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介绍孔子的孔(孔子世家二)

三字经中介绍孔子的孔(孔子世家二)(1)

先说一下为什么要写孔子世家,声明一点,本人绝不是在诋毁圣人,也是孔子头号粉丝,然而世人把孔子神话,已经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孔子每一句,每一件事都孔子智慧的表现,大有寓意。为自圆其说强词附会,自以为卫道者。每读此类文章,心有不属,心忿之。然世人又喜读此类,长此以往,去中国文化精髓远矣。例如,世家野合一事的解释,卫道者为圆其说无不用其极,误导世人久矣。再如,学而时习之,世人解释更是直白无趣,以当今之思维解古人,天时之论变为现在实践,实习之论,贻笑大方。然初学者不知,可谓误人子弟。我们把孔子作为正常人来解读,还原一个凡人孔子,吃五谷杂粮的孔子,无他耳。

今天弄清楚一件事,就是五父之衢是个什么地方?史记和礼记都有记载

三字经中介绍孔子的孔(孔子世家二)(2)

殡(读音bìn),殡本义指停棺待葬,后泛指殡葬。就是说孔子不知道父亲在什么地方,就找个地方先埋在那里,等找到了再去合葬。渴死埋在哪里不行呢?非得在五父之衢吗?五父之衢啥啥地方?不祥之地啊,谁会把自己至亲之人埋在不详的地方呢?有些人解释,五父之衢是十字路口,孔子的意思是让过往的人都看见,然后告诉他孔子亲的墓在什么地方。显示孔子的大智慧。看地图直观些。

三字经中介绍孔子的孔(孔子世家二)(3)

三字经中介绍孔子的孔(孔子世家二)(4)

五父之衢为什么说是凶地呢?《左传·襄公八年》和《左传·定公七年》分别记述了季武子和公孙穆子,以及阳货和鲁君、三桓“诅于五父之衢”,这个诅就是发毒誓死后被埋葬在五父之衢,可见五父之衢是个什么地方。

三字经中介绍孔子的孔(孔子世家二)(5)

三字经中介绍孔子的孔(孔子世家二)(6)

还有一条忘记出处了,大概意思是战败的士兵埋葬在五父之衢,想不起来是哪本经典了,以后想起来再补上。五父是啥意思,解释得也很多,至今无考,附录一故事请自行脑补。

隐公七年(前716)陈桓公不听陈佗的劝谏,被郑国击败,吃了苦头之后想到回头,于是与郑国讲和并结盟。派陈佗代表自己去和郑伯歃血为盟。盟”是古代订立合同的一种方式。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找一头牛,把牛左耳朵割下来,放在一种叫“朱槃”的容器里,把牛血盛在一种叫“玉敦”的容器里。司盟面向北把双方所订立的合同对着牛耳朵当众读一遍,牛耳朵“代表”担保人、日、月、山、川之神的耳朵。然后,戎右拿着“玉敦”按照地位的高低依次歃血,也就是用手指略蘸涂于嘴唇。歃血完,挖一个大坑把牛掩埋,牛身上面放上合同。至于谁拿盛牛耳朵的盘子,也有一定讲究,那就是谁主盟,谁的代表就拿那个“朱槃”,也就是所谓的“执牛耳”。

陈佗被派到郑国去的主要任务就是代表陈桓公把牛血摸到自己的嘴唇上。就这样简单的一项工作,陈佗做的非常不好,用《左传》上的记载叫“歃如忘”,这个“忘”并不是说陈佗忘记了盟词,前面已经说了,是服务人员读盟词,而是忘掉了自己来干什么的意思。也就是说当他歃血的时候,他竟然心不在焉,等到服务人员提醒,他才想到是来歃血的。围观的郑国大夫十分惊讶,“这个陈五父怎么这么儿戏不把职责当回事?”郑国的大夫泄驾就说:“这个陈五父恐怕要不得善终了,连鬼神都不敬畏。”

五父之衢是先有凶地再有其名,还是先有其名因地而凶的呢?由上文故事可知,陈佗作为贵族,不可能起一个不吉利的名字,考虑到古人字和名是互补的,我们解释佗字的意思,也就可以推出五父的意思了。那么佗是什么意思呢?

三字经中介绍孔子的孔(孔子世家二)(7)

佗就是人背东西,父和负又同音,五幼时数量,代表背得多,也能解释。当形容词讲〖在移动中〗缓慢、优美的。背着东西当然走不快了。如:佗佗(佳丽美艳的。一说雍容自得的样子)。但是看字形演变,分明就是人后背有条蛇,那又是啥意思呢?

三字经中介绍孔子的孔(孔子世家二)(8)

突然想起华佗来了,一个医生背一条蛇到处行医还挺形象的。那五父有啥说道没有?后人当然还有叫五父的。

三字经中介绍孔子的孔(孔子世家二)(9)

可惜是个坏人,好像陈佗也是坏人,这五父真不咋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