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的古人故事(古文字中的古人自身清洁行为)

清洁自己的身体(包括部位)是我们经常要做的事情,比如洗手,洗头,洗(泡)脚,还有洗澡等。这不但是卫生防病的需要,也是放松身心,维护个人形象的需要。古人和我们一样,虽然与我们使用的器物有所不同,方式也不一样,但清洁行为本身都是一样的。然我们走进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的世界,来看看古人是怎样清洁自己的。

第一个字:洗。《说文解字》:洗,洒足也。从水,先聲。洗,本义是洗脚,在网上我们只能搜到下图左边这个所谓“洗”甲骨文字形,这个字很可能是类推字,并不是真正的甲骨字形。我们先就这个字分析一下。

勤俭的古人故事(古文字中的古人自身清洁行为)(1)

这个字,从先,周围有四点。先,上部从止,是人的脚掌的形象,下部是人。一只脚在人的前面,会意走在前面,就是先前。这里四点就是水。整个字会意,一只走在前面的脚上湿淋淋的,就是洗脚。先,还表声,洗应读先音,之所以与今天读音不同,是古音变化的缘故。我们想为什么,不用脚和水直接造出一个洗字呢?原来,本就有这个字,见上图右边。这个字就是,指的是水中的陆地。

勤俭的古人故事(古文字中的古人自身清洁行为)(2)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郦食其)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食其至,入谒,沛公方踞床令两女子洗,而见食其。食其入,即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欲率诸侯破秦乎?”

我们对比上面两段文字,就会明白,洗就是洗脚,太史公说得更明白一些。

第二个字:沐。《说文解字》:沐,濯发也。从水,木声。这个字的甲骨文如下图:

勤俭的古人故事(古文字中的古人自身清洁行为)(3)

这是一个形声字。三点水表示与水的意义有关。可能由雨水洒在植物上,引申为人沐浴之义。成语有“栉风沐雨”,就是用大风来梳头,用雨水来洗头。比喻人在外劳苦奔波。周公就曾说过: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史记·鲁周公世家》)为了延揽人才,洗一次头发当中,多次攥着湿头发出来待客。吃一顿饭当中,多次吐出食物,接待宾客。回来成为为国操劳,爱惜人才的典故。

第三个字:沬。《说文解字》:沬,洒面也。从水,未声。这个字的甲骨文如下:

勤俭的古人故事(古文字中的古人自身清洁行为)(4)

整个字形就是一个人跪坐,双手抱脸,前有器皿的形象,表示洗脸。金文是,人双手持一个口朝下的器皿,下有人头,左右有水滴,也表洗脸之义。这个字被隶定作颒,从水,从廾(双手),从页(人的头面),读huì。常见的还有一个异体字靧,这是个形声字。后来,这个字在小篆,字形得到简化,另造了沬,这是个形声字,表示洗脸的意思。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替李陵辩护说“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空,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句中“沫血饮泣”,就是以血洗面(流血满面),满脸泪水。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个沫字,就是泡沫的沫,与沬右侧写法不同。

第四个字:浴。《说文解字》:浴,洒身也。从水,谷声。

勤俭的古人故事(古文字中的古人自身清洁行为)(5)

甲骨文字形就是一个人在一个大容器中,身上有四点水,整个字会意在澡盆里洗澡。这个洗澡的容器古代称之为杅,唐代的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说:杅,浴之盆也。《荀子·不苟》里提到: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也就是刚洗完澡要弹掉衣服上的尘土。刚洗过头发要掸去帽子上的灰尘。

第五个字:盥。《説文解字》:盥,澡手也。从(jú)(双手捧物之形,下部 不连,不是臼)临水。

勤俭的古人故事(古文字中的古人自身清洁行为)(6)

看甲骨文字形,是一只手在在器皿里的形象。金文是水从双手流过,落入器皿的形象。金文比甲骨文更能明确的表明洗手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里记载“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这里的匜是一种用来洗手的有长流槽的青铜器,用它把水浇在手上,下有盘接水。

勤俭的古人故事(古文字中的古人自身清洁行为)(7)

还有一个字也表示洗手的意思:澡。《説文解字》:澡,洒手也。从水喿聲。洒手,就是洗手。


或许,你还对我的这些文章感兴趣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四课《归去来兮辞》注释商榷

《愚公移山》中的“夸娥(不读é,读yǐ)氏”,原是大蚂蚁

新课标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指瑕

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怀才不遇”主题的深思

如何解决文言文难学难懂的问题,这篇长文或许能帮你

打通文言文翻译的最后一公里,你需要这四个技巧

说文解字谈文化:说“耻”道“辱”

“负荆请罪”之“荆”溯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