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上神奇的面膜你见过吗(上海美博会开展)

进博会上神奇的面膜你见过吗(上海美博会开展)(1)

图片来自美即(MG)

上海美博会揭幕

上海美博会开展,近8000个展位,30多个品类,美博会这次算是把上海挤了个“水泄不通”。面膜这个近来火爆朋友圈的品类也在美博会搭台唱戏,据统计,有多达50多个面膜品牌参加了本届美博会。

在朋友圈,有新晋厂商以“迅速开上保时捷”为名号,不分资质招代理。对商家,面膜可能真的是一个商机,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面对漫天广告轰炸,容易过度追求潮流风尚,而忽略了面膜真正的价值。

就在前几天,面膜品类领导品牌美即面膜以“面膜哲学”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品牌发布会。相比扎堆看热闹的美博会,美即的品牌发布会内敛理性得多。在面对面膜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的疑问的时候,美即面膜试图从“哲学”层面来给出答案。

进博会上神奇的面膜你见过吗(上海美博会开展)(2)

图片来自美即(MG)

面膜品类:我是谁?

在发布会上,美即控股集团CEO佘雨原创造性地提出:世界上的护肤品有两种——面膜和非面膜。

为什么这么说?跟传统的膏霜乳液水和精华相比,唯有面膜集中体现了东方的养护理念,它不只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独特的护肤方式。用佘雨原的话来说,面膜“充分表达了时空之于护肤的意义”。

进博会上神奇的面膜你见过吗(上海美博会开展)(3)

图片来自美即(MG)

佘总致辞

每一片面膜,通过面膜的包裹与隔离,都为肌肤营造一个独特的空间,形成一个滋养吸收的小环境;再通过时间的浸润,精华与肌肤亲密接触,在密闭与压力的作用下,层层深入,达到深透滋养的护肤效果。

而与此同时,面膜让消费者在护肤的过程中,暂时抽离现实世界。慢慢的,深深的,深透滋养肌肤的同时,也滋养身心灵。

面膜是科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这就是面膜与非面膜的本质区别,也是此次美即阐释的“面膜哲学”的核心。加上十几年来对“面膜史学”的深刻理解, “面膜哲学”实际上是面膜“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护肤品品类”的发展理论。

美即面膜:要“科学”,不要“概念”

本次发布会上,美即面膜正式发布了3条产品线——新升级缤纷、原生润、流金丝语微精华,用产品呈现其“科学”与“美学”融合。

由欧莱雅集团 (中国) 研发与创新中心总经理迪凯琳女士与美即面膜专研中心总监林欣荣先生一道,详细介绍了所有产品的研发背景。在加入欧莱雅集团后,新升级的产品系列均由美即面膜专研中心研发。通过对亚洲人的脸型、肤质、产品需求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专研中心为此次美即产品的突破性升级奠定了扎实的科研基础。

而在美学的呈现上,美即携手世界级设计大师原研哉,发布了由他设计的全新品牌形象,黑白色调的全新logo,更显人文雅致的情怀;全新产品包装也由他操刀,简约而大气。可以说,新产品已经能够完美承载面膜独特的护肤价值和审美体验。

在发布会上,佘雨原强调,“面膜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品类。只有具备优秀的科学素养和深厚的人文思想,才能构建面膜品类的核心价值,并最终通过产品来集中呈现。”在中国面膜市场发展的关键时刻,美即建立护肤方式的全新定义——面膜与非面膜,对面膜品类价值的建立有着革命性的意义,并将对整个品类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