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的乐读音为什么(清平乐的乐)

古代汉语文学

清平乐的乐读音为什么(清平乐的乐)(1)

【《清平乐》剧照,网络资料图】

词调《清平乐》的“乐”,究竟应该读如音乐的yuè,还是读作快乐的lè?数十年来,一直跟着前辈老师读yuè,凭感觉也觉得应该读yuè。但没有深思细究。近日友人沈文凡教授特撰雄文予以考证,结论是应该读lè。其大作在线传播甚广,有赞同者,也有异议者。因我教词多年,不少朋友转来沈教授大作后,询问我的意见。我不能凭感觉回答,只好老老实实寻找文献依据。

清、平、乐三字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在讨论《清平乐》调时有明确的说明:

《松窗录》云:“开元中,禁中初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繁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李龟年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焉用旧词为。’命龟年宣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承诏赋词,龟年以进,上命梨园弟子约格调,抚丝竹,促龟年歌。太真妃笑领歌意甚厚。”张君房《脞说》,指此为《清平乐》曲。按明皇宣白进《清平调》词,乃是令白于《清平调》中制词。盖古乐取声律高下合为三,曰清调、平调、侧调,此之谓三调。明皇止令就择上两调,偶不乐侧调故也。

沈教授大作也引用了这段文献,但只引了前半《松窗录》,而未引后半。恰好后半明确说明了“清、平”,是指古乐中的清调、平调,而非意指“清平安乐”。也就是说,“清平乐”调,是由清调与平调组合而成的乐曲。

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也有记载:

古乐有三调声,谓清调、平调、侧调也。王建诗云“侧商调里唱《伊州》”是也。今乐部中有三调乐,品皆短小,其声噍杀,唯道调小石法曲用之。虽谓之三调乐,皆不复辨清、平、侧声,但比他乐特为烦数耳。

沈括的记载,可以印证王灼的说法。那就是:词调《清平乐》的“清平”二字,是指清调、平调,“乐”自然是指乐(yuè)曲曲调,而不是指心情快乐之乐(lè)。

又,词调《清平乐》与《清平乐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调,不是同调异名。虽然两调都是46字,但句式、用韵都不同。

《清平乐》上片句式为四五七六,四仄韵;下片句式为六六六六,三平韵。如宋人较早用此调的张先《清平乐》词:

清歌逐酒。腻脸生红透。樱小杏青寒食后。衣换缕金轻绣。 画堂新月朱扉。严城夜鼓声迟。细看玉人娇面,春光不在花枝。

清平乐的乐读音为什么(清平乐的乐)(2)

欧阳修《清平乐》亦同:

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长忆小阑闲共绕。携手绿丛含笑。 别来音信全乖。旧期前事堪猜。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

而《清平乐令》,虽然也是双调46字,但上片句式为六六六五,下片句式为六六五六,上下片各三仄韵。如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十所载吴城小龙女词: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雪花乱委。扑漉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所以,《清平乐令》不是《清平乐》的别名,而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词调。不能用《清平乐令》来反证“清平乐”三字指词调本事,而“令”指曲调体制。

总而言之,《清平乐》是由调、调组成的曲。“乐”,究竟应该读yuè,而不宜读lè。

清平乐的乐读音为什么(清平乐的乐)(3)

南薰殿旧藏宋代帝后像·仁宗曹皇后



王兆鹏

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数字人文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