不可囫囵吞枣,而要有质疑和批判精神,要独立思考。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具备广博的知识,具备丰富的经验,具备深刻的思想,才行。
如果尽信书,那还不如根本不读书,根本没有书。话说得绝对,就是要特别提醒人们,百分之百相信书本所写,会受到误导,对读书人极其不利。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能接受虚假的事实,得到错误的知识;二是可能被邪说歪理蛊惑,在思想、理论上走上歧途。
战国时代的书籍与今日书籍相比,不过九牛一毛,九十牛一毛,九百牛一毛。尤其是当今互联网普及,大有取代纸质书籍之势,数以亿计的人已经仅靠一部手机来获取一切信息,不读书、不看报了。互联网内容海量,而其中的虚假和荒谬多到令人吃惊,人们应该更加保持头脑清醒。套用孟子的话说,轻信互联网,那还不如没有互联网。(白子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