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讲临终关怀(梦参开示心得之一)

梦参老和尚,生于1915年,卒于2017年,当代大德。因笔者职场老师刘贞贤先生侍奉老和尚,始得了解其事迹——此时,梦老已筹建五台山“真容寺”多年。

梦老讲课,通俗易懂——未曾当面受教,幸得其言以文字形式保留下来——今始读其小本《简单启示》,听到了他的“平常语”。

梦参老和尚讲临终关怀(梦参开示心得之一)(1)

梦老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梦老开宗明义,学习佛法的第一义在于“做”,即是“行动”。如是出家人,为人说法,以度众生;如是在家人,舍己为人,杀身成仁,为信念而奋斗终身。

儒家说,“学以致用”,其说一也。汉朝士大夫“通经致用”,所谓“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国之上下以其为社会行为原则,上至立法,下至伦理,皆奉此为圭臬。

类似的,佛学也讲究“四依法门”:依经不依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

二者所谓“经”,都有一“正知正见”的问题。

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相应的,佛学“八正道”首先提出“正见”,即正确的见地;沩山禅师曾说,“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其论一如。

梦参老和尚讲临终关怀(梦参开示心得之一)(2)

阳明先生

回到梦老所说的“行”,即是“善行”。南怀瑾先生说,“行善即是禅定”。如果认定此念,则可像梦老所讲,有限的生命用于无限的精进中,而不放逸在颠倒烦恼中。

梦参老和尚讲临终关怀(梦参开示心得之一)(3)

南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