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单线出装铭文(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汉武帝雄才大略,却不是一个仁慈的皇帝。他在位的54年里,杀的大臣不计其数,13个丞相被他宰了7个,宰“相”率高达54%,到晚年更是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放过。

在这种高压的统治下,大臣们畏君如虎,有一个人却敢虎口拔牙。他多次当面顶撞汉武帝,气得汉武帝直接罢朝,堪称大汉第一“耿直boy”,他就是汲黯。

刘邦单线出装铭文(生死看淡不服就干)(1)

汲黯像

汲黯祖上七代都在朝中做官,出生于官宦世家的他却生性傲慢,一身游侠气息。史记记载他“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靠父亲的保举,汲黯以太子老师的身份出道。不久太子登基变成汉武帝,自然不能忘了自己的老师,就给汲黯安排了一个皇家使者的美差。不过汲黯不但不领情,还给汉武帝来了一个下马威。

事情起因是汉武帝让他去河内救火,他却跑去河南救水。考虑到也是为了国家,汉武帝并没有怪罪他,只是把他贬为县令。谁知道汲黯命硬学不来弯腰:老子世代公卿,怎么能去当小小的县令!于是直接称病回家了。汉武帝无奈之下,让他做了中大夫。

汲黯从来不在背后说别人坏话,因为有什么坏话当面就说了。有一次汉武帝踌躇满志地对群臣说:“我想效法尧、舜,做一位仁义的君王,大家觉得怎么样?”这句话不知道触动了汲黯哪根神经,他当着群臣的面直接说道:“皇上你心里欲望很多,只是在表面上行仁义,怎么能做尧舜呢?”这句话无异于在汉武帝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气得汉武帝直接罢朝而去。

一千多年后的明朝,也出现了一位敢骂皇帝的大臣——海瑞。不过海瑞在骂皇帝之前,先把嘉靖吹捧成尧、舜一样的圣君(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汲黯可比海瑞耿直多了,汉武帝自比为尧舜他都要嘲讽一顿。

这件事后汉武帝用了一个字精准地评价汲黯:“戆”,意思就是憨厚又耿直。有了皇帝亲封的“耿直boy”称号,汲黯更加肆无忌惮,不久就如愿以偿地被贬出了京城。

要说汲黯也是有本事的,凭借在地方上的政绩,很快又回到中央,坐上了九卿的位置。贵为九卿的汲黯环顾四周,发现有点不对劲。曾经的那些手下,要不做了丞相、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要不跟他平起平坐,同为九卿。

这汲黯能忍?急性子的汲黯直接跑去找汉武帝理论。不过汲黯到底是文化人,他用了一个比喻,一语道破了汉武帝的用人之道:陛下您用人,就像堆柴火,总是后来的在上面。这就是成语“后来居上”的由来。汉武帝也没敢应声,只能等汲黯走了以后感叹一句:这个人愚直越来越厉害了。

怼完汉武帝,汲黯还不解气,又把矛头转向了大臣们。对他们,汲黯是直接开骂。所以那段时间朝堂之上,显得格外热闹。

汲黯骂人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谁红骂谁。

大将军卫青位极人臣,田蚡贵为国舅,这二人得势的时候百官见了都要跪拜,唯独汲黯从来不跪。但这二人对汲黯可没有丝毫不满,因为汲黯这样对他们已经算客气的了,另外两位权臣张汤和公孙弘就没那么幸运了。

张汤主管刑狱,他办过的案子,动不动就杀掉几万人,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因此大臣们见到张汤都小心翼翼,只有汲黯根本没在怕,多次当面骂他。

公孙弘七十多岁才被任命为丞相,并且是汉朝第一个凭借当丞相封侯的,很受汉武帝尊敬。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二人都是汲黯的攻击对象。

汲黯骂人第二个特点是方式低级,涉及地域黑和人身攻击。

前面说到的公孙弘,能力出众但心机很深,汲黯很讨厌他。在汲黯眼里,公孙弘做什么都是错的。他讨好汉武帝,被汲黯骂成不忠;他生活节俭,又被汲黯骂做虚伪。这场“耿直boy”与“心机boy”的对决,公孙弘的表现堪称教科书。他不仅不生气,反而向汉武帝夸奖汲黯,说汲黯这个人敢说实话,是个忠臣。这样一来,汉武帝反而越来越喜欢公孙弘。这让汲黯很是郁闷,想到公孙弘是齐地人,狠狠地来了一句:“齐人多诈而无情实!”这算是历史上早期的地域黑了。

张汤不像公孙弘那么老奸巨猾,汲黯骂起来就比较痛快:“你一个小小的刀笔吏,有什么资格做公卿。你既不能让国家安定,又不能让监狱里没有犯人。这两件事你一件没做好,还整天破坏祖宗的规定,残害百姓,让天下人都活在恐惧中。 ”汲黯越骂越激动,直接对张汤开始了人身攻击:“你这种人是要断子绝孙的!”

汲黯骂爽了,汉武帝热闹也看够了,不久便一道诏书让汲黯去淮阳当太守。接到诏书的汲黯拒不奉诏,汉武帝不得不安慰他说你先去干着,过段时间我再把你调回来。汲黯老泪纵横地望着汉武帝,说了一句“我还会回来的”,便去赴任了。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公元前112年,汲黯病逝在淮阳太守的任上。

刘邦单线出装铭文(生死看淡不服就干)(2)

赵孟頫《汲黯传》

汲黯是不幸的,他信奉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与汉武帝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从来没受到重用,而他痛恨的人如张汤、公孙弘之流却位列三公,左右着帝国的前进。

汲黯也是幸运的,他在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统治下快意恩仇,最后还能够善终,甚至让汉武帝都怕他三分,算得上一段君臣佳话了。

“国有诤臣,不亡其国。”汲黯的耿直精神让人敬佩,但也不是谁都能学来的。毕竟上下五千年,死谏的比干伍子胥很多,活着的汲黯又有几个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