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并不傻他才是真正的智者(用昏庸无能来形容他)
刘禅,比起这个名字,他更为让人熟知的是他的小名阿斗——"扶不起来的阿斗"。他是蜀汉的末代皇帝,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扶不起来的阿斗"这句家喻户晓的俗语意思是刘禅尽管有诸葛亮、姜维这样优秀的属下忠心耿耿地辅佐,但最终蜀汉还是在他手上灭亡了。由此可见刘禅不思进取,昏庸无能,怎么扶也扶不起来。
人们对刘禅的评价似乎总是浮于表面,通过诸如《三国演义》类的书籍,加以解构重塑,片面地给刘禅贴上昏君的标签。可在三国这样一个血雨腥风的乱世,刘禅却能稳坐皇位41年,从章武三年(223),直到景耀六年(263年)蜀汉灭亡,其在位时间,在整个三国时期所有的国君中是最长的,他真的如此昏庸无能吗?自然不是,他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首先从刘禅的经历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养尊处优、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曾这样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刘禅年幼时,就跟随父亲颠沛流离,体察民生疾苦;并且受刘备和诸葛亮的调教,习《韩非子》、《六韬》等各类典籍,学习治国之术,又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还曾学射练武。因此他有学识智慧,明事理,他也继承了父亲的个性,性格平和。
刘禅被诟病最多的就是"乐不思蜀"这个故事了。《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曾记载:"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景耀六年(263),蜀国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后,被魏元帝封了个无实权的"安乐公",并命他迁居到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实际上也就是将刘禅囚禁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魏国的实际掌权人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是否存在谋反之心,故意在宴会上安排了蜀国歌舞,想看看是否会引起刘禅的思乡之情。可刘禅看了表演无动于衷,甚至说出"此间乐,不思蜀"这种话。因而被后世人们广为诟病,认为刘禅昏庸无道,毫无尊严。
清代学者周寿昌在评价这件事时,却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试想,作为亡国之囚的刘禅,境地可谓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但凡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此时的刘禅,说出乐不思蜀这样的话,与其说是昏庸,倒不如说是韬光养晦,通明智达。
最后,刘禅被认为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的原因还在于,他的"无所作为"。在刘禅在位的四十余年间,他似乎都没有建立什么功绩。可依照当时情况看,刘禅的无所作为也是另一种作为。刘备命丧白帝城后,年仅十七岁的刘禅继位,面临的情况是水深火热,内忧外患。外部魏国虎视眈眈,内部不仅人才所剩无几,还要面临孟获、高定、朱褒的叛乱,政权摇摇欲坠。
诸葛亮逝世像是平地一声惊雷,加上多次北伐无果,蜀国政权风雨飘摇,国势急转直下。这样的背景之下,刘禅能做的只能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而非穷兵黩武,向外扩张。也许这种温吞的治国方式加上蜀国统治的岌岌可危,刘禅在百姓眼中就成了一个无能昏庸的皇帝。
对于刘禅的不战而降,王隐曾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亡国已是大势所趋,既如此,他只能选择做一个愚昧的亡国之君,好保全自己的性命,好让蜀地百姓能拥有更好的政策。于是,他将自己的狡猾才智隐藏在了愚昧麻木的外表之下。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由此可见,刘禅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相反,他活得透彻,看问题也极为清楚明白。
后世之所以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不过是受传统成王败寇思想的长期灌输。以成败论英雄,而非以是非论英雄,是我们长期的思维定势。后主刘禅,虽然算不上天纵英才,却也是大智若愚,出类拔萃了,一人之力守基业41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昏庸无能来形容刘禅,实在是失之偏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