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

今年的国庆档,徐克、林超贤、陈凯歌联合执导的《长津湖》,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历年来内地电影市场上的“国庆档票房之最”。

看过《长津湖》的朋友,可能都会对电影的结局有一些疑惑,感觉结束得有些仓促。其实,仓促的结局背后另有玄机。3个多小时的时长,并没有满足三位导演的创作欲望。《长津湖》的续作《水门桥》,早已蓄势待发,大有剑指春节档的势头。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1)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2)

除了这部《水门桥》,张艺谋导演的《狙击手》也是引而未发。同为“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不知道这两部电影,是否会在相同的档期之内,展开票房搏杀。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3)

近年来的华语大银幕上,“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作品,似乎成为了不少导演的创作焦点。2016年,港片导演彭顺北上内地,拍摄了“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作品《我的战争》。

和大部分港片导演一样,彭顺拍惯了小场景的港片故事,结果一接手大场景战争作品,就拍砸了。

虽然《我的战争》上映后的市场反响并不好,但却揭开了内地大银幕上,“抗美援朝”电影作品的创作热潮。而《金刚川》、《长津湖》这样的作品,也都在其后走入院线大银幕。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4)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5)

1953年,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朝鲜战争”正式结束,而“抗美援朝”也就此落幕。

因为相隔了半个多世纪,所以如今的不少电影人,对这段历史并不是特别了解。电影人自身的“准备不充分”,也导致了当下不少“抗美援朝”题材作品的质量瑕疵。

当然,现在的电影人创作不出经典的“抗美援朝”电影作品,并不代表华语大银幕上缺少经典的“抗美援朝”电影作品。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9部经典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作品。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6)

一、《上甘岭》,上映时间:1956年‍

华语大银幕上首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作品是哪一个?

答案是《上甘岭》。

华语大银幕上最经典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作品是哪一个?

答案还是《上甘岭》!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7)

1953年,随着“抗美援朝”的结束,志愿军队伍开始陆续回国。而1952年的秋天,大批志愿军战士在惨烈地“上甘岭战役”中牺牲,倒在了战争结束的前夜,最终埋骨他乡。为了振奋士气,毛主席希望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

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家电影制片机构,当时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无论是技术设备,还是拍摄经验,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于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接到任务,负责了这部《上甘岭》的拍摄工作,而沙蒙、林杉两位导演,也主导了影片的创作。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8)

优秀的战争电影,往往会借用战争故事的外衣,表现一个和平、反战的主题,这部《上甘岭》就精准地拿捏了这一点。

在故事的设计方面,沙、林二位导演并没有对为期43天的“上甘岭战役”,进行全面的表现,而是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八连”战士坚守“坑道”的这一段小故事,侧面烘托战争的残酷。

出色的群像人物刻画,紧凑的故事节奏,让这部《上甘岭》成为了迄今为止,华语大银幕上“最好的抗美援朝电影作品”。而郭兰英老师的那首《我的祖国》,也唱响了一个时代。

时至今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歌词,依旧能唤起不少观众的电影记忆。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9)

二、《长空比翼》,上映时间:1958年‍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上甘岭》,在1956年上映之后,获得了一片好评。而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也紧随“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脚步,拍摄了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作品《长空比翼》。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10)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之上,我们的陆军表现英勇,我们的空军也毫不逊色。这部《长空比翼》,就将镜头集中在了“抗美援朝”时期的空战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对“空战场景”的出色刻画,是这部《长空比翼》的一大亮点。当然,能拍出如此优秀的空战场面,绕不开“八一电影制片厂”强大的自身实力。

“八一电影制片厂”全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是我国唯一一家“军队电影制片厂”。在这部《长空比翼》里,空战镜头都是由部队的飞行员,驾驶战机完成,场景还原程度,可想而知。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11)

三、《三八线上》,上映时间:1960年‍

1953年,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抗美援朝”正式结束。可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直到1958年,才全部完成撤防。究其原因,便是美军在签署“停战协定”之后,还屡屡跨越“三八线”,志愿军战士也不得不与之展开交锋。

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这部《三八线上》,就讲述了《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之后的故事。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12)

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末的内地大银幕上,“谍战”题材的电影作品,异常风靡。1957年的《羊城暗哨》,1958年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英雄虎胆》,都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经典。

1960年的这部《三八线上》,也紧随时代的潮流,将“谍战元素”与“抗美援朝的故事”结合在一起。设计了一个“美帝特务”偷偷越过“三八线”,打算对志愿军战士展开“间谍战”的故事。

这部《三八线上》上映后,也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而本片中“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经典镜头,也被其后的无数影视作品,借鉴、模仿。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13)

四、《铁道卫士》,上映时间:1960年‍

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谍战”、“抗美援朝”两大元素结合,拍摄了《三八线上》。而这一年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也紧随其后,推出了《铁路卫士》。

这部《铁路卫士》讲述了“抗美援朝”初期,敌人为了阻断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派遣了一支特务小队,前来破坏铁路运输线的故事。

“正面战场战斗”与“后方反特战斗”交相呼应的剪辑手法,让这部《铁道卫士》显露出了独特的趣味性。而影片结尾的“火车顶打斗”、“危急时刻拆炸弹”,这些桥段无论是氛围的渲染,还是镜头的表现,都不输如今的“商业大片”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14)

五、《奇袭》,上映时间1960年‍

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奇袭》,可谓是一部极具时代意义的作品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15)

