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计算方法与原则(除了需要系数法和利用系数法)

电气负荷计算,是每一个电气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中介绍了三种负荷计算方法,如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和单位指标法。但这三种计算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负荷计算方法与原则(除了需要系数法和利用系数法)(1)

1、需要系数法:用电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但也有一个问题,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如何选取?设计手册虽然给出了常用设备的需要系数和变电所的同时系数,但你怎么知道你的项目该取上限还是下限呢?因此,不同的人做出的负荷计算结果差异会很大,而且很难判断谁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负荷计算不好用对与错来评价)。

2、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因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适用于各种范围的负荷计算,但计算过程稍繁。但存在同样的问题,利用系数如何选取?设计手册中没有给出的负荷类型,利用系数如何选取?

那么三类负荷指拿三类呢?

第一类:连续性负荷,比如连续运转的水泵,工艺设备等;

第二类:间断性负荷,比如机修车间设备,吊机设备等;

第三类:备用负荷,比如应急抢修设备;

总负荷=连续性负荷 (单台最大间断负荷 其余间断负荷*0.3)

我觉得这种计算方法的好处是:

1、不用去逐一确定设备的需要系数,利用系数,以及总的同时系数,计算过程简单,也能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2、考虑了最大间断负荷的影响;

3、经实际项目验证,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实际情况;

负荷计算方法与原则(除了需要系数法和利用系数法)(2)

总结:负荷是在不断变化的,在进行计算前,我们首先应明确负荷计算的目的(如选择发电机、选择变压器还是选择系统配电方式),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系数。使负荷计算在保证相对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兼顾安全性。毕竟你负荷计算上增大0.1的系数,可能实际会增大几百万的投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