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客家话(文化临邛系列)
作者:詹树仁 先生
十方书院顾问 专注于历史 语言训诂 民风民俗研究
邛崃方言是我们故乡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形成的过程就是一部移民史,也是一部文化发展史。通过研究语言可以认识和了解文化的各个方面,诸如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等。所以说邛崃方言是邛崃历史文化的载体,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抢救、传承。
当十年、二十年后你回到故乡后,家乡已是“面目全非”,你也看不到“小桥流水、孩童嘻玩”,看不见“古树旧宅、炊烟袅袅”,听不到“蝉鸣虫叫、鸡鸣狗吠”,那时“欲觅乡愁,唯有乡音”,听得到乡音,才记得住乡愁。才更加容易记住家乡的历史文化,这就是研究邛崃方言的意义。
——詹树仁
方言,一方之言,它是流行于一定地域的话,是语言的地方变体。在人类历史上,由于人口的迀移,疆域的扩大,社会的解体,经济联系的松弛,异族间的交往等因素,以往共同使用的语音便会在各地分化为不同的方言。人类的语言和文化都会因地域上的差别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不同地域文化都在各地的方言中打上自己的烙印,而方言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其中记载大量的历史文化事实。因此,方言成了我们用来考察文化的珍贵材料。邛崃方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演变过程。
邛崃方言的形成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形成的过程就是一部移民史,也是一部文化发展史。语言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产品,文化的任何其它产品都不可能早于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其他文化。语言(包括方言)属于文化的范畴,语言的文化价值是指语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研究语言可以认识和了解文化的各个方面,诸如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等。
古邛州州城图(摘自临邛州志)
一、历代移民形成的方言
自先秦以来,四川历代都有移民入川,秦灭蜀之前,蜀地语言风俗异于中原。史载,秦灭巴蜀,“移秦民万家实之”,于是,“蜀人始通中国,言语颇与华同”。汉初,蜀郡守文翁兴学蜀中,以至“蜀学比于齐鲁”,迄西汉哀帝平帝之世,蜀中已是人材辈出,其佼佼者便有司马相如,杨雄,严君平,王褒,何武,林公孺,李弘等人。应当说秦汉两代彻底改变了蜀地“夷风”,奠定了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同源、同流、同步发展的基础。“华语”也因此而成为蜀地官、民共用的通语。由于汉高祖刘邦在灭秦时被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蜀地,古称梁州。所辖区内官、民语言又称“汉语”。
在秦统一巴蜀的大移民之后,直至近现代的二千多年里,进出四川的移民并未停止,有数十次之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巴蜀地区周边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但自然环境条件较为优越,出产丰富。在北方发生战乱时一般都不会波及到四川,所以四川是战乱避难地的首选。
2、朝代更迭,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是天下大乱。每一次更迭基本上都是战乱伴随着饥荒。于是北方的一些大氏族会自发的逃到巴蜀,随着便是众多百姓的跟随。
3、中原,北方一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或战争灾难,朝廷就会强制性的安置灾民到巴蜀地区。如《汉书》载:“汉兴,……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卖子,就食蜀汉。”
4、四川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人口大减。如宋,元,明,清时代。那时朝廷就会强制性的移民或引导性的移民到四川。
