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的七大不要(人际交往中不得不防的一件事)

和朋友的交往,现在要注意了,因为现在告密的人太多了。

啥叫朋友?能一起喝酒,一起骂人,一起做坏事的人才叫朋友,但是,一起喝了酒,骂了人,做了坏事,就要提防某人要打小报告了。

所以,人际交往中,不得不防的就是某些无耻之徒的告密。


告,告诉。密,秘密。

告密,把别人的秘密告诉第三者。不是自己的秘密。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那叫倾诉。

告密是违背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的。倾诉,是释放内心的积愤,宣泄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二者本质不同。

捷克在上世纪解密一份绝密档案,其中一份上面写道,“一个1929年生于布尔诺……名叫米兰·昆德拉的学生,向我局揭发……一个名叫德佛哈塞克的人是叛国者,曾非法逃往德国……”这名叫德佛哈塞克的人,被判入狱14年。

当时捷克人民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坚定地反抗统治集团的作家,竟然充当政府的告密者。

但昆德拉拒绝承认,却也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只苍白地说,“我被这些事惊呆了,我完全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我的记忆不会欺骗我,我从来没有替秘密警察干过活儿。”

那个名叫德佛哈塞克的人,说,我相信,昆德拉首先是一个人。

虽然是罗生门,但那个在档案上白纸黑字印下的昆德拉,再也无法弥补他人格上的污点。

人际交往中的七大不要(人际交往中不得不防的一件事)(1)

米兰·昆德拉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复试,考试后有几位同学考试成绩400多分,觉得世界一片阳光,想为自己加入的考研群留下点什么,于是脑袋一热,把复试的试题粘贴进群里。

这几位在考试前可是签订过考试保密协议的。

他们还是法律专业的准硕士。

有人告密。说这几位违反人大考试保密规定。

这几位直接被人大取消了录取资格。

但老师们也表示,告发这几位同学的同学他们也不想要。

告密是一种可耻的道德犯罪。

告发这几位同学的同学,如不出意外,应该和这几位同学有竞争关系,他们打得一手如意算盘。他们告发这几位同学违规,这几位一定无缘录取,那么,按照名次顺延,自然机会就会轮到自己头上。

结果,30余名考生在“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得分为0分。其中,有考生初试成绩415分,属于超级高分。还有十几个390、380的高分。

处理结果有点残酷,一棒子打死了所有人,对于没有参与这件事的同学有失公平。但我个人对于这种把告密者和被告密者一同打死的做法持赞赏的态度。

人际交往中的七大不要(人际交往中不得不防的一件事)(2)


宋朝有个高宗,是个有污点的皇帝,嫖过妓,用过奸臣秦桧。但即使如此,他还有一优点,不准下属告密。

他说,“自今上书言事,毋有所讳。惟不许因书告讦他人过失。”意思是,从今以后,上奏折不要有所避讳,更不准背地里对人说长道短。

中国第一个告密者叫崇侯虎,这家伙是陕西户县的一个诸侯王,名字叫虎,这家伙够虎的,天天就喜欢对着蓝天白云叫唤。

因全国实行分封,一些外围的诸侯不太老实,纣王决定派崇侯虎去密密监视这些人,外围的诸侯王,称为“伯”。周伯侯,姬昌就是其中一个。

姬昌和鬼侯、鄂侯三人被封为三公。鬼侯有个漂亮女儿,是纣王的媳妇,因不满纣王天天乱搞男女之事,很快被杀。鬼侯来分辩,被剁成肉酱。鄂侯来打抱不平,被做成肉干。

周伯侯姬昌,和崇侯虎关系要好,向他讲述这个事情,顺便评价了一下,发了几句牢骚,或许是骂了几句。

崇侯虎向纣王告密。因为几句话告发好友,他妈的至于吗?

纣王顺势把姬昌收拾到了一片荒地里圈禁起来。姬昌一生气,搞出了《周易》。

小崇告发了好多人,但纣王也不喜欢告密的人。后来找个借口把他给杀了。

小崇告发姬昌的原因,一说是因为姬昌有贰臣之志,《左传》中记载,姬昌的封地歧山附近的都逃跑了,不愿意呆在那里,好像是姬昌要搜刮民财,做反叛朝廷的本钱。

反正后来告密者就这样多了起来。

人际交往中的七大不要(人际交往中不得不防的一件事)(3)

纣王


告密的人,大多是心理扭曲之徒。多为欲望膨胀所致,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满足自己的欲望,而采取无耻方式达到目的。

告密者才能一般比较平常,当才能无法达到欲望的需求时,通常就会萌发走捷径的邪念。

也有被动的告密者,比如被逮捕的叛徒。

实在受不了敌人的辣椒水、老虎凳、电刑、鞭刑等等。

又实在受不了敌人投喂的美女和前途的诱惑。

说到底,告密者指定有利益的驱使。这种利益背后,或是触摸可得的物质,或是落井下石后躺在暗处窃喜的心理补偿。

一种是损人利己,一种叫损人不利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