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

怀胎十月的赵女士顺利生产,父母听说之后乐得不可开交,随即表示要亲自来照顾辛苦的赵女士“坐月子”。

本着对身体好的想法,父母说得不能洗澡、不能下床、不能吃蔬菜、水果生硬食物、每天吃红糖水鸡蛋等,这些刘女士都一一忍了。

这一忍反而出了问题,室内不开空调和风扇,她还穿长袖长裤,热得浑身出汗。头疼脑昏之下,站不稳摔了一大跤。这下家里人着急了,赶快把她送往医院。

医生看过之后,发现是轻度的中暑,对她和她的父母进行了批评。“坐月子”的一些陋习没有科学依据!产褥期的注意事项我已经交代过了,回去之后不能再盲目“坐月子”了!”二老也羞愧地低下了头。

坐月子可谓是中国的传统,自古流传,经过漫长的发展,有些确实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产妇。但是有些人认为不用坐月子,听说外国的产妇都是不坐月子的,其实也不尽然。

那你知道中国的坐月子都有哪些习俗吗?难道外国女人真的不用做月子?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1)

坐月子有哪些习俗?外国女人不用坐月子吗?

坐月子,是一种民间流传的照顾产褥期妇女的习俗。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礼记》记载其是妇女生产后的一种仪式,那时被称为“月内”。

后来,一些中医典籍也记载了坐月子时期产妇需要注意的事项。古时认为,生产是一件消耗精元的事,因此产后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养,这也很符合现代科学的认知。

由此可见,坐月子的初衷是没错的。那么为什么现在坐月子频出问题,甚至被称为陋习呢?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2)

其实这与漫长的流传过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很大关系,坐月子出问题与很多并不科学的习俗有关,我们接着往下看。

传统的坐月子要求妇女不能见水

没有吹风机等电器的时候,洗完头发都是毛巾擦完自然晾干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会受冷风吹,造成头疼的情况。

因此坐月子被要求不能洗澡洗头,避免受到风寒侵袭。而对于现在来说,洗完澡之后可以使用热风吹风机直接将头发烘干,因此不能见水实属没必要。

另外,产褥期妇女的皮肤排泄以及汗腺功能旺盛,出汗一般较多。特别是夏季,需要及时地洗头,洗澡,皮肤护理,不然容易引发感染。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3)

饮食上,坐月子也有很多忌讳。

人们认为吃水果、蔬菜等一些生硬的食物会伤及脾胃和牙齿,因此只能吃些软糯的水煮鸡,面条,红糖糯米等。

喝水则是只能喝红糖水、鸡蛋茶。否则就会对身体有伤害,落下胃病的病根。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4)

另外,坐月子期间产妇还被要求不能下床活动。因为生产的精力耗费过大,单纯地认为躺下休息就可以快速恢复,补充精气。

还认为产妇不能见风,只适合在床上包裹严实,紧闭门窗。这其实会造成空气不流通,增加细菌滋生风险,也会使身体体温调节出问题,还会使产妇心理出现问题。

以上就是坐月子的一些基本的习俗,你是不是也听听说过,身边还时有发生呢?没错,这些习俗有的现在民间还普遍存在着。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5)

有人就要说了,听说外国根本就不坐月子,看来人根本不需要坐月子。其实外国人也是有坐月子的。

印度,月子期间产妇是不能吃辛辣生冷食物的,还有印度传统的草药水沐浴,也是对产妇身体的养护。

美国虽然没有统一的坐月子习俗,但是产妇也会被要求产后至少2个月的康复休息,区别于中国的是,美国认为产妇需要适当运动利于身体愈合,且也会注意饮食。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6)

显而易见,外国人也会坐月子,区别在于不同生长环境下演变的不同的月子期间的要求。

世界上的国家基本上都有坐月子的情况,可现在坐月子又可能出差错,说坐月子是陋习,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坐月子呢?

我们到底该不该坐月子?

不管外国还是中国,不管东方还是西方,普遍存在的坐月子情况其实就一定程度地说明了,坐月子是必须的。

这里的月子指的并不是一个月,实际上,从胎儿、胎盘产出到产妇的身体生殖器官的恢复需要6-8周,这段时间医学上也叫产褥期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7)

在生产前,孕妇为胎儿不间断的提供者能量,来供给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孕期内孕妇的身体各个系统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子宫。在妊娠期晚期胎儿将要分娩时,子宫的重量已经是正常情况下的20倍了,而这仅仅是十个月内的变化。

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产后子宫会逐渐回缩,大概2周后无明显凸起了,6周基本才能恢复正常。子宫内膜、阴道等的创口也会逐渐愈合,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完成。

