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宝宝的发育指南(新手妈妈必看16个月宝宝发育有哪些)

在宝宝成长发育上,家长们经常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喜欢跟其他孩子做比较。

6个月宝宝的发育指南(新手妈妈必看16个月宝宝发育有哪些)(1)

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发育步调。来看看1-6个月的娃,有哪些发育里程碑式的变化呢?

1

一个月〜42天宝宝的检查

通常宝宝出生后一个月或42天内,家长就要带宝宝回医院做检查啦。

这时候的宝宝,已经比刚出生的时候大了不少,体重比出生时要重0.6-1.2kg,身长会增加4-5cm,通常男宝的休重和身长均高于女宝。

婴儿的颅骨尚未完全闭合,前4个月是颅骨生长最快的阶段,满月时宝宝的头围会达到38cm。

大多数宝宝在一个月时的“里程碑”变化

  • 大肌肉动作:部分宝宝可以控制头部,四肢可弯曲
  • 精细动作:小手经常紧握成拳
  • 语言:可能会向着声音转过去,会被巨响吓到
  • 社交:可能会自发地笑起来,与你进行眼神交流

家长需要关注的内容

这个月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宝宝的第一次微笑。那一瞬间,这会让你觉得再辛苦的喂养,也是值得的。

家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宝宝的发育

  • 饮食:根据宝宝发出的各种信号来满足TA的需求,只要体重持续增加,大小便正常,就无须担心喂养不足
  • 喂养:按需哺乳(至少8次/日,10-20分钟/次),摸清宝宝饮食模式和行为习惯(如小拳头放入口中吸吮,表明宝宝希望吃奶)
  • 营养: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口服维生素D400IU/天
  • 睡眠:建立正常睡眠节律并尊重宝宝的睡眠习惯;当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更为成熟时,会逐渐形成哭泣、睡觉、吃、玩的相对稳定的规律

2

2〜3月宝宝的检查

这两个月宝宝,最为重要的进步,就是颈部力量的增强。

TA趴着时会试图抬头四处看,逐渐将前胸撑离地面,还会做出踢腿的动作,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就要出现在宝宝眼前啦!

宝宝发育的“里程碑”

  • 大肌肉动作:四肢更加放松,平躺时能轻微抬头,坐着的时候能部分控制头部
  • 精细动作:小手部分打开,会抓你的手指,眼睛会跟随你移动
  • 视力:很认真地观察人脸;跟踪移动的物体;可以辨别出一定距离内熟悉的物体和人;开始协调手眼动作
  • 听力:听到父母的声音时会笑;开始呀呀学语;听到声音时会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
  • 语言:能够发出咕咕声,保持眼神接触
  • 社交:能微笑回应,也许还会大笑;喜欢和其他人玩,游戏停止时可能哭泣;沟通能力更强,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更丰富

宝宝发育的哪些异常信号,提示您需要咨询儿科医生

尽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育速度,但没有达到某些阶段性标志,可能是健康或发育出问题的信号,以下几点需要您特别关注并在体检时重点与儿科医生沟通。

  • 2个月仍没有注意自己的手,听到你的声音不会笑
  • 3个月时仍不会抓握东西,仍不会对人笑
  • 3个月时头仍没有很好地抬起来
  • 3-4个月仍未发出过咿咿呀呀的声音

3

4〜6个月宝宝的检查

4〜6个月宝宝的检查

这几个月,宝宝最为重要的变化:活动能力大大增加,学会各种感官能力的协调(运用视觉、触觉和听觉)。开始抓握、翻身、坐起,甚至可能开始爬行。他现在会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

宝宝发育的“里程碑”

  • 大肌肉动作:挑战坐起。先学会由仰卧变为俯卧的翻身方式,接着学会相反方向的翻身;随着宝宝背部和颈部肌肉力量增强,同时身体躯干、头部和颈部的平衡能力发育,逐步实现坐起。
  • 精细动作:可以抓握(不是捏),将物体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也许会指物品
  • 语言: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听到声音时会发出声音来回应;会用声音来表达快乐和不开心;宝宝开始牙牙学语,声音时高时低,积极的模仿说话
  • 视力:宝宝能分清红、黄、蓝等颜色的细微差异,抓玩具时神态专注
  • 社交:喜欢跟人一起玩;对镜子里的形象感兴趣;对其他人的情感表现有反应,经常显得很快乐

宝宝发育的哪些异常信号提示您需要咨询儿科医生

  • 4个月时仍不会扭头寻找声源;仍不会把东西放进嘴里;仍然有拥抱反射
  • 4-5个月时仍然有强直性颈部反射
  • 5个月后在晚上仍然无法安抚入眠、仍不会自发微笑
  • 6个月时仍然不能在大人的帮助下坐起、仍不会出声笑或发出尖叫声、仍不会主动去抓东西

宝宝每一阶段发育的里程碑范围很广,如果宝宝暂时没有到达上述的标准,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生长发育,家长就不必过于焦虑或担心,如果发现宝宝出现发育迟缓的信号,在体检时咨询儿科医生。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