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前最可耻的一件事件(慈禧26岁守寡40岁丧子)

17岁嫁人,20岁生子,26岁守寡,40岁丧子……这样的遭遇如果放在一个普通女性身上,人们应该会对她抱有同情之感。

慈禧死前最可耻的一件事件(慈禧26岁守寡40岁丧子)(1)

但这个人是慈禧。

很多人本来的那点恻隐之心因为她在朝政上的所作所为而消失殆尽。

今天,我们抛开政治不谈,从一个女性的角度,说说慈禧的“情”

不被宠爱的童年,不算富裕的家境

慈禧出生于一个中级官员之家,是家中长女。

她家不算富裕。虽然世代为官,但都是四五品的中级官吏。

她的曾祖父任过户部银库员外郎,在死后三十多年陷入户部银库亏空案。

因查不出具体贪污者是谁,朝廷便一杆子打死,由历任库官按照在职年限每月罚款,对于已经死去的官员,父债子还。属于曾祖父的这笔罚款便由慈禧的祖父来还。

21600两银子,在两年内还完。这对只是一个普通官员之家来说,压力不可谓不大。

慈禧的祖父成了“老赖”,还了1800两之后就再也不还了,不知道是真的无力偿还,还是想赖账,最终的结果是他因为拖欠朝廷的欠款锒铛入狱了。

眼看这笔钱是非还不可,如果不还的话,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慈禧的父亲惠征只得变卖家产加上贷款,把欠款还上才把她的父亲从牢里保出来。

等完成这一切“救赎”之后,慈禧已经14岁了,在清朝,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

这场历经三代的家庭变故在慈禧的心里是否埋下了钱权的种子不知道,但这种拮据、四处借债还钱的生活她肯定是过够了。

多年以后,她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都愤愤不平:“自余髫龄,生命极苦,尔所知也!以余非双亲所爱,尤觉毫无乐趣!吾兄所欲,余必欲之。至于予者,靡不遭呵叱!”

她从童年开始,就觉得活着很辛苦。父母重男轻女,她得不到父母的宠爱,哥哥想要的东西,她也想要,但就会遭到家长的呵叱和责骂。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生,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可能是在童年时期既缺钱、又缺爱,造就了慈禧日后权欲熏心、奢靡浪费的作风。

唯一的爱情:丈夫爱她,却也防着她

好在,不太愉快的早年经历并不妨碍她长成一个美丽的少女。

慈禧15岁进宫参加选秀,被封为贵人,这个等级仅高于答应和常在,级别并不是很高。

但慈禧对自己的样貌还是很有信心的,甚至在年老时回忆刚入宫时的场景回忆时夸夸其谈道:“吾入宫,皆以我为美,宫人咸妒我”。

慈禧死前最可耻的一件事件(慈禧26岁守寡40岁丧子)(2)

咸丰皇帝

可能的确如她所说,她的美貌和才华深深地吸引住了咸丰皇帝,不久就被封为懿嫔,成为入宫女子中除皇后外第一个晋封的人。

随后又生下咸丰帝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儿子,身份和地位立马更上一层楼,被封为懿妃,生子第二年后又被封为懿贵妃,仅次于皇后。

咸丰帝肯定也不会想到,他会成为清朝最后一位有子女的皇帝。之后的三朝皇帝同治、光绪和溥仪都没有一儿半女。

话说回来,慈禧这么快的晋升速度,足以说明咸丰皇帝对她的宠爱。

但这份爱是复杂的,既有情投意合,也有母凭子贵,既有信任,也有提防。

咸丰让她帮着批奏折,却又对她热衷政事心存不满,“帝寝厌之”。在自己弥留之际,为了防止她擅权,设置了8位顾命大臣和两宫太后共同协理,来制约她的权力。

在她26岁的时候,咸丰撒手而去,她带着幼子成了寡妇。在此后的46年里,她逐渐主宰着男权社会,却再没有一个男人能成为她的倚靠和庇护。

唯一的儿子不亲近,19岁便早逝

丈夫早逝,大多数母亲都会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慈禧也不例外。

慈禧死前最可耻的一件事件(慈禧26岁守寡40岁丧子)(3)

同治皇帝

对于这个早早没有父亲的孩子,慈禧怎么可能不爱?但这个孩子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是皇帝,他不仅是小家的希望,更是国家的希望。在这样的期许下,慈禧只能望子成为一条真正的龙。

