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开个几年后能赶超合资车(未来是不是国产车的天下)
有位业内人士说过,未来汽车只有两个大项:自主品牌和进口的高端品牌。自主品牌指的是满足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品牌群体,这部分品牌溢价率不高,但是性能和耐久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需求。另一部分是高端品牌的性能车型。比如说后驱车,跑车等。而现在的合资车型是作为80年代并不成熟的中国市场的产物,会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完善逐步退出市场。那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呢?
1、合资车型传统乘用车技术优势不再,新能源成熟度不够
合资车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12年的约66%下降到2021年的43.6%,甚至在2019年到2021年短短两年降低了8个点。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在2021年则只占市场份额的5.4%。
从2020年到2021年乘用车整个市场份额,大众汽车的品牌由13.4%,降到11.5%,丰田则由8.3%降到7.8%,本田是从8.0%降到7.3%,日产从5.9%降到5.0%。(数据来源:乘用车上险量)
中国品牌的技术、质量和产品力不断提升,正在快速缩小与同级别合资车型的品牌差距。甚至有不少高端品牌或车型,在操控、舒适性、油耗、驾驶性、安全性等方面不输同级别日系。
在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领域,随着智能网联5G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消费者对智能交互等方面需求不断提升。同时,中国车企利用在智能互联方面的天然优势,使得中国品牌车网联市场渗透率远高于合资品牌。
在纯电领域、混动领域,合资已无大卖产品。新能源的是中国国产品牌的优势。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和智能化爆发的时代,传统品牌的“油改电”车系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头部品牌纷纷加大电动化、智能化的研发投入。比如大众的ID系列。而日韩系传统主机厂并没有意识到电动化的不可逆性的发展趋势,因此还没有像样的纯电动产品。
合资品牌当前的为数不多的优势:合资品牌拥有比中国品牌更成熟的技术积累和供应链优势。合资品牌虽然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但净利润远高于中国品牌。
合资车型的内忧外患
15万左右的汽车市场,是中国品牌逐步成熟的市场,靠大空间、高性价比、高设计质量去正面硬钢合资车型,尤其是日系车型。这个级别,国产汽车可以田忌赛马式跨界打击,也就是说,相同的价格区间,可以买到更高级别的自主车型。同时由于自主品牌的研发积累,传统意义上的合资车稳定性、低油耗、耐用性等优势不再。因此,在自主品牌的上升期,日韩系、法系等是第一波错位竞争。
一二线豪华品牌将自身市场降低至20万元级别。比如奥迪A3/Q2,宝马X1/1系,奔驰A级/GLA传统一线豪华品牌将价格下探至25万级别,更有捷豹XEL、沃尔沃S60、凯迪拉克CT系列、英菲尼迪、林肯等一众二线豪华品牌,无论是产品性能,品牌定位、做工用料、安全性都远远高出普通合资品牌。这么看来,日系三强、大众的主要市场逐步被更高的品牌降级打击。
总而言之,普通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地被压缩,在国内品牌内卷和激烈竞争的前提下,以及豪华品牌的价格下探的压力下,前些年的市场红利已经越来越少。在全球主流的电动化浪潮下,没有顺应当前的发展趋势,也使得其逐步掉队。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单靠前些年的传统机械层面的优势以及透支的部分口碑,想再回到躺着挣钱的时代,已经非常艰难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