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利差(债务的绞索)

一1987年12月1日早晨,黯淡的冬阳给萧疏的大地染上了一层昏黄的色彩,落光了叶子的杨树、桐树在寒风中瑟缩着,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债务利差?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债务利差(债务的绞索)

债务利差

1987年12月1日早晨,黯淡的冬阳给萧疏的大地染上了一层昏黄的色彩,落光了叶子的杨树、桐树在寒风中瑟缩着。

一辆汽车停在一个农家小院前。小院土墙中间挖了一个洞,洞里是一页用杂木条钉成的独扇门,没有抛光,更没有油漆。纯成一家搬到这个新地方时,大门一直是用几根木棒钉成的柴门,新成觉得跟人家猪羊圈的门没什么两样。这扇门还是纯成伯父家旧厨房拆下来的呢。

门洞的旁边,还有这么一个洞,不过已经被用土坯封住了———­这是院子主人纯成的爸爸亲民为了生意成功,听了一位神仙的指点几年前进行的修正。这类努力,主人曾做过多次,从未见效,但主人也从未有过怀疑,也从未打算放弃。从车上走下来两个公家人,随即进了门。

院子上方,正中间是三间不下雨不漏的土坯厦子(半边房—陕西八怪之一“房子一边盖、瓶瓶满柜摆”等等),房顶稀稀落落的撒着一些灰色的瓦片;南边,是一间还可再盖一间厦子的空地;北边,几个人正在再盖这么一间厦子。

看到有人进来了,纯成爹亲民和纯成娘连忙停了下来,把客人迎进屋。房子里面并不比外面暖和多少,只是没有风而已。房顶连纸都没有糊,冷气可直透人骨;不过这时还没有到最冷的时节,加上人们都穿上了棉衣,也就没有84年过年时纯成新成回到家中那种好像身子跌入冰窖、背上有冷水浇的感觉了。

那年的春节,似乎特别冷,他们的爸爸找了一个破水桶,做成一个火炉子,没有烟筒,就捅进火坑里取暖,弄得满屋子都是烟,还是冷得人不敢在房子里面呆。这个破火炉还遭到了来家里讨债的三队“黑忠忠”的挖苦和奚落!新成听娘说,有一年,连烧炕的柴火都没有,她的脸就是那年冻坏的,以后年年冻伤复发。

新成小时候看到三伯伯家里生火炉,感到很奇怪,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用的,又不成天做饭!后来,他学了一篇揭露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苦难的小故事《煤》:一个小姑娘问妈妈:“屋子这么冷,为什么不生炉子?”妈妈说:“因为没有煤”孩子就问“为什么没有煤?”妈妈说:“因为你爸爸失业了”孩子又问“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妈妈回答说:“因为煤太多了。”这个故事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写的,发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上,没有被和谐,又出口到了特色中国,使人们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也使新成这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几十岁以后终于认识到:原来人们是可以避免饥寒的,不是只有忍受一条路,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孩子迟钝了几十年!

房子里有一对油漆还没有褪尽的衣箱、一张小饭桌、几只小板凳、一个大土炕;此外还有一个写有“缝纫机台板”的大纸箱,朝人张着大口,纸箱的边缘钉着起加固作用的细木条。由于没有桌椅,主人便招呼客人坐在土炕边上。

来人没有坐,也没有喝主人倒的开水,站着自我介绍说,他们是荣军(这是纯成给自己另起的名字)学校的,荣军病了,病得很厉害,他们来请荣军的爸爸去看他。亲民吃了一惊,心想,纯成怕不是贪污了公款被抓起来了吧?

“牛牛(纯成的小名)怎么啦?他得的是什么病?”纯成娘惊叫起来。

来人便宽慰她说:“得的是重感冒,正在救治,已好多了,你不要担心。”然后,他们又叫了荣军的两个干公事的堂哥,和亲民坐车走了。

牛牛不是四个月前还回来过一趟吗?他身体不是一向很好吗?他会不会?—纯成娘一下子昏了过去,本家们连忙把她唤醒,不停地宽慰她,叫她不要担心。但她的心仍在悬着、悬着:老天爷,好好保佑我的孩儿!

往事一幕幕涌上纯成娘的心头。

暑假里,牛牛和他在山西工作的弟弟都回到了家。晚上,一家人坐在房子里谈起了家事。

纯成说:“今天我跟同学一起上街,徐老五把我叫住,问我父亲借的钱什么时候还?我说‘我父亲借你的,他给你还;他还不了,我以后连本代利一起给你还’”

“他借的钱,都让他和骗子们一起坐汽车、住旅馆、大吃大喝糟蹋了,没有一分钱花在家里,花在咱们兄弟两人念书上,我才不会替他还呢!”新成气愤地说。

“你不还,我还。”纯成平静地说。

“怎么还得起?怎么还得清?他借人家的钱,都是一百块本钱,一月十块钱的息,第二年,本钱就变成了二百二,驴打滚的高利贷!”

