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到优质蟹苗(成活率一下提高不少)

河蟹养殖是一项系统工作,科学正确的选苗、放苗是关键的技术要点

传统意义上的选苗工作主要关注在苗的体征、活力上,对于蟹苗质量的判断缺乏整体系统评估。还有很多养殖户拿苗还停留在请别人带苗或是苗贩子派苗阶段,碍于人情世故,往往连年养殖效益不好,苦果却都是自己承担了。

随着全国整体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养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加科学合理的选苗方式呼之欲出,笔者在基层多年从事养殖技术指导工作,对正确选苗工作做出如下四点总结。

蟹苗质量的好坏与养殖者的管理水平高低有莫大关系,每个蟹苗主产地都有养殖高手与新手,选苗拿苗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是了解苗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通常亩产、规格在当地靠前,蟹苗平均回捕率大于50%,如果有拿其蟹苗养殖成功的案例要去了解真实情况)。

选苗要看塘,指的是拿苗必须亲力亲为到达苗塘上,观察苗塘情况,主要有3个方面。

看苗塘的水质。测水质指标氨氮应低于0.4mg/L,亚硝酸盐指标应低于0.05mg/L,pH值应在7.5-9.0之间。

水色应呈一定的肥度与浊度,有藻相,通常透明度在30cm左右,表明养殖户管理水平较高,且池塘里蟹苗密度较高,成活率好,蟹苗活动力大,体质好。

苗塘里水草数量少好,通常冬季绝大部分的水草都已枯萎,管理好的池塘要把烂草捞除防止在水中腐烂污染水质。

亲自用网抄抓池塘里的蟹苗出来,观察蟹苗整齐度。规格大小不一的为好,通常说明是原塘头茬苗,规格整齐划一的苗可能是筛选过的苗。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注重蟹苗的种系选择。随着江苏省淡水研究所主持开发的“长江一号”、以及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好润1号”长江系野生大亲本蟹种相继投入市场,更是让蟹苗种系选择日趋明显。未来必然是野生长江系大亲本蟹种成为市场主流选择。那么选苗时需要考究苗塘养殖户是否真正选择的是大亲本蟹种,同时从池塘里捞出来的蟹苗要观察其额齿尖锐,疣状突明显,身长与腿长比小于0.25能初步确定为优良品系。

怎样选到优质蟹苗(成活率一下提高不少)(1)

优质的蟹苗干净清爽,无纤毛虫,青背白底为好,爪尖磨损的蟹苗占比少于15%。

从池塘中打捞一批蟹苗放盆子里,测试其爬行速度和翻身速度,爬行速度和翻身速度越快,活力越强,体质越好,苗的质量也就越好。

身长与腿长比例比小于0.25为好。第三腹肢蜷起长度超越两眼对线越多越好。

蟹苗食线黑粗清晰,说明越冬期间一直有摄食,体质较好。食线发红或空肠则可能得了肠炎。

看是否有“红嘴头”,指的是蟹苗肚脐尖部周围呈橙黄色,表明蟹苗肝胰腺比较肥满。

随机挑选的蟹苗打开壳后,好蟹苗的肝胰脏应是鲜黄色(像生鸡蛋黄),肝小叶一丝一丝的清晰可见,若颜色发白或过黄者均不太好。

正确选好苗后,紧接着要做好的是正确放苗工作,河蟹养殖早期放苗阶段通常处于早春季节,此时气候寒冷,应加高水位至80cm以上,深水位放苗。放苗前应充分做好池塘清塘、解毒工作。放苗前还应做好肥水栽草工作,为蟹苗提供最佳的栖居环境。那么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后,蟹苗如何进塘呢?科学放苗步骤如下:

3、把蟹苗放到池塘水里充分吐水5-8分钟。母的是去除抓苗时蟹苗在原苗塘里吸入体内的脏水、污物。

4、把蟹苗放到“加乐福 好又多”或“渔夫之恋”的水溶液里浸泡5秒左右每次,持续2-3次。目的是通过电解多维或免疫增强机补充蟹苗体质,提高其抗应激能力。

5、把蟹苗拿到岸边或船板上,打开网包,任其自行爬进池塘,爬不走的残苗进塘后也无意义销毁即可。

6、当天开始投喂饵料。对于蟹苗来说,进入新的环境需要适应,此时及时投喂高蛋白饲料,适当使用“渔夫之恋”拌料投喂诱食效果更好。蟹苗早开口能够积累充足的能量,提高第一次蜕壳成功率。

7、为方便记忆,总结为一句话概括:一适二洒三吐水,四泡五爬六开嘴。

怎样选到优质蟹苗(成活率一下提高不少)(2)

河蟹养殖前期最为重要的工作便是选苗、放苗。在整体河蟹养殖模式不断进步的今天,好的选苗、放苗工作更能体现一个养殖工作者的职业化水平。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与实施,水产行业也必将迎来改革。未来的水产养殖行业技术门槛将越来越高,科学的养殖模式或技术会成为河蟹养殖工作的必由之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