每一次的移民都会给四川带来新的东西。如语言,民风民俗,生产技术等。中古以前移民多从西北地区入川,带来的是秦晋、中原方言。以后大多由四川东面入境带来的是楚、湘方言及下江方言,客家方言。西南面又与少数民族通商贸易,这样必然促进语言的交流,使得巴蜀方言接收新的营养,补充词汇,影响语音变化,融会了各地语言的特点。正是因为这种移民成份的不断变化,形成了四川方言词汇的多样性,或称“语言杂交”现象。所谓“语言杂交”现象,其实就是各省移民祖籍地方言词汇的杂凑。现在四川话中除湖广方言(指武汉方言)占有较大的比例外,其它地区的方言也都同时使用,如:趴事(指事不成功)、沤(读音同恶,指长时间地浸泡)本是楚方言。猪大腿上部曰“髈”,公鸡、母鸡曰鸡公、鸡婆,本为吴方言。孵蛋曰“菢”,用毒药使人或动物致死曰“痨”本为东北方言。姊妹之夫互称为挑擔、称呼父亲为老汉或大大,为秦陇方言。公猫、母猫曰男猫、女猫,本燕赵一带方言,等等。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主要线路示意图
(胡立嘉先生 编绘)
二、邛崃方言的形成及演变
什么是邛崃方言?邛崃话语音声调短促,韵母元音发出立即闭声,调式较高,在成都被称为“南路腔口”,被认为很土,很难听。究竟邛崃话是什么方言?属于什么音系?得先从方言分区说起。
四川话统称北方语系西南官话,西南官话区域包括川、渝、云、贵、藏和陕西省的汉中、安康地区,湖北、湖南西部、广西西北部地区等地。以成都、重庆话为标准口音。在这广大的区域内还有很多个方言区(方言岛),除客家方言区等外还有一个“入声独立区”。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因抗日战争内迁,驻宜宾李庄,时任所长傅斯年),派出杨时逢等先生首次调查四川方言,对当时四川的134个县、点进行方言调查。由于多种原因,调查时漏了邛崃县。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史语所在1984年才整理出版了《四川方言调查报告》。把四川方言分为四个区。1956年,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学院和四川师范学院三家联合对四川汉族地区语言调查。三家联合成立的方言调查工作组调查了150个县、点。1960年发表了《四川方言音系》。后根据《音系》的同异,以入声的有无和入声的归并为标准,将四川的官话分成四个区:
1、入声独立区,为灌赤方言片区。主要分布在川西和川南,从都江堰起沿岷江两岸,下行东向,至江津、綦江,另有西昌、盐亭、射洪、西充等计有44县、点。加上贵州省北部的9个县和云南省东北部,西北部的9个县都同属灌赤方言片区。
2、入声归阴片区,为棉雅片区,雅安市除荥经县外的7个县加泸定县共8个县。
3、入声归去声区,为仁富片区,除筠连外,内江、隆昌、富顺、自贡、威远、荣县、井研、仁寿等8县。集中分布在岷江,沱江两江之间的下游地区。
4、入声归阳平区,包括成都,重庆等84个市、县。集中分布在川北和川东的广大地区,为成渝片区。为西南官话的代表。
1986年黄雪贞先生发表了《西南官话的分区》。根据黄先生的研究,将《灌赤片》下分四个小片,即:岷江小片、仁富小片、雅棉小片、丽川小片。邛崃属于岷江小片,是入声独立区。
邛崃老街清晨(摄影:不动)
以上是1988年学术界对四川方言的分区命名。当时可能由于经费、人员不足或者其它方面的原因,调查不够详实,存在一些问题,如归入阴平区的芦山县大川、太平、宝胜、双石等镇乡。宝兴县的盐井、蜂桶寨、硗碛等镇乡都保留了入声。特别是硗碛藏寨的藏族人民,说一口地道的邛崃话。居住在汶川县高山上的部分羌族人都保留了入声,声调和邛崃话非常的相似。另外如仁富片区的荣县、仁寿、井研等县的部分镇乡也都保留了入声。让我想不到的是2008年到贵州采风时,到了平坝县,那里有一个小镇叫“天龙屯堡”,是古代由贵州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是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饭笼驿”。因为名字难听,后因发展旅游的需要,更名为“天龙屯堡”。明朝初,云南的蒙古梁王反叛,于是朱元璋调北征南,由傅友德,沐英等率领军队,从四川、贵州分两路进攻云南,这支远征大军由江、淮军户编成,战争完后,沿四川、湖南、贵州、云南一线设立卫、所并屯军种田。按三分军事、七分种田进行军屯。为确保屯军的稳定,朝廷将他们的家属从老家迁来,于是这众多的军士及其家人就在这片佰生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些卫所的军民大多来自江南,南京官话的影响力又相当巨大,相当于当时的普通话,来自不同地方的军民在一起使用南京官话交流,南京官话于是就这样在西南地区生了根。六百年来,这批人坚持说家乡话,尊从传统的风俗习惯,穿戴明代的服饰,自成一格。在现代人看来它不同于其它汉文化,又不同于一般的少数民族文化。1948年编的《贵州通志》还真把这群人当成少数民族,将他们命名为“凤头苗”。这个方言岛很小,人口不到一万人,他们严守祖训,加上周边都是苗、夷等少数民族,所以在这个方言岛上他们的语言就是强势文化,所以就将祖宗的语音保留了至今。在小镇上我找了几个老年人用邛崃话和他们交谈,一听他们说话,我马上就乐了,原来他们也是“邛崃人”呀。经与当地人的交谈,他们自称祖籍在南京石灰巷,经查询有关资料,文献记载这批人应是江苏、安徽、江西、湖广等省的军户。南京石灰巷是明洪武年间的兵部衙门所在地。这批军户到此集中编练成军,进驻贵州。他们六百多年来,一切的生活、风俗习惯都与军事有关。从街、巷到住房建筑,保存至今的地戏(傩戏)等等表现的全和战争有关。这简直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明代文化遗存。与他们交谈中,让他们感到奇怪的是,我这千里之外来的人,居然听得懂他们的话,而且还会说他们的话。我告诉他们这是古汉语,是古代的“南京官话”。