说到这里,新成又气恨地对妈妈说:“我爸说债把他逼得在家里呆不住,你就让老虎贷款的时候,给我爸贷二千元,让他把急债还一还,这样,他就不出去了,在家好好挣钱,他拿这钱,给人连本带息还!还是整年往外面跑!又欠下了信用社的新贷款!”

“他这些年整年不回家,耕地、种麦、收麦都靠我一个人;你妹妹还小,又在念书,你们兄弟在外面上学,我身体又不好,腰疼了几十年,人们都劝我把你父亲留在家干活,不要让他出去跑。”

纯成娘又说:“这些年,多亏了你们的叔伯婶娘、哥哥嫂嫂啊!不是他们帮忙,这地都没办法种。”

“我也是没办法,才想出这么个主意。老虎贷款,找你连成哥说话,你连成哥给老虎说了又说,又让贷在你哥名下,这才贷了二千元。”纯成娘又补充说。

“爸爸借几家信用社和私人的款和私人的钱,连本带息怕有一万元了吧?人家成了‘万元户’,咱们成了‘负’‘ 万元户’ ”,新成痛苦地说。

“我也是没有办法,我也想把日子过好”,纯成爹委屈地为自己辩解道:“我又不打麻将、不赌钱,连象棋我都不会下。”

……

“哈哈哈!”纯成突然惨笑起来。

这是怎么了?新成楞了一下。

“哈哈哈!”纯成又惨笑起来。

“哈哈哈!”新成恍然大悟了,也跟着惨笑起来。

“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这笑声仿佛有传染性,在兄弟两人之间相互传播、激荡,生发……,两人狂笑着、狂笑着,泪水涌出了眼眶,仍然在笑着。

“别笑了!别笑了!”妹妹云丽哭喊着对两个哥哥说,她被眼前这一幕吓坏了!

“出门人笑我也笑”,弟弟新成忽然想起了《瑶族民歌选》上的一句歌词,心中充满悲愤,拿起一张纸,写了起来……

纯成爹读到小学四年级,识字,看了新成写的诗,不满地说:“咋能这样说?这么没出息?私欲这么重!急什么?你金成哥、连成哥他们不是三四十岁才盖的房?”

说起了房子,新成又想起了盖个门楼,换一副真正的大门和另盖一间厨房的事。

厨房比这三间厦子还矮一截,上面没有瓦片,铺了一层油毡,八年了,油毡已破烂不堪,纯成爹在案板上方悬了一片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方的干树枝上长满了霉菌蘑菇鬼笔,遇上下大雨,水直往锅里流。厨房的门,是旧社会的财东(富人)纯成的祖父安在柴草棚上的一副门,没有油漆,似乎永远洗不白;每扇门中间都有一道两个手指宽的缝隙,为了挡风,纯成的爹每年冬天都要向别人要旧报纸糊一下,已经不知糊了多少年;门扇的上方,还差一绺,半卷着,恰似一个烧焦了头发的丑妇,在皱着眉头笑!

大门和厨房太难看了,太丢人;房子太少了,来个亲戚同学都没有地方住,太让人难为情了。必须做的太多,但没有钱,只有先拣顶要紧的做。第一要做的是再盖一间土坯厦子做厨房。这需要椽、檩、土坯、门窗、瓦片、雨蒲(芦苇做的草帘)、还有工钱。兄弟俩虽说已经工作一年了,都转正了,弟弟工资只有五十二元一个月,哥哥还没有这么多。新成年前攒的一百多块钱过了个年,哥哥前季给家里买了四十块钱十样锦种球,以为栽培成功可以买个好价钱,结果花色单一,买的人不多,也没买几个钱。

新成不解:自己的父亲连土坯都不会打,那是多么简单的事情!新成要自己打,家里人又说他打不了,只好出钱请“老八路”打。新成这次带回家的钱刚够打土坯,其他,还没有着落,先打土坯再说!

