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生离死更疼心的(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古往今来,多少爱情故事被满腹经纶的学子们歌颂,被感情细腻的文人墨客写进他们的诗里,流传至今。

在幸福来临时,你是傻傻地等呢?还是努力去争取,尽管困难重重?我们都知道,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也知道红拂女夜奔李靖的故事,这两个例子结局都是很好的。但如果连私奔都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怎么办?放弃还是坚持?还是想赤练仙子一样,高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只有死亡,才能解决一切。


梁祝,永恒的两只蝴蝶

祝员外之女英台女扮男装去万松书院求学,途遇梁山伯,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同窗三年,山伯不知英台女儿身,英台因接到家信促其速归不便明言,将白玉扇坠请师母转交山伯,作爱情信物。山伯知情后,赶去祝家,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她至死不从,山伯气急病亡。马家来娶亲,英台浑身缟素,经山伯墓前,坟墓爆裂,她跃入坟中,墓复合拢,梁祝化为蝴蝶。

《梁祝》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

它以各种形式流传了下来,书、二胡、戏剧,代代相传,家喻户晓。现代,有多了电视剧和小提琴艺术。给我们传递了古代女性追求幸福的思想。但终因当时盛行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思想束缚,害得两个有情人双双殒命,化为蝴蝶才能双宿双飞。

没有什么比生离死更疼心的(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1)

化为蝴蝶终于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仲卿的母亲驱赶回娘家,她发誓不再改嫁。但她娘家的人一直逼着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尽。焦仲卿听到妻子的死讯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树上。当时的人哀悼他们,便写了《孔雀东南飞》。

谁都曾经拥有过的一切美好回忆,就算结果是悲剧,又能怎样?虽然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悲剧,因为悲剧总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令人伤怀,但也只有悲剧才会有如此的艺术魅力,值得人如此回味。因为悲剧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的不幸,更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看过楚留香之蝙蝠传奇的人都被借尸还魂里的故事感动。

楚留香到左轻侯家,发现很多怪事。原来左家独女明丽恋上世仇薛家之子薛斌,薛之女儿薛茵又与名伶叶盛男相恋,两女子竟诈死以化解两家的宿怨。此事被楚留香查悉,为成其好事,就暗中给多他们帮助。可惜此事恰巧给桑小靖知悉,并无意间泄露给左轻侯知道,惹得左轻侯错手误杀女儿,薛斌殉情自尽。

当时真被左轻侯气死了,为了所谓的面子、世仇,断送了自己女儿的性命。为了能在一起,做了好多事情,可惜,最后,还是两个人都死了。到死的那一刻还用尽全力,想去抓住对方的手。希望喝孟婆汤的时候少喝点,下辈子再亲亲爱爱过一辈子。

没有什么比生离死更疼心的(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2)

留香是苗侨伟演的,桑小静是翁美玲演的,薛斌是欧阳震华演的


张云雷的《探清水河》也能算上一个吧!

在清末民初的时候,火器营住着松老三一家,靠种大烟、开烟馆为生。老两口子膝下无儿,所生一女起了个乳名叫大莲。大莲长到十六七岁的时候,真可谓是亭亭玉立,说媒的人踢破了门槛,但是松老三两口子整天吃喝玩乐,不关心女儿的婚姻大事,后来遇到本村青年农民佟小六,他们两个就偷偷地相爱了。

有一次小六来到大莲家,他俩在偷偷地幽会当中被父母发现了,这一下可惹了大祸了,这是辱没祖宗、败坏门庭。大莲的父亲就用皮鞭子把大莲打得皮开肉绽,给她一把菜刀、一根绳子、一把剪子叫她自裁,最后大莲被逼无奈,一狠心就跳了门口的清水河。小六听说大莲已经跳河死了,他带着烧纸来到清水河,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来祭奠他的大莲妹妹,祭奠完了以后可怜的小六也跳了河。这个故事是一个双方殉情的故事。

爱情,终究还是输给了现实。说实话,大莲死了,对松老三家有什么好处呢?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国的说完了,说说外国的。被称为外国的“梁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十四世纪,朱丽叶与他的世仇大公的儿子罗密欧相爱,罗密欧到附近的修道院请求劳伦斯神父为他们主婚。一向喜欢罗密欧的神父欲借此婚姻消弥两家的冤仇……

次日晚上,罗密欧爬进朱丽叶卧室与其度过新婚之夜……罗密欧刚走,她爸爸便应允了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的求婚。走投无路的朱丽叶又去求助于神父,得到一瓶安眠药,在婚礼头天晚上吞服,四十二小时后即可苏醒。神父同时派人送信,让罗密欧从墓穴将她救出并逃走。不料罗密欧先知朱丽叶死讯,买好毒药,赶至墓穴,刺死在墓旁哀悼的帕里斯。他打开墓穴,吻别了安详的朱丽叶后饮药自杀。神父听说信未送到,急忙赴救,为时已晚。朱丽叶醒,见状,悲痛欲绝,以罗密欧的短剑自刎身亡……

说到底,还是因为误会,让两个年轻人决然赴死。

此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情节既单纯又曲折。其中罗密欧和朱丽叶在月夜阳台的抒情对话,一直被后人奉为赞美青春与爱情的经典颂歌。

没有什么比生离死更疼心的(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3)

爱情的力量


悲剧更加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死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个阴森恐怖的字眼,因而对其避之不及。但有些人则把它看作是幸福的彼岸,永恒的乐土。

爱到不能爱时,恋人只能走入死亡,死亡才能让他们的爱永恒,才能让世人铭记于心。翻开古今中外的文学书籍,有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不是以死亡或分离为结局的呢?

哎,如果能活着享受爱情当然更好,蝼蚁尚且惜命,何况人呢?永远的失去一个人,是有多绝望呢?才能义无反顾地与之共赴黄泉?

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和你一起死,是我最幸福的事。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待这种殉情的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