在同治皇帝的成长过程中,慈禧无疑扮演了虎妈的角色,六岁正式入学读书,并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

每日至书房先习拉弓以增臂力,次习蒙古语、读满文书籍,然后读汉文书籍。

先是半功课,到八岁时改为整功课。

教学方法既有诵读、背书,又有讨论评说。

武课方面在拉弓基础上,三年后练步射;十岁后习打枪。自入学后,每隔五天,下课后在宫中长街学习骑马。

但慈禧这份“鸡娃”之心并没有得到亲生儿子同治的理解,所谓说者谆谆,听者藐藐。同治怨恨自己的母亲安排了这么繁重的学业任务,怨恨自己的母亲总是不苟言笑,于是他更喜欢不是自己亲生母亲的慈安太后,在选择皇后的问题上,也是选择了慈安太后给他选的,而没有听从亲生母亲的意见。

可以想象,慈禧的内心一定充满了不解和意难平。这是她的儿子,她经历十月怀胎从身上掉下来的肉,却和她不亲近,她的苦口婆心、她的爱子心切全都成了儿子疏远她的屏障,不仅不听话,还处处和她对着干。

这样的处境,哪个母亲能淡然接受?

于是,她变本加厉地想要夺回儿子的爱,对刚刚成婚的小两口横加干涉,制造不断的婆媳矛盾。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慈禧的爱,却成了儿子的夺命符。同治皇帝年仅19岁就龙驭宾天了,成为清代12朝皇帝中,死时最年轻的一个。

同治之死,慈禧内心承受了多大的伤痛我们不得而知。或许,她都没时间伤痛,谁继位、自己的地位怎么巩固、内忧外患的大清朝怎么治理……这些横亘在心头的压力,足以压垮一个失去独子母亲的心。

能怎么办呢?只能继续活下去,而且是不露声色、更加强势地活下去。

于是,她力排众议,挑了忠于自己的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承王位。载湉和慈禧的关系是亲上加亲,他的父亲是慈禧的小叔子,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他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

慈禧死前最可耻的一件事件(慈禧26岁守寡40岁丧子)(4)

光绪皇帝

四岁的载湉之所以被挑中,一是血缘关系离得近,而是年幼好控制。

但将年幼的孩子从亲生母亲那里夺走,哪怕是去做皇帝,亲生父母的心也不一定会好受。

慈禧的妹妹叶赫那拉氏就是那个忍受了夺子之痛的母亲。

一个是丧子之痛,一个是夺子之痛,对孩子相同的想念却拉远了亲姐妹的距离。

慈禧的妹妹不得不接受骨肉生别离,想去皇宫看望孩子也被慈禧禁止。尽管叶赫那拉氏之后又诞下两个儿子,但又一个个早夭,唯一幸存下来的儿子又可望而不可即,她的心情可想而知。再加上,自己的亲姐姐不仅不念姐妹之情,还赐给自己的丈夫一个侧福晋,整天与自己争锋相对,搞得王府鸡犬不宁。在这轮番打击之下,叶赫那拉氏不久之后,便郁郁而终了。

据记载,得知妹妹死后,慈禧太后到醇亲王府翻箱倒柜,把妹妹的珠宝都抖落在地,用脚踩来踩去,并下令只许把踩过还完好的物品充作陪葬品。可想而知,被这样折腾一番的陪葬品还能剩下多少。

这之后的慈禧,如同一个疯妇,逼死同治的皇后,把光绪最宠爱的珍妃推入井中,囚禁光绪……

慈禧死前最可耻的一件事件(慈禧26岁守寡40岁丧子)(5)

一个“宫人咸妒”的美貌女子成为后世看到的面容瘦削、眼光阴鸷的“老佛爷”,慈禧经历了太多。她得到了很多,至高无上的权力,富有四海的财富,满汉臣子的臣服,但她也失去了人世间最为宝贵和不可替代的“情”。

当她临终前说出那句“女人不可预闻国政”后,不知道她是否预测到了自己最终被盗墓掘尸的下场。


文/兰斯乐 原创作品,感谢阅读,欢迎交流~

历史不枯燥,文字很有趣。 关注趣评文史,收获知识和乐趣!

欢迎评论和私信,文字路上,我们一起走,就不孤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