由此我想到为什么我们相距甚远,过去交通不便,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交接。为什么我们的言词,声调是一样的?尤其是儿时听到老人们都说,张献忠剿四川,将四川人都杀光了,我们都是湖广填四川来的,老家是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当时对此话深信不疑。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增加,知识积累。渐渐对此说法产生疑问,三十多年前一次回老家,族人给了我一本清光绪年间重修的族谱,看后方知我们入川第一代祖是元末从浙江入川的。并非清初湖广填四川来的。后来又了解到,很多现居邛崃的姓氏家族都是在明代或为官为宦,或游学经商,或种田卖技为生,或趋乱避祸来到邛崃的,并在邛崃定居。较为著名的大姓就有杨、徐、陶、孟、高、王、李、吴等等。另外邛崃有一种地名,就是冠以姓氏的××营(营字读银),这样的地名邛崃、蒲江、大邑有60多处。除马湖营,建昌营外基本上都是明代军屯时,军户的驻屯地。地名的姓氏基本都和现在居住此地的住户姓氏对应。由此可知,现邛崃的人民大多是明代以来就在此地居住繁衍。
邛崃回澜塔夜景(摄影:不动)
明末清初从张献忠入川到吴三桂称帝持续五十多年的战乱中,邛崃人被杀完了吗?如没有,他们又在干嘛呢?张献忠于公元1644年率军从川东入川,明政权当时已十分腐败。张献忠部很快攻下万州、涪陵,继而又攻克重庆。消息传到成都后,当时成都的官员大多愿意坚守城池,但是缺乏钱粮招徕军民守城,成都蜀王又舍命不舍钱。造成成都城内一片混乱、恐慌,官民纷纷出城往西、南两路奔逃避难。随着成都难民大批到达邛州,城内一片恐慌,时任州官“徐孔徒”,川南道巡道“胡恒”一面派人到黎雅搬救兵,一片组织兵、民守城。10月初5,大西军将领“狄三品”率军攻占了邛州城,杀死了拒不投降的知州徐孔徒。川南巡道胡恒逃到高、杨土司地。此时邛州民众纷纷前往西山(西部山区)避难,当时所指西山,包括芦山县、天泉(高、杨土司地),宝兴(木坪土司地),走南路逃难的大多到洪雅、荥经,更远的到汉源、清溪等地。加上当时上、下川南有明朝军防守,虽然时有城池失守,死了很多人,但是多数的百姓仍能艰难的存活下来。据文献资料记载:张献忠入川,战争主要在川东、川中、川北进行,川西南时有战乱,但很快就结束,大西军主要为“打粮”而来,如无抵抗,抢劫后迅速撤离。南明定西伯杨展在上川南一带屯田,组织军队、百姓种田,除了自给之外,还向外售粮。
《蜀龟鉴》载:“明定西伯杨展籴米于诸边,南道之人始有生意。初,展使子璟新屯田于洪、夹、乐、眉间,岁收数十万斛,给军储二。……展募泅者捞江口遗金,分给兵民,易米于董、卜、高、杨各土司,南道多全活命。裨将杨荣芳,李一进等招抚灾黎,分给谷种……。丙申十三年(1656)春二月,川南初耕。……,至是邛雅始开垦。田久不耕,益饶沃,且无租税。川南胥效之。久之渐达川西……。”
邛崃火井镇的火井 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地方
(邛崃市文旅局供图)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残民朝夕不保,为求生存,进入深山老林开荒种地。为防乱兵野兽,大多聚族而居,“结寨自保”。但是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却有一处“世外桃源”堪称避难者的天堂。这就是邛州火井。傅迪吉(1627——1695),明、清初贡生,简州五马桥人。傅迪吉于顺治二年被大西军掳获,被押时因识字,粗通文墨,被下级军官张洪宇收为义子。顺治三年冬月(1646年岁末)经九死一生侥幸逃脱。以后傅迪吉辗转避难于简州、蒲江等地。顺治十年又回到简州,他屡试不中,遂先后在家教书。后来他写有编年体裁的自传《五马先生纪年》。对当时四川的社会情况有较多的反映,从中可以看到正史中不可能记述的情况。顺治五年(1648)张献忠死后一年多,巴蜀大地有清军、明军、大西军残部和由陕入川的流寇摇黄十三家。各部为争粮响,川东、川北、川中成为刀兵交汇之地。民众无法在本地生存,为避乱兵,纷纷逃向上川南一带避难,傅迪吉贱卖家当,穿上破衣服背上粮袋开始南逃,局势混乱,路不安靖,一家人昼伏夜出行,一路充满艰险。”挈家潜行过了大山,又过了大河,俨然跳出鬼门关也。至蒲江董家堰,闻鸡鸣声,不觉欢欣之怀豁然顿开。至寿安镇,见两街俱列酒肆,又闻呱呱之声。……次日,亲戚郭春洪来,请至李家营,见闹闹哄哄,坝无旷土,以为乐效也。遂移蔡家埝居之。随至火井,谁之渐入佳境。其地人民极其富庶,朝朝请酒,日日邀宾。男女穿红穿绿,骑马往来者不可胜数。且鼓乐喧天,酒后欢呼之声彻于道路。又有修造之家,斧凿之声相闻不绝。自太平以至今日未尝有之。常思常叹吾地与此相隔不过数日之程,俨然天堂地狱之别,特恨其相遇之晚也。犹幸其既得相遇,断无一性命虑矣。所带布一件卖银八两,川北长蓝布卖银十两,估衣看好歹,极快卖完。余牵猪一只,背鸡二只回蒲江…。”傅迪吉在自传中,最后说“以上七十年,年年不错,字字皆真。”
