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陆游的诗懂得了哪些(曹雪芹说陆游作的诗)

好几天没有真正动笔写东西了,今天终于可以抽点时间来表达下自己的拙见。

读红楼梦,除了情节故事引人之外,其中的诗词佳对,也充分显示了曹雪芹的笔下功夫之深厚,更有一些吟诗作对的心得与技巧分享给了我们,理论与示例可以整理成一本教科书,对后世不愧是一笔额外的学习的宝藏。

读陆游的诗懂得了哪些(曹雪芹说陆游作的诗)(1)

第四十八回里,香菱刚住进大观园里,就想进海棠诗社,但想进诗社也是要有两把刷子的,怎么办呢?拜林黛玉为师,而林黛玉则毫不客气的接了,“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当香菱说到:“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这时候,林黛玉一下就翻脸了,打断了香菱的话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读陆游的诗懂得了哪些(曹雪芹说陆游作的诗)(2)

可以看到,林黛玉是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态度,来教香菱万万不得读陆放翁陆游的诗,原因是太“浅近”,何意?唐代颜真卿曾有《序》曰:“所谓俗者,例皆浅近。”曹雪芹说的浅近可能就是就是诗的立意、所用的文字浅显,不深奥,少推敲、少锻造的意思。

笔者非常不能赞同曹雪芹的这个说法,陆放翁虽身处国破家亡的乱世,却是一个热爱生活、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诗多是自己情感的抒发,是忠实于诗人的内心,忠诚于自己的渴求,言之有真意,吟之有深情。陆游一生爱国之志始终不渝,坚持抗金,反对议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死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称得上风格豪放,气魄雄浑,和盛唐李白有所近似和传承。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曹雪芹,曾经的富家子弟,没落的贵族子孙,落魄的一代文人,对当时的朝廷和自己的生活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纠葛,有才,所以清高,在乎的是情感的婉转表达,对于情感的宣泄喜欢清新高雅的表述,故弄玄虚,让人触手不及,如高空浮云。逢盛世虽遭家败,完全体会不到国破家亡这种大背景下的家国情怀,怀中揣的只是自己的儿女私情,人情惨淡,这不过是一种小情小爱,却拿来放大得很高深,显得有“格局”罢了。

读陆游的诗懂得了哪些(曹雪芹说陆游作的诗)(3)

另外根据历史考证,曹家的发迹,实是从曹振彦开始的。曹振彦就是曹雪芹的上祖。最早是明代驻守辽东的下级军官,大约于天命六年,后金攻下了辽阳时,曹振彦归附后金,后来又归了多尔衮属下的满州正白旗,当了佐领。跟随清兵入关。曹振彦在入关前的明、金战争,以及入关后的平姜瓖叛乱的战争中立过功,直至1727年(雍正五年)12月24日曹家遭抄家以致败落,曹家在江南祖孙三代先后共历60余年。曹雪芹就是出生在南京的。

说这段历史,也是有原因的,你可能注意到了,陆游是主张抗金的,而曹家是后金一伙的,因此曹雪芹和陆游在立场上是两个阵营的,虽然他们所处的年代不同,但并不影响,如果是同时代的,说不准还会兵戎相见。

曹雪芹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使他必须以诗人的敏感生活,去创作,习惯用婉约含蓄去营出一种诗的幻境,所以红楼梦里才会有那么多的梦啊,幻啊,“太虚幻境”啊,甄士隐啊,贾雨村什么的描述,人和事如在镜中,历历在目,又让人那样的难以企及。

古诗有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唐代大文学家韩愈韩退之也说,“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如果换成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幸福的理由只有一个,痛苦的原因数不胜数。”

读陆游的诗懂得了哪些(曹雪芹说陆游作的诗)(4)

就比如,以作讽喻诗最为有名的白居易,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此写下了大量感叹时世,表现大众疾苦的诗篇,就广泛流传,上自宫廷,下至平民,比比皆是,在当时声名已远播新疆、朝鲜、日本,传唱千年的诗句很多,如《琵琶行》里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长恨歌》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还有《卖炭翁》等等。

白居易所作的诗风格明丽,大多都非常通俗易懂,因此被称为“老妪能解”。陆游的很多诗,比如“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如“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就是这么把很深奥的道理或事情讲得很明了,让人一听就懂,这是一种阅历,一种本事,常人是难以企及的。

读陆游的诗懂得了哪些(曹雪芹说陆游作的诗)(5)

宋代的欧阳修曾总结出一条古人创作诗词的规律,大概意思是说:诗人越是接近底层的民众,底层的生活,就越能反应和抒发民众真实的呼声;诗人自己遭受的苦难变故越大越多,义愤越深,其作品里对现实的抨击就会越深刻,越锐利,越直接。

陆游的诗并不浅近,他的诗情豪放,直追李太白;他的语言简洁,不亚于白居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如果生活在现代,必定是一个满怀抱负的老愤青,有的是拳拳赤子心,铮铮报国情,直抒胸臆,不用含蓄,是的,就是这样,没什么不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