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转经轮(少林寺转轮大藏经)

大佛寺转经轮(少林寺转轮大藏经)(1)

转轮经藏首先出现于南朝的梁,其始创者为梁朝善慧大师(傅大士),据《佛祖统纪》云:“梁傅大士,愍世人多故,不暇诵经及不识字,乃于双林道场,创转轮藏以奉经卷。其誓有曰:有三登吾藏门者,生生不失人身,有能信心推之一匝,则与看读同功。”由此可见,善慧大士所创转轮经藏,在性质上是集藏经与传教于一体,且在其藏经与传教的双重功能,又以传教的功能更为重要。其转轮的目的与意义,并非出于取经之便利,而有其深刻特殊的宗教涵义。

《少林寺志》记载:“在六祖殿南东向,旧为转龙藏,雍正十三年改‘称鼓’楼高与钟楼齐。”具体少林寺转龙藏为何时何人所建何时所毁坏,已无从考据。风林子珪住持少林寺时(1332—1335年),曾扩建了“转轮藏”,1928年随鼓楼一起被烧毁。2013年永信方丈发心重建“转轮藏”,为没时间阅读佛教经典的信众提供了方便。

在此盛世隆昌,文化大融合的当下,2013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本着恢复少林历史原貌的初衷,发心恢复鼓楼之中的少林转轮大藏经。历经三年筹备,几经周折,转轮藏已然建成。少林寺转轮藏置于少林寺鼓楼,总高5米,主架高3.4米,直径4米,架身八个角,每面有诸经抽屉65个,抽屉高23厘米,宽17厘米,用于存放经卷。每个抽屉的门上都雕有佛像共520个。转轮藏上部有四尊释迦牟尼佛坐像,底部有轨道,旋转顺滑。八个角棱上雕有各种图案,精美大气,材质采用紫檀木,工艺精美绝伦,是少林法器中珍品中的珍品。

少林寺号召有缘之士、天下善士,共襄盛举,共种福田,举万人之力同抄三藏十二部经典,存于少林转轮藏中永世保存。祈望佛陀言教广宣流布,抄经功德广泽众生,少林抄经净化人心,盛世善举共促和谐。

为保证所抄经卷质量,体现当代书法水平,发心参与抄写转轮大藏经的善士,以毛笔书写小体正楷,抄写《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宣纸规格:宣纸长60cm、宽30cm,每行17字(每字2cm左右)。

2015年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少林寺转轮大藏经“万人抄经”启动仪式在少林寺常住院隆重举行。少林寺转轮大藏经“万人抄经”活动以清代乾隆大藏经为基础,遍查历史上刊刻和手写的所有经藏,收录汉传、藏传、南传之经籍,以史上最大规模之体量,全面再现佛陀无上正等正觉和历代祖师大德无上智慧,力争做一部有史以来最完整的佛教三藏合集。抄写经卷将于少林寺内永久保存传承。转轮大藏经“万人抄经”活动的完成,也必将成为佛教藏经、文化和书法传承的历史性事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也为中华文明留下宝贵财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