明末清初那场改朝换代的战乱亲历者傅迪吉描述的他在顺治五年,即张献忠死后一年多亲眼所见蒲江、邛崃的社会繁荣景象,说明除县城有战乱外,在西南地区是经济繁荣,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稳定,一片太平景象。说明邛崃过去一些流传于官方、民间的“邛崃人都是湖广填四川来的”,是极不可靠的。康熙年编《直隶邛州志》记载:“康熙二年清丈口口”户,一百六十六户。丁,一百四十七丁……。”此句被很多人引用,用来说明明末清初战乱人都基本死完了,以此来证明现在的人都是湖广填四川来的。但从很多史料记载,当时战事主要集中在川东,川中,川北,和上川南展开。邛崃仅为过兵之地,除州县失陷外,对西南山区影响很小。芦山县城被大西军占领了很短时间,便被高、杨土司率兵打跑。《天全州志》载:”高杨所部攻入芦山县,杀大西国所派县令李国杰……,故大西军势力未能进入天全境内,乱世中偏僻荒野小县倒成了避难佳地。”天泉、芦山、宝兴三地从东汉时期就是蜀地官民的避难地。在有记载的历史上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乱。
邛崃林中老宅(摄影:不动)
那为什么康熙邛州志载:康熙二年只存166户,147丁。大概应有以下几点原因:
1、当时任命的州、县官员赴任时最多带几个随从、家人,没有什么手段招抚百姓,能编户的都是城内及州城附近的百姓。而邛崃的民众又大多在西南部的山区及天泉、芦山、宝兴一带,刚刚改朝换代,加之情况不明,交通不便,州县官无法招徕。
2、经过二十多年战乱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形势不清。加上过惯了那种甶自在的日子,又不交租税,又无劳役,所以不到迫不得己,谁都不愿编户。
3、傍大户,在一个封闭程度甚高,而经济规模又有限的社会中,明清易代的几十年间,这一系列大规模的社会动乱相继降临的时候,大家族有钱有势,往往聚族而居“集团自保”。一些小户为求安全,依傍这些大族,以求自存。当然也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如果说当时百姓数量很少,是占不住脚的,清顺治八年(辛卯年)清政府在四川开科取士,由于还未统治全川,所以考试地点在阆中,分三场举行,考者600余人,中试者84名,邛州人植敏槐等四人赴考,植敏槐中辛卯科举人。植敏槐中举后“筑室白鹤山南,教授生徒二十余年,讲论不倦。邛属成名之士,多出其门,号鹤山先生,病卒。”(康熙《直隶邛州志,十卷》)这段记述至少说明二个问题:
1、顺治八年前邛州就有清政府任命的州官,不然谁给他们报名参加考试。
2、如果当时邛崃人口不足千人,没有一定的人口基数哪来的几十人读书,植敏槐办学的意义何在。
关于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真实情况:
四川经过明未清初的战乱之后,清政府占领了四川后,无人就无粮,无税赋,无人服劳役,成了当时的一大问题。为了迅速恢复四川的生产,清政府首先注意了招民返乡的工作。为了躲避战乱,不少四川人、有财有力者远徙外省,无力者躲避深山老林,使田地长期荒芜。于是从顺治六年始,从县、州、府、省到朝廷都颁布谕令“招辑流移,各令复业。”康熙十年(1671)“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一直到雍正,乾隆二朝仍在招徕省外移民入川,一直到乾隆四十一年才停止。
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中,外省移民一般都从东、北二个方向入川。进入四川后,一般不会像强制性移民那一样,被集中迁徙至某个指定地点。这是一场典型的经济类型的移民运动。与历史上那些因为逃荒、流放、宦游、戍边、屯垦、行商而各居四川的人们不同。进入四川盆地后,根据各自的意愿,分流到各府、州、县,插土为业。一般是按各籍聚集在某州县垦荒,所以形成了以后四川有多个方言区。外地移民进入了四川后,首先沿着进川通道,遂渐向盆地内部腹地延伸插地。邛崃地处盆地西南部边沿,早期移民是不会到达的,直到雍、乾时期才有少数行商,做手艺,宦游等而移居邛崃。那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说,他们是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来的,大至情况应是这样的:
1、确实是湖广过来的,但时间不是清初,而是元末或明初。元末明初,1361年红巾军徐寿辉部将明玉珍,带领几十万大军由湖北沿长江而上进入四川,1361年明玉珍占领了四川的大部分地区。1362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立大夏国。这批人原籍基本都是湖广,1366年明玉珍病卒,子明升继位。
明洪武四年(1371),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汤和、廖永忠从秦陇和湖北两路进入四川,攻打明升。尔后明升率文武官员投降。战事结束,进川的明军大批的留在了四川,这批官军籍贯大多为湖广、安徽、江西。被安置在四川各地军屯。明中后期一些宦游、经商的湖广人、江西人客居四川。所以邛崃的湖广会馆是建于明代的隆庆年间。
