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鼎盛的佛教(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

历史上鼎盛的佛教(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1)

南北朝时期,佛教经典的翻译很多。

据唐智升的《开元释教寻》所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译经达一千六百二十一部。

佛经的翻译,实际上就是佛教思想的介绍。

南北朝的佛教经典,把佛教思想大量的介绍过来,为隋唐时佛教思想的发扬和中国化准备好了条件,并打下基础。

有重要影响的高僧在佛经翻译和佛教思想介绍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高僧有释道安、鸠摩罗什、慧远等人。

历史上鼎盛的佛教(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2)

释道安,晋怀帝永嘉六年(312)生于常山扶柳。

十二岁出家,为人天资聪颖,记忆力超人。他先师事佛图澄,随澄在邺。

后赵末年,北方大乱,道安在今河北、山西各地避乱传教。

晋哀帝兴宁三年(365),道安到襄阳。苻坚克襄阳,道安随赴长安。

晋孝武帝太元十年,道安死,年七十四。

道安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组织翻译和整理佛教经典,宣传佛教和培养弟子,创立“本无”学派。

道安一生有很多著作,为经作注,为经作序。他的著作对阐明经义起重大作用。

历史上鼎盛的佛教(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3)

僧佑在《出三藏记集•道安传》中说:“安序致渊富,妙尽玄旨,条贯既叙,文理会通,经义克明,自安始也。”(《大正藏》55卷第108页)“经义克明,自安始也”,说明了道安在阐明经义方面的历史地位。

道安晚年住长安时期,组织并主持译经,共译出众经十部,一百八十七卷,一百多万字。他总结译经经验,提出“五失本,三不易”。道安的总结,对以后的佛经翻译很有指导意义。

五失本,谓翻译佛经有五种情况使译文不能符合胡语佛经原本。

三不易,指三种不易翻译的情况。(参看方立天《道安评传》,载《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1982年版)

道安重视亲自讲经,宣扬佛法。他一生收了很多弟子,并分派他的弟子到各地去传教。

历史上鼎盛的佛教(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4)

著名高僧慧远,就是道安的高足。

道安对佛教思想研究有很深的造诣。

他在北方时,对禅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当时北方正盛行禅学。他到南方后,又钻研般若学,当时南方盛行的是般若。他还热心地翻译小乘一切有部经典。道安对传入的佛教各派思想是兼容并包的。

在兼容并包中也有主次,般若思想是道安的主要思想。道安关于般若的著述就有二十种。

般若学的根本思想是“本无”。后来虽分为多种学派,有所谓“六家七宗”之说,而道安则是本无宗。

嘉祥吉藏《中论疏•因缘品》叙道安本无说:“什师未至,长安本有三家义。一者释道安明本无义。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之所滞,滞在末(原作未,依汤用彤说,应作末)有。若宅(原作诧,依汤用彤,应作宅)心本无,则异想便息。安公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此与《方等》经论,什、肇山门义,无异也。”

吉藏这段话,叙述了道安的根本思想。

历史上鼎盛的佛教(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5)

道安的“本无”思想和何晏、王弼的玄学“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思想很接近。

东晋时期,玄学随世族过江,当时的执政大臣和士大夫大多是玄学中人或受玄学影响的人物。道安和他们大都有交往或书翰问候。

东晋佛教的发展,主要在社会上层。道安的本无和玄学的无为,正相合拍,更有助于佛教在南方的传播发扬。

历史上鼎盛的佛教(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6)

鸠摩罗什,天竺人,家世国相。

罗什生于龟兹,约当晋康帝之世(343—344)。

自西晋以来,龟兹即有佛教流行,为小乘学。

罗什曾游沙勒、温宿,又归龟兹。广诵大乘经论,洞其奥秘。在西域各国,讲说佛法。吕光破龟兹,获罗什,致之凉州。

后秦姚兴弘始三年(401)破后凉。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姚兴迎罗什到长安,时已在公元402年初。

当时长安佛教已甚盛。自苻坚迎道安到长安后,主持译经,长安已是译经重镇。

罗什到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罗什在长安住了十二年,弘始十五年(413)去世。

在他主持下,译经三百多卷。

历史上鼎盛的佛教(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7)

协助罗什译经的助手,都是当时的名家。如道生、道融、昙影、僧叡、慧观、僧肇等,都是名僧。

他们对经义的领悟,常受到罗什的称道。

罗什主持下的译经,不仅文字是佳制,而理解精微,也非旧译所能及。

罗什对佛教思想的理解,造诣是很深的。可惜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译经上,自己很少著述留下来。

罗什对佛教思想理解的幽微,未能尽传于世。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东)人,晋成帝咸和九年(334)生。年二十一,随道安出家,时道安正在太行恒山立寺,传布佛教。后随道安南投襄阳。苻丕争襄阳,慧远别师东下,到庐山。时桓伊为江州刺史,为慧远造东林寺。慧远住东林寺三十多年,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8)或谓十三年卒,时年八十三或八十四。

历史上鼎盛的佛教(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8)

慧远天资聪颖,早年曾读儒书,博通六经,也接触过老庄。

后听了道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说:“儒、道九流,皆糠粃耳。”晚年尝致书刘遗民,叙述由儒、道而入于佛说:“每寻畴昔,游心世典(儒学经典),以为当年之华苑也。及见《老》、《庄》,便悟名教是应变之虚谈耳。以今而观,则知沉冥之趣,岂得不以佛理为先?”(《广弘明集》卷二七上)

道安门下高僧很多,但他特别看重慧远,把传播佛法的希望寄托在慧远身上。

道安说:“使流东国,其在远乎?”(《高僧传•慧远传》)

历史上鼎盛的佛教(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9)

慧远在庐山三十多年,是他从事佛教活动最重要的时期。

他培养弟子,宣扬佛教,组织佛教经典的翻译,和全国名僧保持联系,并交结南朝朝中公卿,使庐江成为南方佛教中心。

慧远传布佛教宣扬佛法,从两方面作了工作。

在人民群众中,他宣传因果报应和神不灭论。宣传善恶有报,这是针对广大群众的愚昧迷信而提出来的。因果报应说,帮助佛教在下层人民群众中传布。

在佛教教义方面,慧远属于道安的本无派。道安的本无思想,和玄学家以无为本思想是合拍的。慧远早年曾研究过儒学,研究过老庄玄学。

他在庐山讲过儒家的经典。他讲《丧服经》,也讲《诗经》。

历史上鼎盛的佛教(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10)

他在讲《般若经》时,为了使听众容易听懂并接受,常引用《庄子》的话来作说明,使听众晓然。慧远讲儒家经典,用玄学比附佛经,解释佛教教义,使得佛教在上层知识界得以广泛传布。

概括地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数百年间,意识形态中的主导思想经过三变,由儒转入玄,又由玄转入佛。

儒是继承汉儒传统,玄是洛阳世族之学。晋东渡后,玄学也随之东渡,北方仍以儒学为主。

佛学兴起在汉末魏晋,先藉玄学以传播;其后,讲究修练的禅学和因果报应之说在北方比较发展,讲究义理的般若学则仍借助玄学在南方较为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