还有盆底肌收缩力减小,变得松弛等,被拉弛的皮肤、韧带、关节等恢复正常也需要最少一两个月的时间。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8)

怀孕和生产期间,变化的不仅仅是生殖系统。十个月的怀孕期,胎儿在子宫内需要氧气供给,母体的心脏为了把氧气输送给自己和胎儿就需要承受更大的负担。

不仅如此,胎儿的代谢产物也需要通过母体排出体外,本身孕期的代谢就很旺盛,相加之下,肾脏的负担也不容忽视。这些器官的恢复需要时间,还需要针对性的营养补充。

另外对于产妇来说,生产过程中遭受的十级疼痛,分娩时大量的出汗、出血,消耗大量的精力,能量流失严重,如果不进行产后养护的话,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来供给复原。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9)

一方面,在身体遭受了如此大的“伤害”的情况下,产妇不坐月子,像正常情况一样做事,操劳的话,恢复不好不说,还会造成身心疲惫、气血失衡,张女士就是因为坐月子期间还要从事农活等耗费体力的活动而落下腰疼的病根,后悔不已。

另一方面,坐月子也能够更好地哺育孩子。产后饮食调节合理,母体本身吸收的营养充足,才能供给充足的奶水。奶水里的营养高,也可以给孩子的成长打下身体基础。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10)

最后,坐月子对于妈妈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缓冲期。心态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妈妈们利用坐月子的时间亲近孩子,学习如何照顾宝宝,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症状的妇女人群比例高达50%以上,其中因为照料不周发展成为抑郁症的比例超过10%。

这个数据显示的不仅仅是产后妇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侧面也强调了对产后妇女进行照顾,也就是正确的坐月子的重要性。坐月子如此重要,那么你会坐月子吗?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11)

教你几点,科学“坐月子”

对于流传下来的传统坐月子习俗,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下面教大家怎样科学正确地坐月子。

1、适当的活动

女性在分娩24小时以后,可以适当地起床活动。运动可以有助于血液循环,帮助肠胃蠕动消化,减轻胃肠负担以及腹胀的情况。

同时,恶露即产后阴道流出的一些分泌物、血液以及粘液,需要适当的活动辅助排出,恶露顺利排出后,子宫的恢复情况更好。之后的每天也应该适当增加活动量。

但是需要注意,不能进行长时间的站立、蹲下,还有重物的提取等会增加腹部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子宫脱垂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12)

这里为大家推荐几种运动。首先是有利于活动腹部以及内脏的呼吸运动。身体保持仰卧,胳膊平放在两边,用力吸气使腹部下降,牵引身体内部器官向上,之后缓缓呼气。

然后还有缩肛运动。身体依旧保持仰卧,双脚分开,膝盖弯曲并拢,用力吸气使肛门收缩,3~5秒后双膝,呼出气体,放松肛门。这项运动对盆底肌肉的恢复有益。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13)

2、清洁身体,保证空气质量

刷牙等清洁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刷牙进食后的残渣会成为细菌的“温床”,导致牙龈炎症的发生,大量细菌堆积、钙化还容易形成牙石,影响牙齿的健康。

空气质量也需要格外注意。像夏季不开窗不用电扇、空调的情况,会使产妇体温升高,出汗受阻,身体体温调节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文章开始赵女士中暑的情况。

因此,月子期间需要常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空调可以开但是温度不能开低,可以盖层薄被,风扇也不要直接对着人体扇。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14)

3、合理饮食

产褥期进行合理的饮食安排一方面为产妇自己的身体补充能量,也可以提高奶水质量对新生儿的成长发育有良好促进作用。

需要多食用一些容易消化,能够提供能量的高热量、高营养、高蛋白食物,比如各种补汤,鸡汤、鱼汤、排骨汤等。还要注意食物的丰富多样,均衡营养。

主餐至少保证一荤一素一汤,还要在上午下午晚上分别安排加餐,加餐也要选择好消化,含铁多的水果、点心、营养粥等,铁对身体生长有促进作用,还补充气血。

产后坐月子要不要洗澡(不能洗澡不能下床)(15)

总结

“坐月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但是产褥期妇女需要一段时间的养护是世界共识。这是由产妇的生理变化决定的。

坐月子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流传中早已不适合我们去照搬照做,需要在实践中取其精华去其糟泊,适当活动,清洁身体,保证空气质量,合理饮食等,都能对产褥期妇女的身体修复创造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冷嫦娥,柴思锋,鞠爱萍,熊俊艳,钟晶,黄婉茹,岳玉焕.辨中医体质科学"坐月子"预防产褥期常见病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21,43(18)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产褥期(月子)妇女膳食”工作组.中国产褥期(月子)妇女膳食建议[J].营养学报,2020,4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