2、冒籍:大量的原住居民,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为获取利益而假冒外来移民。原住民从最初的不入编户,到少报田亩来逃避税赋,劳役。后得知官府招徕流民有若干优惠政策,顺治十年(1653)有特别规定:“四川流地,官给牛种,听兵民开垦。”“其各省入蜀之民人,户给水田三十,旱田亩五十”。有这等好事,为何不作假,于是冒籍“湖广麻城县孝感乡”以糊弄必察其祖籍的官府。这就成了许多原住民的牟利行为。尔后也不敢承认冒籍,后来民间又耳口相传,人云亦云,牵强附会,就把自己的祖籍说成是“湖广麻城县考感乡”。
3、改籍:明清时期的户籍制度,把奴仆、倡优、衙署的雇员如:皀隶、马快、步快、小马、门子、禁卒、弓兵、仵作、粮差及巡捕营差役、长随等,全部划为“贱民”。在邛州元明时期军屯垦田的军户众多。明代的“四民”,军、民、医、灶之中军户地位最为低下。其应役户丁的身份接近于奴隶。要想脱免军籍是很困难的,脱免之途只有两条路径,一是户有官至兵部尚书的,二是特旨开除。因此在明一代获得脱免军籍的为数极少。被现实的利益所驱使,大乱之后正好乘机浑水摸鱼,这批人中有人在重新登记编户时获得了改变身份的机会,于是原住民中的军户们纷纷改籍成为“移民”。
而最关键的还是地方官员在这场招民垦荒的移民运动中成了最大赢家。康熙七年(1668)四川巡抚张德地在奏疏中提出了,对招民开垦有成绩的官员奖升标准:“无论本省外省文武各官,有能招民三十家入川安插成都各州、县者,量与纪录一次,有能招六十家者,量与纪录二次,或至百家者,不能俸满,即可升转。”于是四川人口大幅增加,张德地因此于康熙九年(1670)受到玄烨谕令、加工部尚书衔的奖叙。正所谓“百姓得利,官员升迁。”这样的造假,当时就有官员质疑,乾隆十年(1745)川陕总督公庆复在上奏中就揭发说:“仍有揑造姓名,指称依傍”的现象普遍存在。民国编修的《荣县志》就有“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动称是年由麻城孝感乡入川,人人然言”的叹喟。民国时期编修的《南溪县志》甚至质疑道:“今蜀南来自之家族,溯其往始,多言麻城孝感乡。核其人数,即人人尽乡以行,亦不应有若是之夥……岂偌大之川南,仅为一孝感乡殖民之地乎?”。在明清两朝的湖北麻城县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还有很大的差别,人口密度也不可能有多大,即使全部迁来四川也难填满四川的一个县。所以说邛崃民间流传的邛崃人是由湖广麻城县孝感乡移民来的说法是不可靠的,即使有,也是明代移民来的。
三、邛崃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邛崃街边的奶汤面馆(摄影:不动)
汉语方言调查及研究为汉语文字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活素材,并有利于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音韵学、文化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我国至少从周代起就有方言的调查工作。“輶轩使者”,每年到秋收以后,就坐着一种轻便的马车,摇着木舌的铃铛,到各地农村去采集诗歌,童谣和异语方言。这些采集来的资料由乡送到邑,由邑送到国(诸侯的国都),最后集中到“天子”面前。“天子”有心听听这些诗歌,童谣和異国殊语(方言),用这种省事的方法间接地了解到一些民情风俗,做到“不出户牖,尽知天下”。这些资料逐年累积下来,保存在朝廷的“石室”里面。经春秋战国和秦灭,所存资料都散失无存。唯有临邛严君平还收集、保存了一千多个方言词汇。林闾翁孺知晓收集、整理、训诂之法。西汉学者杨雄,在严君平、林闾的教授、帮助下历经数年完成了《方言》这部著作。
这部著作是我国首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搜集整理各地方言资料的著作。为后人研究汉语史,方言学及训诂学提供了宝贵资料,是我国乃至世界方言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有幸的是邛崃方言中现今还得存了不少的秦汉古语。
在秦统一巴蜀之前巴蜀乃蛮夷之地,川西、川南居住着濮、夷、羌、氐、笮等民族。与中原地区使用不同语言。《蜀王本记》载:说蜀人“左言”、“不晓文字”等。《华阳国志·蜀志》说:蜀地与中原“莫同书轨”,这说明古蜀国先民与中原地区语言不同,不晓汉字,书不同文,车不同轨。直到秦统一巴蜀之后才“言语颇与华同”。
处于蜀地西南部的临邛在秦惠文王十四年(公元前311年)与成都、郫、江州同时筑城,同为巴蜀的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临邛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为南来西去的西夷道必经之路,加之自然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更是当时的奴隶买卖市场和培训基地。茶、盐、酒、铁是古代的生活必需品,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是否发达的标志。卓氏家族与程、郑家族冶铁铸器,销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乃至东南亚半岛。西汉时临邛开凿了世界上第一口天然气井,用于煮盐。邛酒的名气,随着“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故事而流芳千载。临邛制茶发展很早,饮茶之风即“盛于国朝西部”。宋代临邛人张行成曰:窃谓邛之为郡,昔有四利,……,曰茶、曰盐、曰酒、曰铁。惟兹四者,他郡或有其一,或有其二,吾邛独全,昔以为利,民竞富豪……。道出邛崃富庶的原委。工商业的发达,物资的丰富,带来了物流、人流。同时在交流中带来了外地方言,丰富了邛崃的语言词汇。
