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观点(且看公孙龙是如何诡辩)

“白马非马”是著名的辩论家、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孙龙所提出的一个辩题。

据说有一次公孙龙骑马过关,但是按照惯例,此种情况下马是不能过关的,公孙龙却坚持称自己骑的是白马,而不是马,经过一番雄辩,官吏无言以对,便放公孙龙与马一同过关了。

怎样评价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观点(且看公孙龙是如何诡辩)(1)

“白马非马”的论调看似荒谬,但在逻辑学上却又着重要的意义,试看公孙龙是如何展开“白马非马”论的。

1、“白马”与“马”的概念内涵不同,“马”是从形体来命名的,而“白(马)”则是从颜色来命名的,因而“白马”与“马”是不相等同的。

2、“白马”与“马”的概念外延不同,如果要说“马”的话,那么黄马和黑马都可以;而如果说“白马”的话,那么黄马和黑马则不可以,假使说“白马”就是“马”的话,那样就不会有这种差异了。

“白马非马,可乎?”曰:“可。”

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曰:“有白马,不可谓无马也。不可谓无马者,非马也?有白马为有马,白之非马,何也?”

曰:“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

曰:“以马之有色为非马,天下非有无色之马也。天下无马,可乎?”

曰:“马固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已耳,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马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

曰:“马未与白为马,白未与马为白。合马与白,复名白马,是相与以不相与为名,未可。故曰:白马非马,未可。”

曰:“以有白马为有马,谓有白马为有黄马,可乎?”曰:“未可。”曰:“以有马为异有黄马,是异黄马于马也。异黄马于马,是以黄马为非马。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

曰:“有白马,不可谓无马者,离白之谓也。是离者有白马不可谓有马也。故所以为有马者,独以马为有马耳,非有白马为有马。故其为有马也,不可以谓马马也。”

曰:“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白马者,言定所白也。定所白者,非白也。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

怎样评价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观点(且看公孙龙是如何诡辩)(2)

当然,不论公孙龙如何能言善辩,“白马非马”是一个错误的逻辑,其混淆了事物与种类的关系,将事物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相割裂,事物的普遍性是以特殊性的存在为基础的。“白马非马”是典型的诡辩逻辑,虽然论题荒谬,但不失能够给人以启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