“老八路”虽然当过八路军、志愿军,革命的结果只是学会了几首革命歌曲而已。打完土坯,吃了晚饭后,“老八路”就大声唱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接着又唱起了《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吃得饱;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新成也学过,会唱;《社会主义好》,新成只是听爸爸唱过,老八路唱得很有力,新成也听得很带劲。老八路唱完歌,又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了他们三队的几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罗哩罗嗦的老八路终于回家了,新成气恨恨地说:“老八路莫非觉得我们家穷,让我们娶老姑娘?”新成娘忙说:“老八路没有那个意思,他只是话多.。”纯成说:“我今天上街买东西还价,那个卖货的嫌我还了价,说‘看你个穷样,一辈子也讨不上个媳妇’,我说‘等我有了钱,把你妈你女儿都娶过来!’我本来还要和他骂一仗,被同学拽走了。”“你们不要和人打架骂仗”,新成娘说。“这些做生意的人,就是势利,那年你给我们买凉粉吃,我们坐错了凳子,他们就嘲骂咱们!”新成恨恨地说。

纯成来信了,让家里给他借点钱。他想买辆自行车,他们的单位,离县城很远,又不通汽车,老借别人的,借多了,也不好意思。信上还说,他谈了一个女朋友,是个大学生,西农毕业的。纯成爹又出门了,纯成娘一步一步地走了几十里路,找了四个亲戚,给纯成借了四百块钱,寄了出去。

纯成来信说,他打算过一段时间结婚。纯成娘把信给纯成的本家们看了,大家都说纯成不错,能谈上一个大学生,又都叹息说,家里实在太穷了,连个能卖的家具都没有……

纯成娘非常为难,没有回信……

纯成不断来信请娘到学校来一趟。怎么办呢?总不能两手空空去学校吧?纯成娘还是没有办法给儿子回信……

“爸妈还是要到咸阳去卖面皮,咱家再没有其他办法可想”——纯成信中这样劝家里人。

卖面皮要买桌凳碗筷,这需要钱。纯成娘让纯成爹去找七队梁三,叫他做一套卖吃食的桌凳。好多年前,纯成爹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人家给了他一架子车柳木板皮(柳树边材)。队长替他出了个主意,叫纯成爹把板皮送给梁三,让梁三给他家做一张桌子。

当时,父亲就把板皮送了过去,新成很兴奋,家里将会有一张桌子了!后来,一直没有了下文;新成父亲的每一条好消息最后的结局都是这样,有些好消息甚至比没有下文还要糟——是个把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都套在里面的绞索——新成四十多岁的时候,才总结出了这一点。

假期里,在商议去咸阳卖面皮的时候,新成着力主张去找梁三,但纯成爹却只是推脱延宕。后来,总算去了。纯成爹回来说,梁三说他现在有病,等他病好了,给他们家做。他这不是拖吗?新成想,不过新成也知道,这三间厦子上的一门两窗,是梁三做的,另一个门,是几十年前借六伯伯的。门窗钱欠了好多年,梁三还到家里来讨过,不过后来好像已经还上了。

当初,队长是这么给梁三说的吗?纯成爹把板皮送去的时候,梁三答应过给纯成爹做桌子吗?梁三打算过以后给纯成爹做桌子吗?纯成爹真的找过梁三吗?反正,这一架子车板皮来到纯成家,又去了梁三家,最终,似乎什么也没有换到。

一张金色底纹的明信片,上面是一对燃烧的红烛,不知怎么地,让人联想到灵堂里燃烧的蜡烛,——这是纯成给他的爹娘寄来的表示祝福的明信片,落款是:不孝的儿。怎么选这样的明信片?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不孝的儿?纯成的娘心里很难过:儿啊,你没有错,这个家,对不住你啊,你怎么能这样说呢……

信一封封地来,纯成的娘的心也越来越难受,纯成也不再提结婚的事了,只是一遍遍地催娘来看他,只说他想见见他的娘……

纯成娘打算去纯成学校,只是刚请来了工匠,准备盖厨房……

大门外原有十几株杨树,太密了,终于都没有能长成椽;死的死,砍的砍,只剩下两棵。

“喀嚓——”一声响,一株杨树突然从根部断裂了,倒在地上!

好好的一棵树,怎么突然就死了?纯成娘心里一惊,仔细一看,原来,它的心早已经枯死了。

树木无故枯死,是个不祥的兆头……

汽车声又响起来了,纯成爹哭着被两个泪流满面的侄子搀扶下来,学校里的人,捧着一个骨灰盒。

纯成娘一下子昏死了过去!

纯成服了氰化钾。

纯成的爹来到学校的时候,纯成还躺在冷冰冰的地上,堂哥给他买了一件军大衣披在他身上,这是他一生中所穿的唯一一件好衣裳。他的眼睛睁得很大很大,堂哥心里很气愤:怎么都没有个人给他把眼睛合上?纯成的眼睛怎么也合不上,他睁着眼睛,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几天,村子里哭声一片,人们为这个优秀的孩子痛惜,为这个苦难的家庭悲伤!

“狗头上都顶着三升麸皮呢!”人们这样叹息。

“我那时如果不叫他担保,可能就不会出这事了!”老虎后悔地说。

“怎么就没有个救神呢!”

