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零食好选择(五花八门的零食让孩子们趋之若鹜)

孩子们的零食好选择(五花八门的零食让孩子们趋之若鹜)(1)

美味的炸串是不少孩子的“心头爱”,但却成了家长的“肉中刺”。

孩子们的零食好选择(五花八门的零食让孩子们趋之若鹜)(2)

昨日中午放学时间,某小学门口,一名学生在炸串摊边。

孩子们的零食好选择(五花八门的零食让孩子们趋之若鹜)(3)

学校周边包装零食的品种越来越丰富。

香辣可口的辣条、酸酸甜甜的酸梅粉、五颜六色的果味饮料、炸得金黄的香肠、炸串,又或者是淋上卤汁、香酥可口的臭豆腐……在市内小学周围50米,几乎都能看到这样或那样的校外小吃,它们口味大多偏向小学生喜欢的甜、辣、酸、香,色彩艳丽、价格便宜,常常引得孩子们趋之若鹜。

然而,这样的校外小吃不少都是当街售卖、制作,卫生状况让人担心;销售价格低廉,导致原料质量难让人放心;而且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小吃大多采用油炸、炭烤等烹饪方式,重油高糖,也让不少家长颇为担忧。

校外小吃种类越发丰富,但家长们的担忧有增无减,让人“又爱又恨”的校外小吃该何去何从?

零嘴是孩子们抵御不了的“诱惑”

“你们最喜欢吃什么呀?”昨天下午放学时段,在乐群小学门外,一群学生围在学校对面的一家炸串店里,选购着炸串,记者也有意地上前和他们攀谈起来。

“羊肉、里脊肉、牛肉我都喜欢,炸香了都好吃”,“我一次能吃十串,再配上可乐,完美”,“面筋、豆腐才好吃呢,又香又辣,越吃越‘上瘾’”……

孩子们的回答很热烈,不一会炸好的里脊肉、鸡翅、大丸子、豆腐、面筋就全部送到了孩子面前,他们嚼得津津有味,嘴上泛满了油光。

“你们吃的都是油炸食品,容易胖!吃那么辣,也容易拉肚子啊!”看到孩子都挺胖,但吃起炸串来却越吃越欢,记者也忍不住提醒。

但孩子们的回答让人又好气又好笑,“你怎么和我妈妈一样?你们都是不懂品尝美食么?”

据了解,这家炸串店已经在学校外开了很多年,一直销售各种油炸食品,店里不但有来自学校的学生客源,还有周边居民的需求,这让小店生意一直不错。

在芦笛小学附近一家开了许多年的小吃店,到了放学时间,不少小学生争先恐后来到这里购买油炸鸡柳,鸡柳用番茄酱、孜然、胡椒等调味,口味香甜、微酸,孩子们嚼得津津有味,对于会不会变胖,或者是否营养他们并不在乎。

该小学老师介绍,以往学生带“垃圾食品”进学校,不少家长都有意见,学校也考虑到食品安全,出了相关规定,不让孩子带食物进校,而且还多次教育孩子不要吃外面的垃圾食品,“但是校内管得住,出了校门管不了……”老师说。

一位在店里为孩子买油炸食品的家长说:“我每次接孩子时都会给孩子带面包、牛奶,但孩子还是喜欢校门口这些香辣口味的油炸食品,我们也知道油炸食品吃多了不健康,但是孩子总是嚷着要吃,我们有时也没有办法。”

还有家长也无奈地说,孩子们一般都会有一些压岁钱、零花钱,这些校外小吃不少价格都十分便宜,而且造型、色彩都十分吸睛,口味也最讨好的辣、甜、酸。

“小学生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意识薄弱,很少会意识到这些小吃、零食对自身潜在的危害,而且孩子自控力也差,如果这些高糖、高油的食品摄入过量,孩子一不小心就可能吃成大胖子。”家长说。

商贩把握“商机”不断推陈出新

龙隐小学附近,一家文具店销售带包装的小零食、饮料,而且货品种类也十分丰富,拿小米锅巴为例,店里就有三四种品牌,各个品牌口味又有五六种,店里的棒棒糖也有好几种品牌,一共十几个口味选择……

该校附近,另一家门店的老板告诉记者,和很多年前相比,如今的零食品种丰富了许多,他们店内在售的小零食有糖果、饼干、辣条、果冻、鸡爪等几十种,而且每一个品种都有很多种不同商品,比如糖果类就有泡泡糖、QQ糖、汽水糖、棒棒糖等……

“我们小时候不像现在,就是酸梅粉、泡泡糖最受欢迎,好像也没有特别的选择,现在每种选择都特别多。”

