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字的演变(女即是万物的初始)

汉字是全世界最神奇、最伟大的文字,一划开天地,一字一乾坤,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每一个汉字都蕴藏着华夏先民的伟大智慧,流淌着远古时代的文明信息,散发着无以言说的巨大能量,汉字的神奇与微妙,是西语字母文字永远不能比拟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日本汉字的演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日本汉字的演变(女即是万物的初始)

日本汉字的演变

蕴含远古文明信息和能量的中国象形文字

汉字是全世界最神奇、最伟大的文字,一划开天地,一字一乾坤,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每一个汉字都蕴藏着华夏先民的伟大智慧,流淌着远古时代的文明信息,散发着无以言说的巨大能量,汉字的神奇与微妙,是西语字母文字永远不能比拟的。

中国有“字画”同源之说,说的就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汉字造字方法,除了象形,还有更复杂的会意、形声字。

中国象形字

后来,因为方便书写和文化普及的需要,不少远古大信息量的文字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原始意义发生蜕变,比如“禮”简化成“礼”,除了表示敬天敬地敬祖宗的神示旁还在,其他的表示酒肉和礼器(豆)的部分都不存在了,看不到它的原始意蕴了。幸好汉字流传没曾中断,还有训诂学,帮助我们上溯到古人的生活时代,走进入古人的思想。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读懂中国文化,首先要从文字开始,“三玄(《易经》《老子》《庄子》)”则是远古思想保留最完整的世界名著。

女是万物之初始,母是整个世界

之所以把“母、女”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为了区分“无”和“有”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它们,深入事物底层,探寻事物内在规律,揭示世界的本原,寻找破解“有无相生”的哲学“密码”。

“女”“母”二字,很好理解,只要认识这两个字,都知道它们是区分性别的符号。但是当我们回溯到它的原始形态时,我们会为我们华夏先民的伟大智慧而惊叹。请看下图:

甲骨文:女,始(小篆),母

上图左为“女”,中为“始(没找到甲骨文)”,右为“母”,能看出这三个字的含义吗?

《说文解字》;女,通常指幼女;始,女之初;母是成熟女性。

老子云:“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与“母”含义不同,既然是起初、开始,是个表示动态的概念,通常离不开“手”或“举步”,但为何这个“始”不以“足”字旁或“手”字旁作偏旁部首,却是“女字旁”呢?

原来这里面包含着古人的人类起源学,古人认为人类源于女性,而“始”乃“女之初也”,随着“初女”的渐渐成熟,女性性征最凸显的便是胸部,于是“女”字添加“两点”,就成了母亲的“母”字。

那么,“女”和“母”跟“无”和“有”有什么关系呢?“女”字虽然“无”两点,但并不意味着它将来不“有”,这是生理功能决定的,故云“无名万物之始”。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杜牧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就是说十多岁的娉婷少女,她虽然看不到“有”,但却存在着“有”的功能——天地之始,便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当“女”一旦为“母”,则意味着繁衍生息和万物的缤纷呈现,这就是“有”,故云“有名万物之母”。

“无”和“有”是一个女性的两个人生阶段,同是一个人,初始萌发为“女”、为“无”,生养时为“母”、为“有”,故云“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因此,“无”与“有”是指一个事物的不同呈现状态,这就是“有无相生”的真相。

万事万物就是这样,从无到有,从有归于无,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永不停息,才有了我们这个缤纷的世界。如果对此还有疑问,我们不妨设想成立一家公司,你认为这家公司是从什么时候“有”的呢?你一定说,它是从注册之日开始“有”的。那么这家公司说成立就成立了吗?不是。它需要准备申办文件、筹措资金、考察技术与设备等等过程,因此,这个筹备过程,就是“无”。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也就是说,有和无,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呈现的状态不同而已,它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始终,如用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只有沿着上述思路,才能正确理解“无为”思想

通过探讨,我们知道:无通元,是表示事物初始萌生状态的,它跟“無”是两个字形和意义完全不同的汉字,“無”是从“舞”字添加一个“亡”字组合而成,本意是逃亡(与战争有关),后来才演变成“無”。

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是说,“无”是用来表示“万物之始”的状态的,另一个“無”是真的什么也没有。而“有”则是万物生发时的状态,如同从“女”到为“母”,也如同企业从“筹备”到“注册”。请看帛书《老子》中的“无”字:

帛书《老子》中,是“无”而不是“無”

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了老子为什么说“无为”而不是“無为”了。所谓“无为”,就是追根求源,返璞归真到万物之初的那种状态去“作为”,这是一种追寻事物本源的积极的科学态度,无须人为的多余动作,一任事物依循其自有规律,自然而然的发展,而不是以主观意愿强作妄为,施加外力,试图影响和主宰事物的发展规律。

举个例子。大禹治水和他父亲鲧的治水方法相反。鲧的治水方法是堵截,随着水位的增高,堤坝被洪水冲决,咆哮而出,肆虐泛滥,于是,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而大禹总结了过去治水失败的经验,按照水的趋下规律,改堵为疏,终于变洪水猛兽而为“有静”,获得成功。

相比之下,鲧的治水方法就是“有无”,这种“有为”费尽人力物力,却不能收治水之效,还不如什么也不做的“無为”。大禹的治水方法则是顺应水流的自然属性,水向哪流,不堵反疏,其结果是洪水不再狂啸,而是“有静”了下来,顺顺畅畅,人与水相安无事,这就叫“无为”,顺任自然规律,“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上善治水

老子所言“上善治水”,说的就是大禹治水的效果,改“有为”而“无为”,变狂啸为“有静”,所以老子说“无为之有益”。把这一思想应用与修身、做事、治国,道理相同,从事物的初始源头(无)出发,探寻其生发运行规律(有),顺势而为之,则可收“无为则无不为”之效。

这就是“道”的状态,道生万物,且“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它的生养万物是终而复始,循环不怠的,怎么会“無为”呢?道若“無为”,万物何来,如何“浊而静之,徐清;汝以动之,徐生”?万物所以静动有时,阴阳和合,都是道的“无为”所致。

因此,所谓“无为”,就是刨根问底,积极探索事物的源头和发展规律,依循自然规律做事,顺势而为之,则一切顺理成章,这是一种科学的探知规律积极作为的态度。反之,不问三七二十一,强作乱为,则什么事也办不好。

无为而治

所以老子说“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於其未有也,治之於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台,作於羸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

简单说就是,事物处于初始萌发状态时,最易于把握和处理。所谓“为之於其未有也,治之於其未乱也”,就是在事物初始萌发之时,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犹如中医之“大医治未病”,而不是像蔡桓公那样讳疾忌医,不听扁鹊的劝告,等到病入膏肓的“不治”之境时,再去治病,为时晚矣!

这就是象形文字“女无母有”告诉我们的关于“无为”的真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