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十八)

《论语·述而·十八》,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论语八则之学而不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论语八则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十八)

论语八则之学而不厌

《论语·述而·十八》

原文及解读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今天这一句,我们就大概知道,这句话应该是孔子晚年说的。因为孔子晚年的时候,很多人称他为圣人,仁者。

我们先把这句话翻译过来: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追求学问,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厌倦,只有这两点我可以说做到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孔子说自己圣和仁不敢当,但实际上孔子是符合这个标准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孔子能做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这就是圣和仁的行为表现。

孔子所做的事业,在当时那个时代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为所有人都在争名逐利,大家讲的都是尔虞我诈,追求的都是权力财富。孔子的思想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对孔子来说是没有丁点现实利益的,他是在为民族文化存亡的千秋大业而努力,而且能做到为之不厌。这正是圣人所为。

正如现在,还有多少人真心地在研究传统文化?前些年国学热的时候,涌现出一大批人,如今都去了哪里?大部分人都是在在蹭红利,在蹭流量,赚他个盆满钵满,事了拂衣去,带走功与名。留下一堆曲解的言论,打击了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孔子说,只要是真心来求取学问的,那他没有不教的,而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你真心想学,我就会愿意教你,这如果没有仁慈之心是做不到的。

在本篇的前面,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翻译过来是,孔子说:凡是那些能够自我约束,努力提高修为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的。孔子传授学问,从来不看钱,只要你真心想学,孔子定竭心尽力地倾囊相授。

这绝不像当今。有没有人去上过一些所谓的高端国学课程,三五天收你个三五千,甚至三五万的?结果就像上了传销的课程,一阵热血沸腾,冷静下来骂自己一顿,然后对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