“川南第一桥图”手绘于清光绪八年(由邛崃市文旅局提供)
邛崃方言的古,主要体现在以下二点:一是保留了大量的入声字,二是保存了众多的古音古语。古代汉语上古时,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中古后,平分阴阳成为五声。现代普通话为四声即1234声,分别对应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没有入声。什么是入声?入声一般是短促的调子,发声短促,韵母元音一发出立即闭声。因为古无轻唇音,古入声字数量相当多。据胡安顺先生统计,在《广韵》的26194个字中入声字竟有5398个之多,《平水韵》常用入声字也有1680多个。丁声树、李荣先生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所收字多为常用字,其中入声字也有l085个。崔荣昌先生在《四川邛崃油榨方言记》中收录入声字599个,其中588字来源于古入声,11字来自古去声,1字来自平声。入声在元代以后逐渐归平、上、去三声,谓之入流三派,学术界多数人认为,入声字到元代官话里已经消失。但元代时人周德清编写一本《中原音韵》,在书中提到“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这句话是入声存在说的主要依据。著名汉语言学者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中写道:“古平声分化为阴平、阳平,古入声则消失了。入声还保存在现代许多方言里(如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湖南方言、山西方言等)”。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与上海师范大学刘青海教授共同编写的《诗词写作常识》一书中写道:“入声现在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以及北方的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的方言里还保留有入声。湖南的入声不再短促了,但也还保留着入声这一调类。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西南的口语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以上二例可以看到还有一些语言学家,并不知道在西南还有几十个县,市,几千万人,从古至今都在用入声交流,更不知道邛崃等地保存了大量的古音、古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收集、整理、研究邛崃方言的初心。
邛崃乡村老人(摄影:不动)
在方言林立的汉语中,邛崃方言有其独特的地方:
1、古入声字保存的多,数量不是其它入声独立区能比的。由于邛崃话入声字多,加上声调(调值)与普通话、成都话存在差异,让人觉得很土,在此我说这正是我们的语言长处,不要妄自菲薄。尤其在学习古诗词,创作格律诗、对联、填词时更是我们的优势。例如我们在吟诵唐人柳宗元的《江雪》这道诗时,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江 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现在的普通话把“绝”读成阳平,“灭”读成去声,“雪”读成上声,与古就不合了,就是不押韵,这三个字如用入声来读,就押入声韵了。再以毛泽东诗句为例:
三十一年 还旧国,落花时节 读华章。
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甲)
平平平平 平仄平,平平平平 平平平。(乙)
甲式是保留了入声地区的人按传统读的。看上面标注的平仄字样,马上可以明白,上下联相应位置的关键字和落脚字平仄相对,句中各个音节落脚平仄交替,读起来有一种律动感。乙式是今天西南官话区成都、重庆等地的人按入声归阳平或阴平读的。一眼就可看出那是一平到底,混淆平仄,哪里谈得上体会语言的音乐美呢。所以说我们邛崃人一定要珍惜邛崃方言,特别要留住入声。
2、邛崃人在生产、生活中随口而出就有不少的古音古语,现代语言学称为存古现象。例如:“到汀坝头去耍”,(天音汀《毛涛古音考,屈宋古音义》,坝,《玉篇》必驾切。《广韵》,《集韵》“蜀人谓平川为坝”,汀、坝二字都是上古汉语,地曰沱,月亮音药亮,虹读杠,松读丛,家读姑,小孩子过家家、办姑姑筵实为家家筵。奓读渣,奓开你的脚,奓嘴《广韵》“张也,开也”。撻:撻谷子,撻麦子,古义为用鞭、棍打。嵇康《管蔡论》“戮撻所施,必加有罪”。敹、了雕切。《尚书》:“善敹乃甲胄。”郑玄注《正义》:“敹、穿徹之也。谓甲绳有断绝、当使敹理穿治之。后引伸为:衣裤或口袋撕破之后用线串起来叫做用线敹几针或把它敹倒。现又引伸到与人合伙或合谋谓之敹起。杨雄《方言》中所收词汇,有的邛崃方言仍在使用。如熬,说文云:熬、乾煎也,今曰熬谓将粮食等置于水中,煮成烂状。邛崃话常用,熬药、熬汤、熬稀饭、熬夜等。㷶(音贝),《说文》干饭也,煎、干也,《说文》煎熬也。与煏(音闭)声近义同,就是用火烘焙干。邛崃话引伸为,把饭多贝几下,热了再吃。用火干物还有焪、邛崃话常用孔红苕、孔饭等。小娃娃好动曰䞴或言费。扶持曰掫(音抽)。
