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和问题生如何转化(学困生转化如何去做)
由于禀赋和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任何一所学校、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学困生。作为一名教师,面对这些学困生,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想方设法转化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使他们能够跟上班里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步伐。
那么,如何去做,方能很好地达成这个目标呢?笔者以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五个结合:说理与惩戒相结合、严管与宽容相结合、督促与引导相结合、批评与鼓励相结合、耐心与细心相结合。下边笔者一一做一阐述。
一、说理与惩戒相结合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主要原因不在智力因素,而在于非智力因素。就非智力因素而言,这么四个因素的作用不可忽视: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换句话说,一个学生之所以会成为学困生,一是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二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三是学习意志薄弱,四是学习习惯不好。面对学困生的这“四差”,教师在教育学困生的时候,首先要采取的措施就是说理:把学习的目的给学生讲清楚,把学习应有的态度给学生讲明白,把学习的艰苦性给学生讲明白,把学习必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学生讲清楚。
一般而言,只要教师将学习必具的这四项因素的基本内涵给学生讲清楚了,学困生转化工作就进行了三分之一。 但是,谁都知道,学困生转化光靠说理显然无法完成。因此,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对学困生时不时地表现出来一些不良的行为,教师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实施相应的惩戒。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惩戒,才能让学困生看到教育的严肃性,才能让学困生体会到学习纪律的严厉性、不可违背性,学生才能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要求有敬畏感、有执行感。
二、严管与宽容相结合
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从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方面讲,教师必须对学困生严格要求,因为只有严格要求,学生在这三个方面才有进步的可能。比如那学习态度来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的态度应该是认真,应该是一丝不苟,在这个方面,如果教师管得较松,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敷衍、就会应付,因此,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从教师方面讲,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只有严格要求,学困生在学习态度上才会有所转变。学习态度如此,学习意志、学习习惯方面同样应该这样去做。
那么,宽容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知道,学困生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转变学困生的过程中,必须允许学困生有所反复,在这一点上,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要求过高,要循序渐进,逐步改变,这就是学困生转化中的宽容。
转变学困生,只有将严与宽结合使用,各司其职,学困生转变方能奏效。
三、督促与引导相结合
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督促是推着学生往前走,引导是拉着学生往前走。学困生转化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既重视推的工作,也重视拉的工作。只有“推”“拉”并用,学困生才有可能转化成功。
那么,在具体的转化过程中,哪些方面需要推,哪些方面需要拉呢?根据经验,笔者觉着学习态度、学习意志这两个因素要偏重于推,即严格督促;学习目的、学习习惯这两个因素当偏重于拉,即积极引导。转变过程中,只有这样去用力,学困生才会动起来,并最终在学习上步入正轨。
四、批评与鼓励相结合
在转变学困生的过程中,对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行为,严重的,我们必须采取惩戒措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困生在心理产生震撼;轻一些的,不能听之任之,我们必须采取批评的办法,因为只有批评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的征程上,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偷懒,或者敷衍,都不能被允许。
当然,转变的过程也离不开鼓励。对学困生转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些微进步,教师必须体察入微,及时鼓励。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但对于学困生来讲,却是相当有效的。因此,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恰当地、经常地去运用鼓励,当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五、耐心与细心相结合
前边说过,学困生转化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一个需要教师付出巨大努力的长期工程,教师要实施好这项工程,没有耐心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学困生转化还需要教师的细心。个中的原因,凡是从事过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应该很清楚,因为每个学困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心理世界;再加上转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在转变过程中,面对这两种情况,教师如果粗枝大叶,则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细微变化,恐怕很难被教师发现;如此一来,学困生转变的成果就会在教师的粗枝大叶中被葬送得干干净净。
大家知道,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每个受教育的学生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而要不折不扣的地达到这个目的,最关键的一项指标就是看学校里的学困生的转变得怎样:学困生都无一例外地得到了转化,毫无疑问,这个目标是令人兴奋的;反之,只要还有一个学困生存在着,则我们的教育教学无论如何都是让人觉着不圆满的。那么,教育如何去做才不会给我们留下这种不圆满呢?答案就在上述的五个结合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