贴满四张八分钱邮票的信,纯成给家里发的最后一封信到了家里,信上说他想见他的娘一面;说他对不起父母亲;说他受骗了,最后落款仍是“不孝的儿”!

人们说,贴四张邮票,就成了挂号信,这样,信就走得慢了;又说,发信后,刚好下了雪,邮车停了两天,给耽误了。

“到哪儿能再见他一面啊!这孩子,正各方面都对了(成熟,能应对各种事情),我还为他结婚准备了一千元,还没有对他说呢!”曾经为纯成的父亲和叔父娶亲的伯父伤心地说,“新成将来结婚,我把这一千元给他。”

“我活了七十多岁了,我活够了,老天爷,为什么不叫我去替他死?”四伯伯顿足而哭。

纯成的娘被人们救醒了。

“我不活了!我跟牛牛一起去!我受了几十年的穷,我早都不想活了,就是不放心这三个孩子,怕他们没有娘要受症!现在我连孩子都没有了,我还活个啥?”纯成的娘哭着扑向儿子的骨灰盒。

亲人们都劝她“你还要为你的新成和云丽想啊,你走了,让他们两个怎么办啊?”

“娘!娘!我没有哥哥了,我不能再没有你啊!”云丽抱着她的娘哭喊。

新成被他的一位堂哥从山西接了回来。一来,怕他知道这个消息,受不了这种打击;二来,也好安慰安慰他那可怜的娘!

有人说,纯成的同乡嫉妒纯成,把纯成家的穷困告诉了她,导致婚事失败,纯成觉得太丢人了,他受不了人们的幸灾乐祸。

纯成的同学回来了。他哭着对纯成一家说,出事前十一天,他还去过纯成那儿。当时,纯成和他女朋友都好好的,说他们正准备最近结婚呢。怎么会这样?他坚决不相信纯成受了那女孩的骗 (事实上,纯成娘给纯成借的那四百块钱,还有三百七十多块,只用了二十多块),他怀疑纯成可能自己起了疑心走了那条路的。

学校给了纯成家纯成的安葬费,一年的工资,纯成的堂哥说,纯成家里特别困难,学校又多给了四百块钱。

人们说,纯成父母的养老问题应该让学校管,学校没有救治纯成,学校是有责任的……

学校怎么能这么冷酷,见死不救!纯成的爹娘,来到了学校,要为纯成讨个说法!

纯成娘心里充满了悲伤:儿啊,你活着的时候,一直盼着娘来学校看你,娘没有来,娘今天来了,可你在哪里……

“人一安葬,单位就什么都不管了!医院里出了事,都是这样,先想办法埋人,人埋了,再关起门查究事情的责任!”纯成的一位姐夫在他们去之前就这样预言。他说的没错。学校很同情地把他们接待了几天,就把他们打发了。

人们纷纷来看望安慰这一家人。纯成的娘强打精神为远来的亲戚做饭,纯成的父亲见人就对人说着这样的话,他暂时没有到外面“跑生意”。

“我害了我儿子!”

“假如给他结了婚,他有了老婆孩子,他不会走这条路了吧?”

“我只花了他四十元钱,他对不住我们,我们要气恨他。”

“算命的说,我本来应该有三个儿子,福大得很!事事顺利,他妈嫌养活不起,硬把一个流了。命就坏了,啥事都不成。”

“我一直进庙磕头,逢神烧香。咋命还这么苦?我今后啥也不信了!”

“二十多年前,人给我算命,说我老大靠不住,老二能靠住。我问为什么,他笑而不说。真是应了命!”

“算卦的,说好事不灵验,坏事一个准!”人们说。

“可惜了当初一个委培生的指标了!叫他给浪费了!”——这是另一种声音。——是可惜了,乳牛、文凭、正式工——是某县的三宝啊!只是,他现在把位置腾出来了,不会再占你们任何人的生存空间了!你们又可以出售一个岗位,安排一个人顶替他的位置,这还不行吗?新成充满了愤怒。

腊月的一个晚上,土墙围成的小院里,雪地上用砖块架起了一块小木板,上面燃着一根香;旁边,摆着三个用面粉做的“献糕”——是纯成娘为她的儿子纯成做的献供……

这个旧历的年底,村子里分外冷清。什么色彩都没有,什么声音都没有。时间似乎永远停滞了;世界也变成了虚空……

临近除夕,连降大雪,给天地扑上了一层厚厚的尸布。除夕夜,雪下得更大了;黑暗的田野里,空无一人。

新成和妹妹云丽含着泪去找他们的娘。他们踩着厚厚的积雪,走向埋着祖母的坟地。哥哥的骨灰盒就埋在奶奶的脚下,上面留了一个矮矮的小土堆。

他们的娘正跪在儿子的坟头,撕心裂肺地哭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