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怎么做康复训练(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及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大夫,我这腿部骨折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回家后都应当怎样康复?”在盘锦骨科医院病房里,患者李先生向组织查房的医务科谢尊华主任咨询,对此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家庭护理等问题,记者采访了谢尊华主任。

“上肢应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应围绕恢复负重行走能力进行训练。但是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谢尊华主任表示,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能进行上肢的外展动,内收型肱外科颈骨折不能做内收运动,尺桡骨骨干骨折不能做前臂的旋转,胫腓骨骨干骨折不能做下肢的内外旋运动。进入恢复期后要准确的对有障碍的关节进行运动,不能用邻近的关节来代替。要先恢复关节运动的范围、幅度及关节活动的顺利度,达到关节活动时没有阻碍,再开始恢复关节运动的效果。骨折康复治疗总的原则是在确保内外固定的同时,强调一个“早”字。

骨折手术后怎么做康复训练(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及家庭护理注意事项)(1)

“骨折术后康复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促进骨折后机体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继发症的发生。”谢尊华主任认为,对于失去功能者,通过对其已有功能的训练,能够对已经失去功能的部分进行代偿,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尽可能健全地重新回到社会。

谢尊华主任认为,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一般可分为三期进行,即早期、中期、后期。

康复训练

01

早期

康复训练的早期,此期即伤后l~2周,此时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因此,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康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伤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静力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绷劲和松劲,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

02

中期

康复训练的中期,即伤后2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此期伤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折断端有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日趋稳定。此期除继续做伤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可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渐恢复骨折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活动和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以防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此外,可配合理疗以达到消肿、化瘀并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伤后5~6周,骨折有足够的骨痂形成,可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由一个关节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遗留较显著的关节功能障碍,因此,最好于固定2周左右就开始关节面不负重的主动运动,运动后再予以固定。这样,通过关节软骨面间的互相挤压和磨擦,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并使其有较好的塑形,同时,可以防止关节内粘连形成。

03

后期

康复训练的后期,已达到临床愈合或已经去除外固定,此时骨性骨痂已形成,X线检查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大多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康复训练主要形式是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恢复期进行康复的同时可配合理疗及步态训练等。

谢尊华主任强调,骨折病人的家庭护理,要注意以下事项:

01

首先,骨折的病人常需要卧床,活动少,消化功能不好,会引起身体代谢的异常,最明显的是蛋白质的负平衡(即蛋白质的消耗大于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外伤所致的失血也会导致体内营养的损失。而骨折的愈合、软组织的修复,都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因此,对骨折术后病人进行饮食调养非常重要。病人需要吃些易消化、富有营养、清淡的食物,宜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可多食用些动物的肝、肚,以及排骨汤、鸡肉、蛋、鱼、豆制品、牛奶等,并且多吃些蔬菜、水果等。

02

其次,石膏固定的病人,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需要平整无皱折。截瘫的病人应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用50%的酒精或滑石粉按摩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03

三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术后病人病情平稳后,有的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活动、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病人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必将影响其及时下床活动,而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病人心、肺及消化等功能,甚至产生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病人解决抑郁情绪,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