蔎(音赦)古指香草或茶。杨雄在《方言》中说:“蜀西南人谓茶曰蔎。”唐陆羽在《茶经》中也引用此字。现邛崃方言引伸义谓很少为“蔎得很”,东西很少而又珍贵谓“蔎而香”。邛崃人骂人谓之諯(音专,上声),意为数落、责备。“骂”为恶毒攻击、由此可见一文雅一野蛮。以上例举的词语,大多是上古通语,有的来自秦晋,有的来自燕赵,有来自齐鲁、楚越。到了唐代就比较生僻,少有人用了。而上面多数字的音、义被邛崃方言完整的保留下来了。
在唐宋以前,汉语各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尚不十分明显。汉语各方言语音差异的加大,主要发生在宋元之际。陆游在游历四川时,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蜀人又谓糊窗曰泥窗。花蕊夫人宫词云:红锦泥窗遶四廊。”非曾游蜀,亦所不解。蜀人谓之泥即糊。现在邛崃方言还有使用。
邛崃乡村九大碗(摄影:不动)
3、邛崃方言声韵调值的异同。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9个韵母、四个调类。邛崃方言声母20个,韵母城区内43个,以油榨为代表的西路为49个,调类五个。声母与成都、大邑、金堂、蒲江、新津一致。与郫县、新都、彭县等不同。韵母比普通话多10个;比蒲江、大邑、郫县、双流、彭县多10个;比新繁多11个;比崇州多12个;比成都、金堂多13个。调值、平声差异不大,上声、去声与普通话、成都话差异很大。由于差异明显,所以言语特色较多。如:块作为量词,普通话限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邛崃就不限于这些,一块人、一块肉、一块糖、一块牛、一块鸡、一块碗、一块布、打了一块雷等等。如:吃,普通话是指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饭、吃烟、吃酒、吃茶等不符合现代汉语,但也没有用抽(吸)、喝、饮等古语。
在方位用词上一般不用东南西北、左右等。用这边、那边、前头、后头、高头、上头、脚底下等。单音节形容词加前缀组成的双音节形容词,其前缀相当于副词“很”。这类形容词极具特色。梆老、梆硬、梆紧、梆臭,飞红、飞辣、飞冷、飞热、飞烫、飞歪、飞贵,焦乾、焦湿、焦咸、焦黄、稀烂、烹香、蜜甜、溜酸、刮苦、寡毒等等。重叠式词语比普通话多,例如:果果、包包、篼篼、抽抽、碗碗、盆盆、草草、秧秧等。还有很多三音节和四音节多种结构形式的词语,如:黢巴黑、稀巴脏、溜巴酸、冰鸡巴冷、飞鸡巴烫、稀鸡巴烂,硬梆梆、冷冰冰、甜蜜蜜、酸溜溜、黑黢黢、香烹烹、乾焦焦、噜噜、轻飘飘、嫩彤彤、硬翘翘、霉耸耸、白生生、绿油油、灰普普、烂朽朽、流兮兮、哭兮兮、稀瓦瓦、绿瓦瓦、甜瓦瓦、神戳戳、昏戳戳,苦叽叽、叽叽、酸叽叽,红扯扯、绵扯扯、笑扯扯。重叠式也有很多,如:精精辩辩、和和、花花俏俏、醒醒豁豁、造造孽孽、松松活活、活活夺夺、窪窪涟涟、巴巴适适、喳喳瓦瓦、光光生生、巾巾掉掉等等。
另外,还有很多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的多音节词汇。如,吊二郎当、正南其北、离皮离骨、横眉吊眼、悬眉搭眼、鬼眉鬼眼、白眉白眼、娄眉娄眼、黑林巴沙、血咕铃当、劳神费力、拧筋灌骨、装疯述竅、横板顺跳、惊呼忽扯、流汤滴水等等。
邛崃方言多音节形容词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不管是追求生动形象的描㝍效果,还是在讲究好恶分明的感情色彩,讲究诙谐幽默的口语风格和讲究铿锵和谐的节奏感方面,形象生动、特点明显,在其他方言中确实不多见。通语中的“生疏、凶狠、怠慢、调皮、惊乍、陆续”等形容词,在邛崃方言中是“离皮离骨、横眉吊眼、悬眉搭眼、横扳顺跳、惊呼忽扯、流汤滴水”。一比较方言形容词的形象性特点就非常明显。在好恶分明的感情方面,用固定的结构形式来表达一种鲜明的好恶情感,这是汉语许多方言的形容词所没有的。试比较“笑嘻嘻”和“笑扯扯”、“甜蜜蜜”和“甜瓦瓦”:“笑嘻嘻”是一种不带感情色彩的客观描写,而“笑扯扯”是指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所谓“奸笑”,“甜蜜蜜”是一种使人感到很满意的甜,而“甜瓦瓦”却是一种令人不满意的甜,要么就是甜度不够,要么是甜得过分。我们认真品味方言中的多音节形容词,无论是三音节还是四音节的,无论是哪一种结构形式的,都会感觉到它们的节奏感特别强,而且音节之间的配合非常和谐,绝少晦涩单调的感觉。这应当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造词者对语言音乐美感的刻意追求。
邛崃南河日出(摄影:不动)