另外,记者发现该校周边,文具店里“搭”着卖零食的情况十分常见。

该店老板表示,孩子们对零食素来十分钟爱,销量有保证,因此学校周边的零食店也越来越多,零食虽然不是主营业务,但确实可以极大地带动店铺的生意。

在宁远小学附近的一家店铺,既有包装零食,又有麻辣串、炸串等熟食销售。

该店老板苏女士表示,他们在这里已经开了20多年的店了,这几年生意虽然不好做,但也还是有固定学生客源,而且如果不卖零食销售额就会大大缩水,这让我们舍不得不做啊。

她说:“我们一开始也只有那些包装的小零食卖,随着大家需求的变化,后来自己做了麻辣串卖,这几年又开始销售炸串,种类也慢慢多了起来,家长和学生顾客都会有一些。”

价格方面,这些包装小零食多在每袋5角至2元不等,最便宜的一袋饮料也只要5毛钱,类似于很多人小时候买的“桃子水”。

“每个孩子一般一次也就是买一两袋零食,花费在一两元这样,高年级的孩子可能会买得多一些,其实总体来说小零食价格在这十几二十年来的变化不算大。”

健康安全是家长的“第一诉求”

在采访中,记者从家长口中得知,目前的小学生每天零食花费在0.5—7元之间,而且不少家长也都知道学校周围有不少“垃圾食品”存在,也反复告诉孩子要注意食品健康,但也是没法完全杜绝孩子拿钱购买。

家长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之前就留意过学校附近一家“流动摊点”销售的油炸食品的情况,食品经过油炸,再撒上五颜六色的佐料,很快就成了让学生垂涎欲滴的美食。但摊位没有防尘措施,阿姨也没戴手套和口罩,但孩子根本不在乎,小摊生意特别好。

“我每次都告诉孩子‘不要去吃’,谁想有一次我加班,接孩子迟到了,孩子拿着零花钱买了好几串,吃得津津有味。”李先生说。

另一位家长林女士说,她儿子在七星区一所小学读三年级。她告诉记者,孩子上下学都是她去接送的,为了杜绝孩子吃“垃圾食品”,她一直严防死守——

林女士平时不会给孩子零花钱,学校也不允许孩子带零食和零花钱进学校。

林女士也不会阻止孩子吃零食,但必须去正规商店给孩子买,比如连锁超市、大型超市,就算要在学校周边小商铺买零食,也会买一些贵一点的大品牌零食。

林女士表示,孩子的健康是家长心目中的第一位,她自己小时候没有条件特别重视这一块,但现在一定要把控好孩子的“入口关”。

“我不仅自己重视,我还会教我儿子去看包装袋后面的配料表,告诉他哪些食物对身体不利、哪些不能多吃,等到他以后自己有零花钱了,买零食的时候就也会注意了。”

另一位小学生家长邓女士表示,据她了解还是有一些孩子会拿零花钱去买零食,自己也不会给孩子零花钱。

所以,现在孩子的零食基本全由邓女士代买,偶尔她还是会给孩子买一些辣条、炸串、薯片吃,“但是量方面我自己能把控好。”

对此,宁远小学附近一家零食店的苏女士也表示,近些年家长对孩子们的食品安全、健康越来越重视,所以很多太便宜的小零食销量,都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家长们更愿意给孩子们买一些大品牌的零食,比如旺仔、阿尔卑斯、咪咪等,所以这类零食销量更好一些,我们也会把这类大品牌的零食摆放在更显眼的位置。”苏女士说。

请把好孩子们的嘴巴“关”

不同于游乐类场所必须离学校有规定距离的管理规定,零食、小吃在小学附近文具店、小吃店、玩具店、超市都有销售,管理难度确实更大。

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了解到,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重中之重,相关监管也一直都要求责任到人。

对于校园周边的食品经营门店,必须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不需要取得许可。但应当报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备案)。

食品经营者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做好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

要按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对于一些“零食抽奖”等,必须要公示抽奖的奖品种类、中奖概率等内容,相关奖品要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另外,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俗称“三小条例”)的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校门外一百米范围内,不得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每年都会不定期对校园周边食品进行3-4次的检查,在中高考、春秋季学期开学期间等重要节点,也会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检查。”该部门工作人员说。

另外,南溪山医院营养科专家则提醒说,现在学校周边基本都不敢卖三无产品了,但就算不是“三无产品”,零食吃多本身可能也会对孩子身体不好。比如辣条、膨化食品。虽然这些小零食中添加的各种塑化剂、防腐剂、糖类、人工色素等都是符合相关标准的,但是如果孩童自控力缺乏,容易出现过量食用的情况。

她说,曾有研究报告指出,现在儿童常见的多动症、肥胖、性早熟就与过量食用“垃圾食品”有关;而且国内曾有因食用校外小零食导致学生中毒、肠胃炎、痢疾的事件发生。

她认为,杜绝校外零食,让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长和相关部门通力配合,着力向儿童普及食品安全、健康知识,防止病从口入、营养均衡。为此,部门、家长、学校都要引起重视,让孩子吃得健康、安全。

来源丨记者陆鑫 林扬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