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集锦成语典故(包含文化的基因密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字精深博大。
博大到所有的社会阅历,人生道理似乎都被穷尽,精深到语言玄妙至极,不可测度。
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而汉语中的成语又是语言的精髓,因为很多的成语都代表了一个典故。典故如同细胞,包含了文化传承的遗传基因和密码。单看这些成语典故,启迪智慧,犹如醍醐灌顶。但看多之后,迷茫疑惑,甚至互相矛盾。不同成语,如果串联组合的阅读,就如同中医药方,会有奇效。
有时,中国文化的密码就藏在这种组合当中。但你需要像煎药一样,拿捏比例,火候,次序,才能治病救人。如果不懂方法或药方不对,那就可能吸收糟粕,弃其精华。
看看这三个成语典故:春秋笔法,皮里阳秋,文过饰非。
春秋笔法。来源于孔子所撰的《春秋》。《春秋》是鲁国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皮里阳秋。皮里:指内心。阳秋:指《春秋》。皮里阳秋这个成语本来写作“皮里春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到了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母亲郑太后名叫阿春,为了避她的讳,遂改为“皮里阳秋”。皮指外表,里指内心,春秋即孔子所修的史书《春秋》。“皮里阳秋”的意思就是表面上不作评论,内心却有所褒贬。
文过饰非。出自孔子《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陈庆镛,清朝道光帝时任御史,有直谏名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政府打算重新起用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及外交上丧权辱国的官员。陈庆镛上奏认为不应起用有罪官员,希望皇帝收回成命。这本奏章呈上,道光帝不但没生气还嘉奖了他,并指示说:“我没有了解人的英明,以致于琦善、奕经、文蔚等人战败,出师失利,只有反回来检查责备我自己,不想推罪过给群臣。现在御史陈庆镛呈请我收回已经发布出去的命令,我不是一个可以文过饰非的君主,我怎能袒护包庇他们呢?”于是,就立刻革去琦善等人已经新任命的官职。
这三个成语典故有什么关联吗?春秋笔法产生的根源在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一个文人史官,要纪录帝王,解读圣意,得顾及君王和政权形象,哪怕他是孔子。作为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圣人,孔子开了个坏头。发展到皮里阳秋,话不明说,乃至话根本不说,逐渐成为主流体制默认的一种潜规则。这样的规则发展到最后,结果就是即便错了,认识和改变错误的依然是君王本人,最后这个文过饰非的典故绝非孤例。简单说,对三个成语典故的解读逻辑就是知其根源,查其路径,观其后果。而不简单的是,如何才能熟练运用。权力阶层和精英阶层的合谋造就了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文化,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如果没有思考的能力和方法,那就只能是教育和灌输的对象。
这样的逻辑发展到近代,终于出现了全面的文化反思。鲁迅曾经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并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蔡元培也曾说:“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瞿秋白更激烈:“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在新文化运动中出现这么极端的思想,正是由于几千年来对封建王朝愚民政策的深恶痛绝,尤其是当袁世凯称帝以后,当时的文人,已经对旧文化的厌恶到达了一种认为不摧毁就不会进步的程度。当然,最后的结果是,白话文终于替代了几千年的文言文,已经腐朽落后的传统文化终于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
历史的经验是,文化如同菜系,需要兼收和创新才能不被历史淘汰。打个比方,不能因为小时候喜欢吃什么,长大了你还只喜欢那口,别的美食你都不能接受。因为,小时候喜欢的那口只不过是你没有判断力时的习惯和记忆罢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