1958年,“解放军总情报部”的总参二部,在北京召开“全军情报工作会议”。会议上,有人提出,“我军在战争年代积累了丰富的情报侦察工作经验,现在大规模的战争刚结束没几年,应该趁参战人员都还健在,好好搞些经验总结”。

这个提议获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大家决定召集一些老侦查兵,总结经验,拍摄一些“军教片”,以供后人学习。

于是在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结合“抗美援朝”时期的一场真实战役,拍摄了我国首部“军教片”——《奇袭武陵桥》。可是,这部《奇袭武陵桥》上映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家都不爱看

《奇袭武陵桥》对志愿军战士的侦查手段、行军策略,进行了十分写实的还原。但是,该片如同“纪录片”一样枯燥的氛围,却让当时的观众十分抵触,部队的战士们也都不爱看。

《奇袭武陵桥》编剧满健认为,“军教片”不该过于严肃,应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满健的想法,获得了领导的认可。于是在1960年,满健对《奇袭武陵桥》的故事进行改编,创作了电影《奇袭》。

《奇袭》在故事结构上,进行了许多戏剧化的设计,增强了电影的趣味性。而在一些小细节上,影片又抓住了“军教”的本质,“插旗引路、对暗号、假借偷袭侦查火力”这些战术思维,也向观众们传递了“宝贵的侦查经验”。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16)

《奇袭》上映后,获得了一片好评。“八一电影制片厂”也通过该片,找到了“军教片”拍摄的诀窍。之后,《地雷战》、《地道战》等神作相继诞生。

在那个年代里,“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这些“军教片”,在老百姓的眼中,可都是趣味性极强的“娱乐大片”。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17)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18)

六、《英雄坦克手》,上映时间1962年‍

60年代初,在拍摄“军教片”的同时,“八一电影制片厂”也没有放松“故事片”的打造。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根据“抗美援朝”时期的“第四次石岘洞北山战斗”,创作了电影《英雄坦克手》。

在故事剧情上,《英雄坦克手》延续了那一时期“英雄电影”的一贯特色,对“战斗英雄”进行了讴歌、赞扬。而在战斗场景的呈现上,该片也动用了部队上的大量人力、装备,真实还原了“装甲战”的战斗场面。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19)

七、《英雄儿女》,上映时间:1964年‍

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英雄儿女》,也是一部时代经典。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20)

五、六十年代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可谓是内地大银幕上的两大制片巨头。

“八一电影制片厂”得益于部队的支持,经常在动作大场面上做文章,飞机、大炮、坦克一应俱全

而“长春电影制片厂”,则擅长以小见大,弱化大场景的表现,刻画底层人物的情感故事打感情牌。1956年的《上甘岭》是这样,1964年的这部《英雄儿女》也是这样。

这部《英雄儿女》改编自巴金先生的小说《团圆》,影片并没有将内容固定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某场特定战役。而是通过王成、王芳两兄妹的跌宕命运,侧面表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

和《上甘岭》一样,这部《英雄儿女》里也诞生了一首时代金曲——《英雄赞歌》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21)

八、《激战无名川》,上映时间:1975年‍

70年代初,随着尼克松的访华,“中美关系”逐步好转,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作品,也开始进入创作低谷。不过,1975年时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还是以彩色电影的形式,拍摄了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作品——《激战无名川》。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22)

70年代初,随着尼克松的访华,“中美关系”逐步好转,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作品,也开始进入创作低谷。不过,1975年时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还是以彩色电影的形式,拍摄了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作品——《激战无名川》。

这部《激战无名川》的故事,和2020年上映的《金刚川》十分相似,都是志愿军派遣工兵连修桥,而敌人炸桥,志愿军保桥的故事。

虽然故事整体结构相似,但在细节的表现上,《激战无名川》却高出了《金刚川》不少水准。

在故事的设计上,《激战无名川》没有像《金刚川》那样,将电影放在一个孤立的环境里。《激战无名川》在表现志愿军队伍的同时,也对朝鲜人民进行了大量的表现。战争的胜利,不是依赖于某支队伍、某场战役,而是人民的支持

还有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实力,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在这部《激战无名川》里,不少演员原本就是部队上的士兵,让“一群士兵”演“一群士兵”,光是演员气质,就已经让一大批“抗美援朝”题材的战争作品望尘莫及。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23)

九、《铁血大动脉》,上映时间:1998年‍

1998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回国40周年”,同时也是“彭德怀元帅诞辰100周年”。这一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再度授命,拍摄了“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作品——《铁血大动脉》。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24)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25)

这部《铁血大动脉》,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敌军疯狂攻击我志愿军后勤运输线,后勤组战士,为了将物资运往前线,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宏大的战争场面,服化道上的细节还原,让这部《铁血大动脉》成为了二十世纪华语大银幕上,“抗美援朝”题材电影作品“最后的高峰”。

抗美援朝五部电影(关于抗美援朝的9部华语片)(26)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好莱坞商业大片的侵袭,内地电影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娱乐片时代”,战争题材的电影作品,也逐渐淡出了内地大银幕。

近年来,内地电影市场再度掀起“战争片创作热潮”。可是,善于驾驭大题材、大场景的老一代电影人,已经逝去。而新生代电影人对于宏大战争故事的把控不足,也造成了不少作品质量的瑕疵。

像《上甘岭》、《英雄儿女》、《奇袭》这样的经典作品,注定成为影迷们,对于一个电影时代的回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