4、邛崃境内,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明清两朝,一直是当地土著与少数民族的杂居之地。这些少数民族与当地汉民族逐渐融合,但也遗存了一些民俗及语言。过去邛崃人哄吓小孩子时会说“毛姑姑”来了,“毛姑姑”是什么?是苗语“野人”的意思,现在贵州的雷公山、月亮山一带的苗族同胞,每年都过“野人”节,称野人为“毛姑姑”。如临济一带的方言,“哈娄、阿、拿哈娄”,让人莫名其妙。当地人解释就是你们、我们、大家的意思。实际这是古代獠族人的遗存语言,就是“他獠、我獠、大家獠”。现居贵州的仡佬族还保留了这些语言。古代邛崃居住的濮、夷、竇等少数民族,虎是它们的图腾,崇拜之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避讳虎,呼之为“猫”。如豆腐乳,叫:“烘(红)灰猫”,水豆腐——“水灰猫”,干豆腐——“干灰猫”,魔芋豆腐——“黑灰猫”。称木工斧为“猫刀”,斫斧为“斫猫”。小孩的虎头帽为:“猫猫帽”,虎头鞋为“猫猫鞋”等等。
邛崃方言保留了从秦汉到唐宋的很多北方雅言(当时的普通话),尽管汉语语言经历了中古、近古的两次巨大变化,但是,由于中原地区与四川的交往并未停歇,特别是明清两代朝廷主持的大移民和大批北方军人的滞留四川,便使得北方官话方言的语言和词汇在四川方言的发展演变中始终居于主导的地位。邛崃也不例外,而我们却又保存下来了部分的古音古语,这非常难得。而现在的邛崃方言声调又是从明清两代经历了600多年逐渐形成的。这中间包含了北方地区和南方的楚、湘、吴方言,主要以“南京官话”为主。语言词汇一直都以北方方言词汇为基本词汇,所以尽管它有那么多有别于“官话”的词和读音,但它从古到今都具有兼通南北的“准官话”交际功能。可以称为汉语言的“活化石”。
近现代邛崃的方言词汇也是不断的增加,如“棒客”一词就出自清道光年间的邛崃。“受活”就是舒服,“刚啵”就是刚才,“蹬起八字脚”就是准备大干,“啬家子、夹骨”都是吝啬、小气、舍不得的意思等等。研究“棒客”、“蹬起八字脚”这二个词,我们就可以知道清中晚期和民国初,在川西南地区这一片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民风民情的很多情况,为研究这段时间的历史提供了资料素材。
四、邛崃方言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邛崃方言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城区民众,和镇乡外出打工的中、青年,因基本文化素质较高,与外界交流较多,说邛崃话怕人说土,又怕人听不懂,普通话又说不好,所以就尽量将方言用书本语言表达,久而久之就将很多具有特点的方言丢失。特别是80后、90后、00后的城区小朋友,多数人听不懂邛崃方言所表述的意思。普通话可以让他们走得更远,可以让他们走得更方便。但是方言可以让你不会忘记你从哪里出发,故乡在哪里。普通话让我们交流顺畅,而方言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温暖,记住乡音就记得住乡愁。
手动鼓风机(摄影:不动)
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知识体系,消亡一种方言,就是消亡一种知识体系。而现在乡音背后的文化基因正被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剪断,这是非常可怕的,也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邛崃方言是我们故乡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乡音是故乡记忆的依托,若是连故乡方言都忘记,故乡的历史人文都无复传记,故乡亦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邛崃话的词汇、声调、音韵经历了历史上几次大的变化,形成了今天个性鲜明、特色显著的方言。形成的过程就是一部移民史,也是一部文化发展史。语言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产品,文化的任何其它产品都不可能早于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其他文化。语言(包括方言)属于文化的范畴,语言的文化价值是指语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研究语言可以认识和了解文化的各个方面,诸如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等。所以说邛崃方言是邛崃历史文化的载体,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抢救、传承。
当十年、二十年后你回到故乡后家乡已是“面目全非”,你也看不到“小桥流水、孩童嘻玩”,看不见“古树旧宅、炊烟袅袅”,听不到“蝉鸣虫叫、鸡鸣狗吠”,那时“欲觅乡愁,唯有乡音”,听得到乡音,才记得住乡愁。才更加容易记住家乡的历史文化,这就是研究邛崃方言的意义。
顽童(摄影:不动)
-END-
来源 | 邛窑十方渔唱
作者 | 詹树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